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访谈姚有志将军

2025-02-16 学习 评论 阅读

[主持人]:15:00姚有志将军将作客人民网,欢迎广大网友关注。 [13:25]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高举党的旗帜,肩负人民重托,牢记使命、英勇奋斗,铸就了人民共和国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主权安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建立了辉煌业绩,在庆祝新中国60华诞之际,人民网强国博客推出了“辉煌60年——共和国将军访谈”,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原部长姚有志将军做客人民网,就新中国60年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思想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本次访谈腾讯网同时进行在线直播。姚将军您好,欢迎您做客人民网。 [15:19]

[姚有志]: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前夕和大家进行在线思想交流。在回答刚才主持人提出的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谈一个最近几天我形成的一个思想观点,就是新中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辉煌成果。 [15:23]

[姚有志]:说到国家安全,现在国家安全有一个传统和非传统之分,就是说传统的国家安全基本上是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就是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不受侵犯。这是我们传统的国家安全的一个基本界定。 [15:24]

[主持人]:请姚将军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军的一些主要成就。 [15:25]

[姚有志]:新中国60年来的主要成就很多,我想大致说五个大的方面。第一,打赢了所遇到的一切反侵略战争或者是自卫战争,还有武装冲突。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间,战争行动和一些武装冲突是1949年一直持续到1988年,这期间大大小小的战争行动和武装冲突,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都取得了痛快淋漓的胜利,但是这里面最辉煌的应该是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1950年10月份中国人民解放军入朝参战,1952年7月朝鲜停战谈判。朝鲜战争是一场非同寻常的战争,实际上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同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16个国家的军队作战。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的武器装备和对手相比,差距非常大。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机械化战争就是打钢铁,朝鲜战争、二战的时候都是机械化战争。1950年、1951年,我们国家的钢铁产量区区不到60万吨,有的说60万吨上下。美国的钢铁产量是8000多万吨,所以物质基础是不成比例的。所以入朝作战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全军的重装备,可能还不如一个美军陆军师的重装备多。就是在那么优劣悬殊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毛主席、彭德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引下,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美国人自己承认,美国建国以来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唯有在朝鲜战场上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得落花流水,所以朝鲜战争是美国人不愿意提的一件事。我们有时候接触一些美国人,他们谈到朝鲜战争的时候,实事求是地那种态度,他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作战能力也是持非常敬畏的态度。所以,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说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打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15:35]

[姚有志]:第二,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在国家经济建设当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我们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百万大裁军之前,有一些专业兵种都是生产性的,比如铁道兵、基建工程兵,我开始是当铁道兵的,铁道兵最多的时候50多万人,一个师就有三万几千人,和陆军一个军的员额差不多,机械工程兵也有30来万人,他们基本上从事国家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长江大桥都是解放军修建的,机械工程兵组建之后基本上承担国家的重点工程建设。1985年百万大裁军之后,铁道兵和机械工程兵都裁撤了,铁道兵基本上完整地专业到铁路系统,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铁路局的中铁几局它的前身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机械工程兵也是1985年的时候裁撤的,但是有一些部队是归地方建筑部门,有一些保留下来归武警部队,像现在武警的水电部队、黄金部队、交通部队过去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机械工程兵部队。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方面,就是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 [15:36]

[姚有志]:第三,抢险救灾突击队。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国家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凡是重大的自然灾害,人民解放军抢险救灾总是冲在最前面,是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15:36]

[姚有志]:第四,在精神文明建设当中发挥了楷模作用。我们这支军队的唯一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在这个唯一的宗旨下,在当年毛主席的领导下,为这支军队灌注了很多中国共产党的一些先进的理念、路线、纲领,所以,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我们的党把我们这支军队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一种楷模来使用,它不光是作为抢救队、生产队使用的。我记得上世纪60年代,我们国家有三句口号,叫“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这是毛主席提出来的。学人民解放军学什么?实际上就是学那种道德风范。毛主席曾经树立了军队的两个典型,在战争年代是张思德,在和平建设时期是雷锋,张思德、雷锋都不是战场上杀敌的英雄,甚至,张思德是烧碳发生了坍塌事故牺牲了。雷锋是一个汽车兵,但是他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发挥了螺丝钉的作用,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毛主席写了“为人民服务”来纪念张思德,对于雷锋是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这是军队的道德楷模,通过这个推向全社会。实际上在这60年过程当中,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人民解放军发挥了非常好的带头作用,走在前列的。 [15:37]

[姚有志]:第五,维护国家安全、地区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在这个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民解放军60年来的功绩,我想概括的话,可能是这五个大的方面。 [15:38]

[主持人]:刚才您给我们概括了五点我军60年来的主要成就。指导我军建设和发展的战略思想又有哪些? [15:38]

[姚有志]: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直到发展的过程当中,奠基性的还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具体到国家安全、国防建设这个领域,就是四个字:积极防御。积极防御是一个战略,但是各个时期和各个时期的战争与和平的形势不一样,战略方针有所调整。这60年来,我们在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下,战略方针经过若干次调整。比如,上世纪50年代,那时候四面临敌,百废待兴,我们主要是立足于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那时候把战备工作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60年代到70年代前期,那时候形势更加严峻,形势严峻到什么程度?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都与我们为敌,苏联在华北、西北、东北的正面屯兵百万,美国在东南沿海,在我们国家的一半周边范围内早就设置了保密圈,战争形势非常严峻。在那个时候我们按照毛主席的概括就是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始终处于一种临战准备状态。改革开放之后,国际上战争与和平的形势也发生了变化,根据对国际形势的一些新的判断、新的变化、新的认识,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国防建设、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就是由过去那种游击性、权宜性的临战准备状态转变到根本性、长期性军队建设的轨道上来。战争指导的一些方针也有一些变化。1980年、1981年,那时候我们军事科学院的政治委员粟裕大将在我国二三十年来始终坚持的战略方针里面的“诱敌深入”这四个字给军委、给中央写报告,就去掉了“诱敌深入”四个字,我们国家政权已经巩固了,我们的国家建设已经发展到相当阶段了,这时候的战争指导不能像夺取政权之前的战争一样再把敌人引进来打,这不符合时代形势的要求,所以,那时候在战略方针里面,过去的“诱敌深入”就去掉了。进入90年代,那时候世界新军事变革已经启动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提出了新的战略方针,就是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到21世纪以后,战略方针又有些变化,在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确定了新时期的战略方针表述就是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积极防御的战略60年不变,战略方针经过了若干次的调整,这些调整都是实时的、正确的,对指导我军的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发挥了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15:40]

[主持人]:这边有一个网友想请问一下姚将军,能不能为我们谈一下毛泽东具体的战略思想? [15:41]

[姚有志]:说到毛泽东,这个话题就太多了。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实践,战略思想是丰富无比,战略实践是精彩无比。毛主席在军事上有三个“真如神”。肖华曾经在《长征》组歌里写了一句话叫“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三个“真如神”:第一个应该是建军治军真如神;第二,用兵作战真如神;第三,理论创造真如神。建军治军,我们这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切的建军原则、路线、制度方方面面都是毛主席首先提出和实施。比如三大纪律、三大民主、三大原则、三大作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再有就是更高层次的“三大法宝”、“三大纪律”,毛主席喜欢用“三”,这些基本的东西都是毛主席最早奠定和实行的。在毛主席的领导、指挥下,我们这支军队可以说在当时的非常差的环境中,主要是兵员,兵员素质在解放前是很差的,要文化没有文化,要坚强体质没有坚强体质,要技能没有技能,但是毛主席硬是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了所向毗邻、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无敌天下的军队。毛主席的建军治军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用兵作战,我可以说一个数字,毛主席一生当中亲自指挥和亲自参与指挥的战役和重要的战斗有250多次,包括抗美援朝战争。基本上是百战百胜,有那么三、几次毛主席觉得没有打好,就是打成消耗战,两败俱伤的,毛主席打仗的目标是打歼灭战,打一次能够缴获,过去我们没有武器装备,武器装备怎么来?就得从敌人手里夺取。打成了击溃战、两败俱伤的战,没有缴获,那就不算是胜利。所以,按照毛主席的标准,胜利在99%以上。这个数字,古今中外的一切军事家都不可能达到。西方拿坡仑一生指挥了60多个重要的战役和战斗,他比毛主席小四倍,而且拿坡仑两场关键性的战略性战役都失败了,两次当了俘虏。还有其他国家一些军事家,他的战争指导艺术已经没有和毛主席相提并论了。 [15:47]

[姚有志]:英国人对毛主席战争指导是特别钦佩,有一个英国将军就说,毛泽东是掌握了打开这个时代军事奥秘之锁的全套钥匙的第一人。战争有一把大锁在那里锁着,打开这把锁全部的钥匙在毛泽东手里。英国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统帅蒙哥马利,它在1960年和1961年两次访问中国,实际上就是要向毛主席讨教战争指导艺术,后来,他两次访问中国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说,在地面战争中,要同毛泽东指挥的军队作战,应该是军事上的一大竞技。其他人不可能在地面战争中打败毛泽东领导的人民军队。所以,毛泽东的战争指导艺术确实是真如神。理论创造,理论创造当然不包括军事理论。我这里可以给大家讲一些我记忆当中的一些数字。毛主席的理论著述数量份数超过了两万份,字数超过了两千万字以上,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著述最多的人。其中军事理论长长短短有五千多件,字数将近600万字,其中写的作战指挥的电报5000多份。在指挥三大战役的过程中,实际上他在西柏坡、陕北指挥全国战场的时候,各个战场要协调运作,毛主席写了大量的电报。三大战役前前后后就写了上千份,有些战役写了几百份电报,有的一天写十几份。毛主席军事理论创作的高峰期或者是最丰硕的年份是1938年,那是抗日战争刚刚开始一年多的时候。1938年5月份,这一个月的时间,他写的军事文书长长短短有200多份,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论持久战》5万多字,毛主席是用一周的时间把它写成的。这个速度也是惊人的。那一年毛主席45岁,理论创造在这一点上也是前无古人,而且毛主席的军事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也非常科学,内容包括几个大的方面,比如人民战争、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军事辩证法思想,还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论述,毛主席的军事著述,我刚才说了,可能字数在600万字上下,已经出版的和将要出版的《毛泽东军事文集》一二三四五六,最近出版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卷,一共是九卷,这九卷360万字左右,之前出版的有260万字,现在这个将近100万字,还有通过别的形式出版的军事著作也是大量的。毛主席的著作量之丰、量之大,思想内容之科学前无古人。 [15:51]

[姚有志]:毛主席的战略思想、战略实践是融为一体的。我曾经把毛主席和孙子做过比较,因为有一次大家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最具世界意义的两大军事家,古有孙子,现代是毛泽东。孙子兵法和毛泽东军事思想早已经进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军事院校的讲堂课堂上。但是毛泽东和孙子相比,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和最大的特点,就是毛泽东把权力、智慧高度地集于一身。他最有智慧可以进行理论创造,但是他又掌握最高的权力,他有统帅权,可以把自己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再从实践当中进一步提升到理论层面,这一点是孙子不具备的,孙子是一个幕僚,他的思想必须由吴王接受了才有实践意义。所以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实践非常丰富多彩,有机会我们可以进行专题讨论。 [15:53]

[主持人]:谢谢您。姚将军刚才为我们介绍了一下毛泽东具体的军事思想。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人民军队的政治思想建设,刚才您也介绍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请您再为我们解读一下,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对于新时期人民军队有何指导作用? [15:54]

[姚有志]: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以及胡锦涛关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都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因为时代不同了,各个时代是在发展的,战争也是在发展的,所以,要根据新的战争环境、战争条件,提出一些新的理论指导。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以及胡锦涛关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都是非常有时代意义的。它是具体指导我们今天军队建设的一些重要指导思想,但是从本源上,我认为都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5:55]

[主持人]:有一位网友请问姚将军,能不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人民军队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句话的含义。 [15:56]

[姚有志]:这也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提得很好的问题。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我们军队的一项根本制度,这项根本制度也是毛主席最早奠定和实行的。军队治军里面,第一要义、第一制度就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所谓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三方面的领导:就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中国共产党都要对这支军队实施绝对领导,绝对排它性,别的党派没有权力来染指军队。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代表,我们现在讲“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理念确实是先进的,党把自己最先进的理念、路线、纲领、方针、理论注入这支军队,注入这支军队实际上就是对这支军队实行绝对领导,同时,就赋予了这支军队政治灵魂,是古今中外所有军队都不具备的政治灵魂。讲宗旨,党的宗旨、军队的宗旨是一样的。党的纲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军队基本上都必须原封不动地坚决贯彻执行。所以,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或者党指挥枪,这是我们军队的一项根本制度。为了保证这种制度的实现,党在军队中建立了政治工作系统,这个政治工作系统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们的政治工作实际上就是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它也有一系列根本性制度,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政治委员制、政治干部制度、政治机关方面的制度,都是为了保证党对军队实施绝对领导而建立起来的。 [15:58]

[姚有志]:最近这些年,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上、学术界总有一种论调,就是非党化了,强调军队要国家化。我觉得这属于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还没有太弄明白。我们的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执政党,首先军队必须要继承战争年代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还得把党的理念灌输到军队之中,党的军队、国家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具有一致性,它是国家的军队,但是首先是党的军队,因为它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的。讲国家军队,严格说也没有错,但是,党的军队、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它是统一的,是一致的。但是首先的、挂帅的、灵魂的是党的军队。而且这个制度不仅是在实践80年来行之有效、作用巨大,而且它确实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别能战斗、战斗力常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16:02]

[主持人]:我们在这次访谈之前征集了一些网友的提问。其中有一位网友问,姚将军是兵法研究的专家,以36计为核心的中国军事战略战术思想,对世界有没有什么负面的影响?在这方面,我们国家有没有做过研究?有哪些研究成果? [16:02]

[姚有志]: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一个误解,而且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什么时候我们国家把36计作为基本的战略指导思想?不仅我们现在没有,历朝历代也没有。据山东孙子兵法研究会考证,36计最早成书于南北朝时期,就是两晋南北朝的时期,隋代以前最早成书的。实际上流传、传播是在明清以后,它在中国封建制度史上,也没有登过大雅之堂。比如宋代编了一个《五经七书》,到了宋代以后,明代也有很多兵法,比如刘吉的、戚继光的等等也有很多兵法。这些兵法在某种意义上都比36计更系统、更深刻一些。即使在近代,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也有一些兵书问世,通常所说的就是“曾胡左李”,他们也有一些兵书,但是他们的兵书对外战争是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对外战争是打一仗败一仗,在国民党时期,也有一些兵书,包括蒋介石的。36计至少诞生1500多年来没有登过什么大雅之堂,实际上36计不能说没有价值,因为它把军事上的一些战略战术和生活当中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大杂烩,融合在一起。它用到社会生活当中,绝对是负面影响,它不可能有多少正面影响。有什么正面影响?特别是现在市场经济大潮当中,你老去玩36计,那社会当中是个什么样子?有一次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还作为一个内容在那大讲36计,当然,讲36计的也是我的朋友,我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有些选题实在是不敢恭维,因为它导向模糊不清楚,甚至有很大的负面导向。 [16:05]

[主持人]:我们这里有一个强国博友想问一下姚将军,我国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国发展是奉行和平崛起的政策,不以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同时我们又要时刻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他有两个问题,请问和平崛起和准备打仗是一个什么关系?另外,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一个什么关系? [16:05]

[姚有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但是也比较简单。周恩来总理当年有一句话叫敢战方能言和,言和更需备战。敢战、能战才有资格谈和平。你要强调和平,你必须建立强大的军队。军队不光是一种战争力量,是作战力量,也是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力量。所以,没有维护和平的力量,你谈何和平崛起。和平崛起是我们的主观愿望,怎么使我们的主观愿望变成现实,必须要有强大的军队、强大的国防做支撑,这样的话,和平崛起才有可能。 [16:06]

[姚有志]:第二个问题,国防建设是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的一个保障。同时国防建设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一部分,国防建设照样能拉动经济建设,美国人的军火工业对它的国家发展发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国防建设既是经济建设的保障,又是经济建设的一部分。同时,经济建设是为国防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的、物质条件的。所以,我觉得两者相辅相成,应该是统一体。 [16:07]

[主持人]:您对于我们现在南海的局势以及我们周边的安全局势是怎么看的? [16:08]

[姚有志]:南海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上世纪70年代以前,周边国家没有对南海、南沙提出领土要求,后来发现了海底石油,周边一些国家: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等纷纷提出要求,而且他们也抢先进驻了南沙一些能够进驻的岛礁。所以,现在南沙出现了一个犬牙交错的形势。我觉得造成今天南沙问题的现状,不怪任何个人,怪什么呢?怪中华民族缺乏海洋意识。改革开放初期、80年代中期、1985年前后,国防战略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时候,报纸上经常宣传海洋意识,中国人的海洋意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这个春风焕发、激发出来的。南沙就是这样,南沙在70年代以前没有争议,那时候我们如果进驻那些岛礁,就不会有今天这个局面了,但是,我们那时候缺乏海洋意识。就现在的情况来讲,我觉得会长期维持这种现状。原来小平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后来加一个“主权在我”然后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实际上这个口号是提出来了,实行没有啊?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了,但是我们没有开发,别人在那开发,越南和一些家在那开发,越南石油产量基本上都是海上产的,就在南沙海域那一片。但是这种情况可能还得搁置起来,因为东南亚地区都是一些弱国、小国、发展中国家,我们从国家战略或者从军事战略上好象不能把他们作为对手,还是一种团结的对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说我们通过武力去收服南沙,那不现实。还得随着历史脚步的前进,逐步地找到历史的答案。 [16:12]

[主持人]:我们这儿里还有一个强国博友问一下姚将军,有一些文艺作品宣扬泛和平主义,“享太平”的思想比较严重,您是怎么看待的?请谈谈和平主义思潮的危害性。 [16:13]

[姚有志]:我觉得和平思潮在上个世纪比较明显一点,进入21世纪好一些了。特别是美国1999年5月8号炸了我们使馆以后,我觉得中国人的和平思潮不像过去那么深了。我不是批评人民日报,始作俑者是人民日报一篇社论,我记得1986年人民日报一篇社论当中提出“无敌国外患”的理论观点。没有敌人了,没有外患了,进入和平、民主新阶段,太平盛世了。我觉得和平思潮在民间倒没有太大的危害,民间像宋祖英唱歌那样,赶上了盛世,我们享太平,人民歌颂一下当今的幸福生活,那无可厚非,关键是领导层,是理论界,领导层、理论界如果搞这种和平思潮的导向,那是危险的。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别强调危机意识、国防意识,到西方发达国家去参观都可以看到,人家的国防教育、国防训练都是全民性的,越发达,战备意识越强,美国也是这样,我们现在有什么资格搞和平主义呢?有什么资格大谈盛世呢?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主要有三大盛世:汉武帝前后100多年、唐太宗到唐玄宗前期100多年、康熙雍正乾隆100多年,这就是历史上的三个盛世。这三个盛世又以盛唐为最,盛唐是盛世,盛世的基本标志就是周边无敌手,世界无对手,那是盛世。现在我们有盛世吗?我们现在的经济总量已经一年一年排位靠前了,但是,不要忘记,我们现在的经济总量世界排位还没有清代世界排位高呢?我们周边无敌手了吗?我们无敌国外患了吗?所以,领导层、理论界不能倡导这种和平主义。这种东西一旦蔓延开来,变成一种社会思潮,它会削弱人们的危机意识,削弱人们的奋斗精神。 [16:15]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了一些中国60年国家的安全和一些军事战略思想,过几天我们就要举行盛大的60周年阅兵仪式,下面有几个问题是关于阅兵方面的。第一个就是今年是国庆60周年,中央决定举行国庆首都阅兵,您认为举行这次阅兵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16:15]

[姚有志]:简单说,阅兵的意义就是,军队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国家尊严的象征,阅兵的意义就在于展示形象,展示一种威势,展示一种尊严,通过这种展示,提高国民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 [16:16]

[主持人]:您作为军事专家,对于此次国庆阅兵最关注的是哪些内容,希望网友能关注哪些内容? [16:17]

[姚有志]:不是我关注的,可能是我们国人关注的,特别是外国人关注的,可能还是新武器装备的亮相。这次国庆阅兵可能突出这一点。这是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时期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这几年,我们国家、我们军队的武器装备确实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次阅兵可能要展示这些新武器装备。但是有一个缺憾,就是我们的武器装备发展上有一个缺憾,就是没有航母、没有大飞机。我们知道今年4月23日海军建立60周年在青岛搞了一次阅兵,就没有航母。这次国庆阅兵有飞机,飞机很多,但是,没有像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所拥有的那种战略轰炸机,这是与我们国家的战略性产业的水平、科技水平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一个国家的武器装备依赖于国家强大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航母作为空海一体的作战平台,虽然诞生在二战时期,但是在现代条件下,它同样是国力、军力的一个象征。在现代战争当中,它同样能发挥重大的作用。大飞机也是那样,70年代曾经开始研制过大飞机,但是后来由于多种原因就搁置了,没有大飞机,你就不能为军队,不能为空军提供这种大型的军用飞机、战略轰炸机,我们的飞机基本上是一种国土防御性的,升空个把小时就得回来,不像战略轰炸机,像美国有些战略轰炸机是全球到达,这次阅兵尽管展示了一些新的装备,但是,明眼人一看,我们的武器装备上还有我们的薄弱环节。 [16:21]

[主持人]:我想这些装备,我们国家以后会研制的。最后一个问题,新中国成立60年,我们人民军队在装备、外交、思想政治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全面的辉煌成就,您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16:22]

[姚有志]:一句话,中国共产党对于军队的绝对领导。里面内容很多,但是核心的是这一条。没有这一条,就没有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和发展。另外,与此相伴随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们军队的立军之本,是战斗力的源泉,是科技致胜的法宝,它永远都不过时。 [16:22]

[主持人]:非常感谢网友收看我们本次的视频访谈,也感谢姚将军做客我们人民网,本次访谈到此结束。再见! [16:23]

标签:军队   我们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