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锅
不知听说过“打破砂锅问到底”这句俚语没?这俚语曾经在(江南)上海等地区很流行;至于如何会产生,或者如何会流行开来,只得待专家、学者考证了。此俚语描述了对好奇心的执着,是否恰当,请见仁见智。
许多问题也许确实需要问到底,要不然很可能满足于似是而非,还可能被忽悠。问到底,说起来简单,只是问问题,不是解答问题,想当然以为不难,其实未必。问到底,很可能在表示:问有深度的问题。问出有深度的问题,也许就不是件简单的事了,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的。
草民气度窄小,觉得何必打破砂锅,问就直接问,留着砂锅还能用;草民知识、见识都差,受能力、水平制约,也问不出略有深度的问题,问出些肤浅的问题,能得到见多识广者赐教,就心满意足了。
常常在各种媒体中看到“改制”二字,这类大问题草民当然不懂,只得待有识之士做诠释;伸长脖子等至酸痛,就是没人认真解释过“改制”究竟是咋回事;并且有某种越搞越糊涂的态势。别说“改制”这个大问题,就是何谓“制”这个小问题也似乎越发模糊起来。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应该已经决定:中国施行社会主义体制,并且以《宪法》确定下来。历史走过一甲子,需要轮回?时代流行把早已确立、早已确定的事要推翻或颠覆?无数先烈、仁人志士为了创建社会主义的努力,成了空欢喜?无数爱国人士商定的《宪法》成了糊墙的纸?居然把“改制”放到了议事日程?
改制,把社会主义改成“封建”体制?如此改“制”的话,需要向世界宣告吧?至少应该通告百姓,使民众明白自己身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中。向百姓宣告改“制”的方向,也许还能使改“制”顺利推行下去;百姓在改“制”过程中,学会向皇恩浩荡感恩,学会在君、臣等级关系中知足常乐、、、简言之,学会在封建体制中的一切礼仪、规范。改,也许就得理直气壮、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名正言顺改,这样草民也容易配合。
改制,说成社会主义改成封建体制也许猜错了?改制者丝毫没有这个意思,那就另猜一个意思:把社会主义改成资本主义体制?这当然是胡猜的,如果推行改“制”者说清楚,就省得瞎猜了。由于草民愚笨,不知世上有多少种体制可供选择,知道的太少,所以只能猜出这二种。改成奴隶买卖体制的可能性太小,毕竟奴隶制在中国几乎已摈弃了数千年,不猜也罢。资本主义比封建体制略先进些,这已经由不少国家得到证实,无需多说。改成资本主义体制,完全可以冠冕堂皇地改,向世界宣告,向民众通告,使世界人民、全国人民都知道:一,可以免去不少草民的胡乱猜,使谣言、小道消息不攻自灭;二,可以令草民紧跟“改制”者的步伐,以免落后于时代;三,光明正大而改,不是扯着“社会主义”旗子,走着资本主义道路,也许能避免创建出虚伪的社会。
改革成资本主义体制,或者照搬某国模式,也许只需几个基本条件就能顺利推行:1,把全民共有、共享的资源、资产“改革”成为“一部分人”私产;2,把人民雇佣的(管理者)公仆,改“制”成气指颐使“当家作主”的官员;3,把当家作主的人民“改革”成弱势群体;4,拥有足够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使这类“基地”的资源能够满足生产、生活方式;5,培育足够的(他国)傀儡政权,可以满足资源的需求;6,拥有强大的武装,随意到世界各地去“自由”贸易,轻松满足资源需求;7,有足够的实力,对不配合“自由”贸易者,采取“封锁、制裁”等措施,逐渐把贸易纳入“自由”的规范;8,有足够的欠发达国,能够满足污染等转移。
改制也许不是很难,并且妙处不少;具备了某些条件后,只需向为了实现社会主义而浴血奋斗的先烈们有所交待,向为了祖国富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爱国人士有所交待,甚至这类事都可以忽略,就能把敛来的全民所有的资产作为私产,名正言顺地、“合法”地世袭下去。
以上二种“改制”方案是胡猜的,当然是因为草民目光短浅造成的。草民能力、水平等有限,也许胡猜的资格都缺乏,那就不猜。草民知识缺、见识少,不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更问不出高深的问题,那就问个肤浅问题:社会主义体制确立已有一甲子,改制,究竟想改成什么制?问些肤浅问题不犯忌吧?哪位真知灼见者请不吝赐教,拜托啦。
山石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