一篇网文为何会让这么多人流泪——《9月9日的纪念堂》
文/晁晁
在读到这篇网文,于是,我写下感言:“我流泪了……”其实我还有很多话要说,但说不下去,眼泪不住的流,只写了这一句。说句实话,76年主席逝世时,我是知青,虽然当时心情很沉重但没有流泪。青年点很多知青也都没有流泪。或许是因为我们当时生存环境过度恶劣,除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每天还要为吃饭发愁,我们内心很希望国家有一种变化,这样或许能改变一下我们的处境,所以对主席的逝世我们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惊讶,并更多关注着中央政局的如何变化……这些年来,社会实践使我走过一个从对主席的不理解、反对、不满和批判,逐步转回到理解、支持、敬佩、敬仰这一过程。这一转换过程不是靠什么宣传来的,而是靠社会实践检验来的;因而它变得更热衷于和更真实。我想我这一转换过程是有代表性的,因为在我周围很多人以前也都是反对主席的,而现在不是,现在只要一谈到主席无不是都要急于表述对主席赞美赞颂和敬仰敬佩之情,并引为民族的骄傲和自豪。这固然是人民群众的心声,它比金子还要贵重。而且这又是一种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民思念主席并不是单一的感情舒发,而是一种社会需要,它有着浓厚的政治背景,人民现在不仅已经认识到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而且已认识到没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就没有正确和成功的改革开放,因此也就不会有伟大富强的中国。所以人民要求我们党的思想和认识要回归到毛泽东思想上来,纠正改革中的种种路线错误。这是人民的心声和呼声。而人民的表达方式,就是以各种方式纪念和颂扬主席开始的。这是我们每个有良知的国人的心愿。所以,谁代表了我们的心愿,我们就为谁而感动,就为谁而流泪。该网文的评语留言就是一个见证,很多人和我一样,都为此流下了热泪。
本人在此谢谢网友水调歌头为我们写下了这篇感人至深的网文。附网文。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909/103658.html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