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永远的忠诚》赏析之二:“贾治国”、“岗人治岗”及“不公”(3、4集)!
“贾治国”、“岗人治岗”及“不公”(3、4集)
“红手印”的故事流传了20多年,小岗成了中国农村一一颗耀眼的明星。然而,来到小岗的游客却人人败兴而归,并发出这样的感叹:小岗咋还这么穷啊?和华西村那边比差远了。不是改革开放的带头人么?就带成这个样子啊?
面对记者,“贾治国”侃侃而谈,他就像当年设计师借鉴毛主席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提出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设想一样,也突发奇想,认为小岗之所以贫穷落后,是没有实行“岗人治岗”,就是以小岗人治理小岗村。为此,“贾治国”反对上级给小岗村下派书记的做法。
“贾治国”的治村理念简直一派胡言,叫人哭笑不得。香港有近700万人口,不乏治港安邦之才。而区区小岗不过千百来号人口,若真有能人倒也幸运,如果尽是平庸之辈,“岗人治岗”岂不是画地为牢?其实,“贾治国”的“岗人治岗”是假,不要党的领导是真。我甚至觉得,这个“岗人治岗”与企业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厂长(经理)负责制”,把企业法人变成了专横跋扈、唯我独尊的土皇帝,而“岗人治岗”的思想也成全了“贾治国”这个官黑一体的村霸无赖。
沈浩到小岗24小时之内,掏自己的腰包垫付了一万元电费,为小岗村送去了光明,赢得村民的一片喝彩。而此时,正在试图托关系走后门来争取“光明”的“贾治国”却大发雷霆:“咋回事?这是谁干的?他们胆子太大了,不通过我就敢来电?”哈哈,真是笑死人了。现实生活中,官员们发明了太多诸如“你们算个屁呀敢和我斗”、“叫你拆你就拆”、“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这样雷人的官语,没想到“贾治国”也不堪示弱、又添新句。“不通过我就敢来电”真是精彩极了。
“小岗人绝不是好欺负的。”这是“贾治国”常说的一句话,他不仅暗示手下暴打了电工,还对自己的妹夫大动干戈。妹妹和妹夫打架回了娘家,“贾治国”非但不加以调节,反而对手下发出了“你给我狠狠教训他”的战斗令。于是,不仅前来接妻子回家的妹夫遭到一群村痞无赖的穷追猛打,就连劝架的沈浩也捎带着连真带假的打了一顿。如此看来,“贾治国”的“岗人治岗”完全是官黑一体、一手遮天的霸王逻辑。这样的村霸无赖治理下的小岗究竟会是个什么样的乱局就可想而知了。
假如贫穷是一座山,那么,要铲除这座山,究竟是组织起来好,还是各自为政好?究竟是党的领导好,还村霸无赖统治好?这是连孩子恐怕都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小岗人就一塌糊涂呢?从前,我一直搞不明白,“红手印”明明是将“组织起来”彻底分化瓦解了,可为什么有人对此兴奋不已,还不余遗力的硬是把“红手印”变成了一面旗帜来大肆渲染呢?如今看来,这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也可以说是一条路线问题。
沈浩意识到,小岗的贫穷在于一个“散”字,群众的心“散”了。为什么“散”了呢?沈浩不能说,也不敢说。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是组织形式的“散”,是一个内因,也是一个根本的因素。另外一个“散”的因素来自外部。这个外部因素就是分配不公这个大环境。小岗村一位古稀之年的老婆婆向沈浩道出了一个秘密,就是每逢上面有不管任何巧立名目的赏赐,不仅于平常百姓无缘,就连已故的“红手印”也被置之不理,只有那些健在的“红手印”才是小岗这面旗帜的受益者,而且还有个别“红手印”即使不付出任何劳动,也能享受村干部待遇,每月拿到上千元的红包。用那位古稀老人意味深长的话说,就是:不公啊。。。。。。
凤阳小岗,这面农村改革的旗帜,因为“不公”而萎靡不振。那么,“不公”,难道不也是当前我们社会民怨沸腾、骚乱频发、动荡不安的症结所在么?而造成这个症结的病源不正如同凤阳小岗“红手印”们手里的特权如出一辙么?而这个造成“不公”的特权是谁给的呢?是政策,是路线,是体制。这个政策、路线和体制,完全背离了“情为民所、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更于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格格不入,是为少数人谋利的,是当今乱局的根源所在。(待续)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