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他最后一年的三次嚎啕大哭
一九七六年,是毛泽东最后的一年。
毛泽东在过去的战争年代里,特别是在遵义会议以前,受到的委屈和打击是最多的。因为那些错误的领导人总是批判和打击走正确路线的他。但毛泽东从来没有掉过眼泪,他坚信自己是正确的。正确的东西是一定要战胜错误的东西的。
但是到了他的晚年,毛泽东根据他自己的思想思维来判断:继续革命的前途是令他担忧的,他感觉到自己生命之火即将熄灭,而他已经无力回天。因此他总是生活在一种悲壮、忧心忡忡的情绪之中。所以每遇到令人感伤的事情。毛泽东都情不自禁地嚎啕大哭起来。
毛泽东的第一次嚎啕大哭:
元旦当天,全国各大报刊都在头版刊登了他十年前写的两首词《重上井冈山》和《鸟儿问答》。进入新的一年后,毛泽东的身体状况迅速恶化,吃药吃饭都要人喂,每天只吃一二两米饭,行走更是困难。他每走动时都需要人来搀扶。
就在这个时候,周恩来病逝。神州大地笼罩在极度悲伤的气氛里。在这之前,毛泽东已经知道了周恩来的病况,有着一定的思想准备。当工作人员给他读朴告时,毛泽东闭着的眼睛里渐渐溢出两行泪水。之后,在周恩来追悼会的前一天,工作人员张玉风问躺在床上的他:“主席,去参加总理的追悼会吗?”
一直处于伤感之中的毛主席一只手举着没有来得及放下的文件,另一只手轻轻地拍拍略微弯曲的腿,痛苦而又吃力地说:“我,再也走不动了。”
毛主席说这话时,已是泪水满面了。“人有病,天知否?”第二天,周恩来的追悼会如期举行,悼词高度评价了他的一生。听工作人员念悼词时,毛泽东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失声痛哭起来。
毛泽东的第二次嚎啕大哭:
这期间,毛泽东喜欢回忆往事,常谈起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的事情,愿意看这方面内容的电影,一次,当银幕上出现人民解放军整队进入刚攻克的某城市、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的场面时,毛泽东就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先是轻声啜泣,随即便放声大哭起来。这说明毛泽东主席是多么的怀念战争年代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的那种团结友爱的鱼水之情啊!然而现在——。
这一年,毛泽东在他的住地召见华国锋,又一次谈到自己的两件大事:“‘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八十多岁了,人老总想后事,中国有句古语叫“盖棺论定”,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定论了吧!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不多,反对的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去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得‘血风腥雨’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了。”
毛泽东的第三次嚎啕大哭:
七月二十八日,唐山发生特大地震。这时,毛泽东在许多时间里都是处于昏迷半昏迷状态,但他清醒的时候仍十分关心着唐山的震情。送来的地震情况汇报,主席不顾个人病重都要亲自过目。当秘书报告地震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后。毛泽东竟然嚎啕大哭起来。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这是他唯一见到毛主席是这样的大哭。他的每一次哭泣掉泪都是为了他热爱着的人民啊!
毛泽东为什么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一而再、再而三的嚎啕大哭呢?是他对人民的深深眷恋?还是他对生命的热爱?是对身后事的忧虑?还是社会发展前途的担心?我们不得而知,也许这永远是一个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毛泽东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慷慨无私的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中国人民和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