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抑制通胀就要抑制家庭轿车的一路狂奔

2025-02-17 学习 评论 阅读

今年早些时候,温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今年中国经济是最困难的一年,许多人认为言过其实,现在看来温总理此言不虚。

今年中国经济最难的地方是通胀,而且传染的是全球通胀这一疑难病症,一般药还治不了,棘手的狠,怪不得连总理都犯难了。据一些专家研究,中国得的是输入型通胀病,也就是进口的高价东西多了,水涨船高,引得国内物价随之高了起来。中国进口的什么东西又多又高价呢?资源!其一是铁矿石;其二是石油。人家认准了中国需要这些东西,就往死里磕,不由你不就范。在这里只说说石油。中国是个石油短缺国,旧中国叫洋油,毛泽东时代发扬大无畏的精神,找到了石油,但直到今天,中国的石油仍然没有实现自足,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达50%,中国的石油需求占世界需求总量的40%,是世界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消费国,每年还以5%的速度增长。最要命的是世界石油正一个劲的疯涨,看不到尽头,这明摆着要让中国付出沉重的代价,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就这样源源不断地流进了石油炒家的腰包。中国有句话叫:吃饭穿衣量家当。量力而行才能过好日子。中国是个缺油国,是个还算不上富的发展中国家,在制定发展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这种实际,量好自己的家当。然而情况却不是这样,有些人自以为中国富的流油了,早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样的传统丢到了脑后。就拿发展家庭轿车这一行业来说吧,这些年全国各地大干快上,轿车产业成为许多地方的支柱性产业,家庭轿车的年销量以近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增长,有人放言至2015年,中国轿车年销量赶超美国,能够买得起全球汽车市场容量。对家庭汽车的发展达到了亢奋的地步。汽车是要消耗钢材的,也是要喝油的,1/3的油都是让汽车给喝的。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人均占有资源尤其是能源都很低的国家,把家庭汽车作为拉动内需的一驾马车,是不是有些狂妄?是不是有些不自量力?

中国也是世界性通胀的推动者,如果有人认为是有什么国际阴谋的话,那也是中国咎由自取,是中国进行了错误的发展规划的结果,你没有根据自家的情况量入为出,家庭轿车业的亢奋就是个事例,因为这不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通胀还在继续,人们的痛苦指数还在上窜。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既然是输入型通胀是主病,那就先从抑制国内的石油需求开始吧,抑制石油需求先从抑制家庭汽车开始吧。首要一点是调整产业结构,不要把家庭汽车做为拉动内需的引擎,把家庭轿车的狂热降下温来。然后大力引导发展城市公交,广泛开展节能宣传,尤其在特殊时期,让全国人民树立节约石油光荣的意识。最后呢,也许有车一族不乐意了,那就是进一步放开石油价格,开征燃油税,提高汽车消费税,通过一系列措施,抑制家庭汽车的消费欲望。

中国承受不起石油这一奢侈品的滥用,中国还有一句话:惹不起咱躲得起。在石油大战中,中国也没有能力与对方展开阵地战。面对石油对中国的围剿,还是借用毛主席的智慧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只要重新祭起艰苦奋斗这一法宝,控制住对石油的消费欲,就是在迎战通胀恶仗中取得了一个不小的胜利。

标签:中国   石油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