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合理开放群众运动事关国家存亡

2025-02-17 学习 评论 阅读

此次事件反映了一些深刻的问题,1979年以后不提“依靠群众”,带来的是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执政基础的薄弱。想把所有的事情让政府扛起来,而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撇在一边, 此次政府的笨手笨脚若非群众自发的为它解围的话,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如果ZF还不能吸取教训,不依靠群众,面对西方的全面进攻,只能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1979年后那些文革中的“走资派”执政,对群众运动如惊弓之鸟,禁之唯恐不及,不知这却割断了政府力量的源泉和维持自身健康的动力,政府要独自承担外来和内部的全部压力。

只需看看国民党政府片面抗战和特务统治的下场,那还是在没有西方压力的情况下,依然是全面失败。对比毛泽东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主要依靠群众,抛弃特务政治,结果是革命的全面胜利,和对外战争的胜利,以及在西方三十年封锁下屹立不动,国内经济建设和人文发展的巨大胜利,两者的高下之别显如山渊。


中国不使用西方式民主的虚伪与无用,群众运动或者说群众路线就显得更为重要,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看到了苏联集中制政权在没有群众意见反馈下,政府的官僚化和特权化。今日中国的众多内部问题也主要是由于群众意见反馈途径的缺失,权力监督权利是无效的,既然我们扬弃了西式伪民主,采用集中式政权,那么与之相配套的群众路线和群众意见反馈就是必须的,只有来自当地群众自发的直接压力,才能保障地方政府机构的运作有效和廉洁。如果说要设计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群众运动的开放和如何将群众意见规范的纳入政治生活中,是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或者说这中区别与西方式民主的政治形式的成功最为关键的一部分。

我们有必要深入的研究文革时期群众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如何将其好的方面引入我们的政治生活,使其持续有效的发挥作用。群众运动和依靠群众可以说是中国一百年来所有成功的唯一保证,政府和政党依靠了群众就胜利,离开了这条路线就失败。就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经历而言,这也是他胜利的力量来源,我们不能用文革时一小部分人的歪曲描绘来代替全民族对群众运动的体会。群众运动破坏了生产,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这是谎言,文革时期工业生产和科技工作一天都没有中断过,而且迄今为止,新中国拿的出手的基础科学成果还就是文革时期取得的。任何一个对三线厂了解的人都知道,三线厂多是1968年以后开始建设的,大部分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管理现代化的国防工业企业,其建设到发生效益就是在文革十年,如果说群众运动是如此可怕和破坏严重,很难想象,这些企业是如何运行的。而群众运动是治疗贪污,特权化,基层组织溃烂 有效良药。

实际上,西方社会比中国先进的地方,也就是黄宇仁所说的一个能够管理的基层,归根结底也就是对群众力量的依靠和动员能力,这一点可以说是撇开选举表象之外区别现代国家与非现代国家的标志,而这种美国在南北战争时代就拥有的能力,中国是在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手中完成的,它的力量接受了历史的检验。西方国家那种:政府---》媒体,非政府组织---》群众舆论---》政府 的反馈模式,给与了政府行为相当的合法性和支持,这使得无论行为的对错效果如何,与群众捆绑在一起的政府不用单独承担压力。当伊战开始时,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不成为障碍,美国政府在国内获得高度支持,其运作群众力量的模式是关键的。

对中国而言,多党制,直选可以说是被历史证明有害而且不适于具体情况的,印度的情况印证了这一结论。但作为集中式政治形式的另一条腿,也就是“大民主”,“人民民主”,群众运动和群众力量可控的纳入政治生活,是决定这种制度的存亡的关键。

标签:政府   群众运动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