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茅于轼的下半身理论

2025-02-16 学习 评论 阅读

最近看到一段骇人听闻的博客文章, 来自于北京一位有着82岁年龄的所谓自由“经济学家”,但他不是来谈经济问题, 而是点名道姓的用从西方和香港听来的不着边际的传闻批判毛主席,口气之严厉, 谩骂之恶劣让人以为中国已经变天了。 查了查, 原来是桥梁学家茅以升先生的一位侄子,叫茅于轼, 生于1929年, 但在1957年28岁年纪就成了右派, 着实吃惊不小。按照一般常理, 打成右派,后来平反, 应该是被冤枉的, 可是茅老先生亲自在博客上写下这样一段妙文:“可是就事论事而言,我也不认为我需要平反。...我是准确地被打成了右派,一点也不冤枉。因为我当时确实是想走资本主义道路”。 如此这般, 把那些好心给他平反的人狠狠的扇了一记耳光, 也为1957年被三十年翻来覆去抹黑的反右斗争平添了一段黑色幽默。

按下不表。 退一步说, 出生书香门第, 本应学有专长, 在文革结束后继续他的机械学专业也为时不晚, 中国古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的成功例子。 但这位茅老却在1975年已经46岁年纪, 也许他悲观的认为自已已经远超过始发奋的27岁年纪, 突然开始搞起了微观经济学研究。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 在1975年的时候, 中国的经济学者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 可是以他后来的言论, 显然不是那个路数。 就是这么一个人自称就是要“搞资本主义道路”的人却在1984年堂而皇之的走进了至少当时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的社会科学院当起了研究员。 那么好吧, 我们就称他为资本主人经济学者吧, 因为人家自己就是这样给自己定位的。 那么茅老先生究竟是个啥水平呢?简历上说, 1984年55岁已经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的茅老, 到了1990年61岁才受聘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高级讲师。 而一个高级讲师通常是一个年轻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就可以拿到的职位, 可见即使从资本主人经济学者的角度, 茅老也是一个不入流的角色。 到得1993年, 65岁的茅老就这样晃着半罐子的资本主义微观经济学结束了他荒唐的职场生涯, 从社科院退休了。

如果从以上的简历看, 在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的中国, 茅老不过是北京街上一个散步的老头,黄昏前后, 或许在公园路口 杀上一盘,虽然可能被杀的大败, 但也可以指责旁边看棋的小青年在他 的卒子过河时不该多嘴。 可是茅老有点特殊, 这特殊是他以28岁就当右派的劲头, 还不太干煸的老手上挥动着 “道德能值多少钱”? 的灰色小旗, 一口气活到了现在的82岁, 英勇的实践着中国人老而不死却成贼的格言。

中国过去三十年里天翻了地覆, 发源处就是从彻底否定反右斗争和文革开始。这一开始就出现的了一个我们 前面看到的悖论: 人家茅老自己都承认自己就是右派,就是要 “搞资本主义道路”, 那么你平的啥反呢? 难道不成把革命烈士血流千万建立起的人民共和国交给茅老 搞资本主义建设? 毛主席晚年致力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结果当然是失败的, 可是失败了不等于问题就没有了。 一个显然的事情是: 从科学革命以来, 所有的现代技术几乎都有现代科学的指导, 我们不能 想像没有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国家会投重资异想天开的造一个地球卫星, 虽然 牛顿先生并不是“两弹一星”元勋。 据说中国明代的万虎先生把炸药绑到自己身上, 希望炸药把他送到天上。 如果这天是西天, 我们没有话好说, 极乐世界人们 说了几千年呢, 好像没有一个人希望立即去, 万虎先生愿意试试, 至少可以 让我们开开眼界。 但如果是物理的天上, 就不敢恭维了, 因为所有当时的 理论和实践表明:东西扔上去, 总要落回来, 那万虎先生何以保证自己就落不回来呢? 最主要的问题是,经验告诉我们:要使得鞭炮飞的更高, 就必须做的大,我们现在在电视上还看到李云龙先生为了一下子炸死日本兵,就命令士兵把所有的手榴弹一起 扔出去。 万虎先生又如何保证在飞的更高的同时自己不被炸死? 由此可见理论指导的重要意义。 毛泽东思想实际上一点也不神秘, 就是一种 无产阶级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如何取得胜利, 并且还要保持这种胜利的理论。 例如说红军在中央苏区的 时候, 李德, 博古先生提出了一种理论叫御敌人于国门之外,可是红军却 越打越少。 而毛泽东提出的理论是, 在运动中寻找战机, 集中优势兵力, 歼灭敌人, 结果是红军转败为胜。 当然了, 毛泽东思想永远不是不变的 教条。 当共产党取得天下的1949年, 美国人登录朝鲜, 兵峰直指新中国, 毛泽东这时的策略却变了, 变成了御敌人于国门之外。 道理很简单, 这个时候和抗战胜利后不同的是, 所有的国家领土都属于人民共和国。 结果是 美国人不仅不能像过去150年一样的要求中国割地赔款, 还得 扔下同伴的尸体回家。 那么在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后, 是不是需要继续革命? 这答案是显然的。 但是继续革命, 需要不需要理论? 答案也是显然的。 可是中国在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涉及十几亿人的命运的运动是基于什么样的理论呢? 据说是“摸着 石头过“河”, 不管白猫黑猫, 逮住老鼠就是好猫”, “不管姓资姓社”等等。 吾等 愚钝, 只能从字面上理解, 但横竖看到的这恰好说的是不要理论。有人也许会说 理论不理论意思不大, 目标还是明确的, 这个目标是人均8000美元的小康水平, 听起来 的确不错, 因为文革的时候, 8000人民币绝对是富人。 可是现在许多人已经8000美元攒够了, 还觉得没有小康, 为什么呢? 到房地产中介一看, 还是个零头。 于是各种理论就来了, 其中一种是说把孔夫子再抬回来, 据说一度还在天安门广场安装了孔子的像, 大有 和毛主席并头的意思, 可是现在又拿走了。 其实不拿走也不行, 共产党和封建帝王用同一种理论怎么看怎么别扭。


理解了以上的大环境, 我们就一点也不奇怪茅老了。 别人还在不好意思的时候, 茅老就在“道德能值多少钱” 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这个理论就是和毛主席比试比试。 可是比上半身, 茅老说什么好像也不占优势。 茅老28岁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右派分子, 而毛主席1921年28岁时,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参加了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茅老42岁时, 还在被监督劳动改造,因为按他自己宣称的实质右派是需要被改造的, 被工厂的革命青年高喊“右派分子低下狗头”, 而毛主席42岁时正领三万红军在长征的征途上四渡赤水, 兵逼贵阳, 巧渡金山,把中国革命转败为胜, 致军中传唱“毛主席运兵真如神”。 当茅老46岁开始研究资产阶级微观经济学的时候,也是46岁的毛主席 在延安的窑洞里用他“论持久战”的光辉思想指挥八路军和日寇浴血奋战。 55岁时茅老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当然是代表资本主义的微观经济的研究员, 55岁的毛主席领导人民军队在战场上横扫国民党的残余。 而当61岁的茅老从研究员退到高级讲师的时候, 61岁的毛主席在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后正领导新中国开始第一个5年计划, 彻底的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 当65岁的茅老半罐子退休的时候, 65岁的 毛泽东在北戴河怀古赋诗, 开始了新中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设。 闲下来的茅老一看比上半身没戏, 但受益于改革开放的茅老从西方 世界和港台的八卦杂志看到了毛泽东下半身的另一种人生。 比如说毛泽东便秘的毛病人人皆知, 茅老在“我不在乎拿外国人的钱”的副作用下却一天拉几次。 按照 茅老的理论, 便秘因为毒不能排外, 所以毒气上扬, 毛泽东因此而邪恶。 可是茅老一拉稀, 就有了“贪污不是一个很大的事,财富生产才是最大的事” 的好想法, 所以贪污不仅不邪恶 还可以致富。毛泽东活了83岁, 茅老已经82岁了, 这一比, 茅老慌了, 即使不下地狱, 但也“此去蓬莱无多日”了,于是他用他的资产阶级 “微观”的方法一看83岁的毛泽东的照片,一个右派分子也不可能见过毛主席呀, 看出了“毛泽东的腿又弱又细”! 问题是腿又弱又细的毛泽东如何“奸污过不计其数的妇女”呢? 打个比方说, 茅老的儿子在茅老的“贪污五千亿不算大事”的指导下贪污 了一个亿,且养了一奶,二奶, 还有其它奶,但也还没有到不计其数, 因为公安局来向 茅老调查时说了大约是十奶,可是茅老说自己不清楚儿子的事。 道理很简单,儿子 向茅老报告的只有一个60好几的媳妇,其它奶虽然可能见过,可是人家睡觉 的时候并没有通知他呀? 这话听着也在理。 可是茅老是如何知道 毛泽东“奸污过不计其数的妇女”呢? 当然是他用“微观”的观点从 李志绥医生的书里联想到的, 原因是李志绥医生的书里尽管写了毛泽东的不少女人,但都云里来雾里去,连个名字也没有留下,远不如西方路上腾云驾雾的妖精清楚。但这好啊,李志绥作为毛主席的私人医生不清楚好啊,清楚了茅老 就没法“微观”了, 要宏观。问题是一宏观不好办了, 因为一宏观, 就是说别人也 看见了, 半罐子的微观经济来比毛泽东, 又比下去了。 可是茅老实在是不安心啊: 腿肚子还没有有细又弱(但也很快连又细又弱也做不大到了) 身边却早已干煸了的茅老夫人还在, 虽说一奶, 也是名不副实, 你说叫达到小康, 先富裕起来的茅老如何安心呢?当然了, 茅老也许已经有 好多奶了, 但没有掌握资产阶级微观理论, 寄居别室, 我们也看不到啊! 我们看到的是 茅老的理论,是一种下半身的理论, 是一种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形成的理论。

标签:理论   毛泽东   可是   一个   毛主席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