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退:亲儿子归去来兮!
2004年,郎咸平只一招《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就破解了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巧取豪夺的“七大板斧”——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以及借鸡生蛋。5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英雄们站起来,如韩德强、刘国光、左大培、张勤德等,还有许多的无名英雄;正以手中的笔作“匕首”、作“投枪”,刺向敌人的心脏。为保护国家财产人民利益杀出了一条血路,大长了老百姓的士气,灭了资产阶级权贵们的威风。
30年来,国有企业这个国家的 “亲儿子”遭遇了后妈,被疏远了。不过人民并没有忘记,7月24日,通钢工人阶级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誓死捍卫“亲儿子”的生存权发展权。日前,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在网上与网友交流时表示,搞好国企是对人类的贡献。此前就有国资委专家说,国有企业功不可没,亲儿子关键时最顶用。尽管李荣融没有承认现在出现国进民退现象,但走资派们已如丧考妣了。
对比一下前后30年,我们就会发现30年前,我国在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30年后,则是以私有制为主体了。资料显示,1981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8%,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1.9%。1978年国有经济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0.75%,改革后由于实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对非公有制经济一直采取减免税收、鼓励、扶持等优惠措施,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和改组”、“有进有退”、“抓大放小”,对国有中小型企业实施“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出售”和对大型企业实施公司、股份化改制,使公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逐年下降,特别是1995年以来大幅度下降,非公有经济(包括个体、私营、外企和私人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第505页“全部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4年) ”,计算出国有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5.3%。据对2004年底经济普查,在325万个企业法人单位中,公有制企业只占19.9%,而非公有制企业却占80.1%,国资委消息,到2003年已有90%的国有小企业和70%的中型企业已改制成私营经济。全国绝大多数的市县一级已没有国有企业了。
从就业结构来看:公有经济单位就业人数占全社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78年99.86%下降到2005年16.2%,下降83.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3.0个百分点;非公有经济就业人数所占比重由1978年仅占0.04%猛升到2005年83.8%,总人数高达63553万人,上升83.8个百分点。 从工业总产值来看: 2004年,公有制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到36.2%,不含国有控股部分,只占19.9%。而非公有制工业从不占比重到2004年占63.8%或80.1%(含国有控股部分),其中: 个体工业的工业总产值从1980年0.8亿元猛增到1999年22928亿元和2004年经济普查统计在私营经济中(个体经济改为私营企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0.04%上升到12.1%。 私营工业所创产值由1989年97.4亿元增到1999年7688亿元和2004年49705.2亿元,及2005年47778.2亿元(为规模以上私营工业)占比重由0.5%上升到1999年占6.1%和2004年22.4%及2005年17.8%(规模以上数)。 已由私人操纵的股份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从1999年13746.0亿元增到2004年57744.4亿元,占比重由10.9%上升到26%;外企工业由1980年创产值0.3亿元,增到1990年526亿元,1999年18954.2亿元和2004年67137.8亿元,及2005年79860.2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由1990年2.2%上升到1999年15%和2004年30.2%。 此外,2004年还有私人控股占62.1%的股合制和私人占股48.4%的联营企业,创产值3563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6%。
权威部门透露,国企每次改革都造成巨额资产流失,穷庙富方丈已达成共识。80年代每年流失500亿元,90年代每年流失1000亿元,21世纪每年至少流失1500亿元以上,2004年仅中央181家企业借改制就要核销资产4000亿元。有报道说,按此推算,30年来国有资产流失达数10万亿元,人均达1万元以上。大量国有资产被企业经营者、中外资本家和贪官污吏侵吞。官僚资本包养了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和法学精英为代表的知识精英,为他们侵吞国有企业全民财产创造了一些强盗理论。萝卜不叫罗卜,叫群英荟萃;馒头不叫馒头,叫碳水化合物。老鼠偷油理论,冰棍理论,烂苹果理论,靓女先嫁理论,丑女陪嫁理论等等歪理邪说,为贪官污吏和不法奸商保价护航。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西南财经大学赵磊《两个预言,三种前途》表示出忧虑,第一句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私有化的经济基础与共产党执政的上层建筑),是当前中国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是中国当前一切矛盾的总根子。
第二句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不和谐,是当前中国最大的不和谐,今天中国的一切不和谐,都能在这个“不和谐”中找到源头。此“不和谐”一日不除,一切有关“宪政”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主张和分歧,就决不会休矣;一切有关中共前途的意识形态争论,就决不会平息。
第三句话:这个基本矛盾如何解决,将决定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前途命运。大致说来,这个基本矛盾有三条解决途径,并由此形成三种前途:
——第一条途径,如果保持目前经济基础的变化趋势,让上层建筑来适应越来越私有化的经济基础,那么10年之内,中国共产党的招牌必然摘下——这是右派的目标;
——第二条途径,如果维持目前的上层建筑不变,左派必将以共产党的名义进行反击,以求收回失地,逼迫日益私有化的经济基础做出让步——这是左派的期望;
——第三条途径,如果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均互不相让,二者的矛盾就只能通过“革命”来解决了,果如此,则中国难免血光之灾,天下将大乱矣——这种结局,不仅善良的人们不愿看到,而且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右派,恐怕比左派更为担心害怕。
究竟何去何从?毛主席说:“革命死了几千万人,为了什么?你们想过没有?我是想过这个问题的” 胡汉三去了就让他去了,不要再回来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