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难忘的时刻——忆和毛主席的会见

2025-02-16 学习 评论 阅读

敲击了一篇旧文“难忘的时刻——忆和毛主席的会见”,让历史告诉现在和未来:不要以XX之心,度君子之腹

  

难忘的时刻——忆和毛主席的会见  

荆缦云  

原载《中国老年》1993年第10期  

这个载入新中国史册的“镜头”,记录着一个难忘的时刻:一群青年人,紧紧围在率领中国人民摆脱奴役、走向幸福的毛泽东同志周围忘情地欢笑着,仿佛在自己爷爷身边;这位举世公认的伟人,中国人民最崇敬的领袖,在一群普通的青年中间,以他那亲切的笑容,幽默的谈吐,在不知不觉中熨平了年轻人由于极度兴奋而有些局促不安的心。  

时光流逝转瞬36年,但是这组镜头所记录的领袖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情景,却永远清晰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之中。  

 1957年5月15日 下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体代表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开幕式。当毛泽东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健步走上主席台时,会场上欢声四起,掌声如雷,经久不息。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致祝词,各民主党派的代表也向大会致了贺词。我们广西代表团就坐在会场的左前方,离主席台很近,大家都目不转睛看着毛主席,生怕这个幸福的时刻过得太快了。这时,大会工作人员来找我,说大会中间休息时,要组织一个活动,因为广西快要成立自治区了,特地叫我们派三个代表去参加。我就近同团省委的几个常委商量,决定由田东县团县委书记欧阳云莲、博白县三滩区的团委书记刘明仁、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农村团支部书记吴老芬参加,并由我带他们前去。我们很快地出了会场,绕过前厅,到达主席团休息室。这时大会仍在进行,我们反而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们等啊,等啊,仿佛过了很久很久。  

忽然,会场上传来一阵阵欢呼声,毛主席他老人家离开会场到休息室来了。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同志宣布:“现在是年青一代和老共青团员会见。”毛主席非常高兴地说:“哈,我也是老共青团员哪!”大家呼啦一下子围了过去,争着向毛主席问候,同毛主席握手,有时几个人的手握成一团。很快,大家排起了队。由于语言关系,我把广西三个代表一一介绍给主席,主席握着他们的手,看着他们的民族服饰,连连点头说好。之后,我就到后面排队,等着同主席握手。就这样,我同他老人家握了三次手,心里美滋滋的,真有说不出的高兴。遥想当年这一代年轻人的热情是多么的真诚和宝贵,它常使我忘却了今天我们老之已至。  

毛主席在一张紫红色的长沙发坐下后,广西的刘明仁和欧阳云莲紧挨着坐在他的左侧,右边是山东的徐建春等。我看到沙发后面还有空隙,就沿着墙边挤到毛主席的左后侧站好。我真高兴,离他老人家这么近。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幸福,真是手足无措。我仔细看他那梳理的整齐的黑发夹杂着的根根银丝,用手轻轻摸摸他的肩膀。他穿的是灰白交织的薄毛料中山装……大约大家都是同样的感觉吧,满肚子话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在这宝贵的时间里,该同他老人家说些什么话?啊!想起来了,我们在来京的火车上曾经讨论过给毛主席的信,那信最能表达大家热切愿望的,是这样几句话:“毛主席呀,我们都想见到您,哪怕一分钟;都想亲耳聆听您老人家的教诲,哪怕一句话。”现在已经见到了,第一个愿望实现了,可是还没有听到话呢。对,就请他老人家讲话。我就说:“毛主席呀,您给我们讲几句话吧!”毛主席说,这几天没有空,正在开一个会议,过几天还要开个会。大家说,现在没空不要紧,我们这个会刚开头,还要开好多天呢,过几天就有空了。毛主席又说,再说,身体也不大好。说着,好像有意轻轻咳了两下,还说:“你看,这不又咳嗽了。”说完,他首先哈哈大笑起来,大家跟着也笑了。这个说,您多注意休息;那个说,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我说,您哪怕给我们讲一句都好哇!他好像一下子抓住了我们的空子:“就一句呀?现在可讲了七八句都不止了!”说着,他又一次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大家也都忘情地笑起来,一点拘束都没有了。接着,我们就七嘴八舌地磨开了。有的说,光给我们几个人讲话,那不行,要在大会上讲讲话;有的说,给我们青年和青年团工作做些指示吧……毛主席耐心地听大家提要求,等大家稍微静一些了,他用商量的口气说:“这样吧,先不要做决议,等过几天看看情况再说好吗?”这时胡耀邦同志说:“好啦!好啦!主席答应大家要求了,让主席休息一下吧!”我抬头一看,好家伙,里三层外三层围的水泄不通,天气又热,真该透透气了。于是大家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老人家。  

休会后,我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想让大家分享我们的幸福,迫不及待地把同毛主席会见的消息告诉了大家。代表们争着同我们握手,说我们手上还留有毛主席手上的温暖,算是间接地同毛主席握手吧,还嘱咐我们吃晚饭的时候不准洗手,留着再握。这天晚上,我们广西代表团驻地一直沸腾到深夜。问的问不够,说的说不够,听的听不够。这还因为参加这次会见的,除了大会主席团成员外,临时增加的就是广西这几个代表了,足见中央对广西各族人民的特殊关怀。  

令人更难忘怀的是, 5月25日下午 ,毛主席在中南海同全体代表一起照了相,并作了非常重要的指示,这就是中国人民非常熟悉的名言:“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同志们,团结起来,坚决地勇敢地为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一切离开社会主义的言论行动是完全错误的。”这伟大的召唤,亲切的教诲,一直鼓舞和激励着我和整个一代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倾其所有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作者附言:1989年春节,我们几个广西老团干相约到西园饭店,给正在那里休养的胡耀邦同志拜年。谈起了1957年全国团代会时他主持的“和老共青团员会见”的活动。他说:“啊,你记得真清楚,你看那时领袖和群众的关系多好啊。你要好好地就这次会见写篇文章。”我说:“写过了,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时候就写过一篇发表在广西日报上。”他说:“范围太窄了,寄给全国性的、有影响的刊物嘛。”我是《中国老年》的忠实读者,我们这代人也大多进入了老年,故将此稿寄给贵刊。在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人民永远敬仰怀念的毛泽东同志。  

  

  

附:将自己疯狂的作秀欲望强加于他人的丑文:  

女劳模给毛主席敬烟的照片是如何‘摆拍’的?  

http://cppcc.people.com.cn/GB/34952/12576274.html   

 1957年5月15日 至25日,“扎根农村的青年典型”徐建春来到北京,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徐建春来自山东,1950年,高小毕业回到家乡后,这个当时只有15岁的小姑娘,被推选为互助组组长,领导大家搞生产。以后,她又成了初级社社长,管理过高级社和人民公社,当过劳模。作为扎根农村的青年典型,徐建春的事迹在当时被广为宣传。《中国青年报》指派采访这次会议的摄影记者洪克也同样来自山东,他原是《山东青年报》的一员,先前与徐建春就很熟悉。得知毛主席要接见徐建春等代表后,洪克找到他们,商量好拍照时要见机行事,配合一下,这样才能拍出好照片,为此,他们甚至一起商量了许久。

  在休息室,当毛主席习惯性地掏出烟放在桌子上时,洪克使了个眼色,坐在主席身旁的徐建春立即心领神会,拿起放在桌子上的火柴,在大家的笑声中,为毛主席点了烟。毛主席他老人家也非常高兴,把头伸了过来。

  新华社摄影记者郑小箴也在现场,她与洪克并排站立,所拍到的画面几乎与洪克拍的那张一模一样。当年,新华社“中央新闻组2、3、4、5月份好图片介绍”是这样评价郑小箴这张照片的:这张毛主席和青年在一起的照片是记者在休息室拍的,它反映了毛主席和青年们那种融洽、亲密的关系,也反映了青年们对毛主席的尊敬和爱戴。照片上虽然只有近十个青年,但却是全国青年和毛主席之间的关系的缩影。画面上徐建春正在为毛主席的香烟点火,给人以极亲切的感觉。青年们把毛主席看作伟大的领袖和导师,也把毛主席看作我们大家庭里的长者,照片表现了青年人对领袖的热爱。

  接下来的评语,无意间透露出照片的“组织”方式:在画面上,毛主席位于最显著的中央,青年们在四周。青年们人数虽多,但视线都集中在中间;青年们虽是不同的服装,不同的民族,但脸上却充满了笑容,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出于对“我们大家庭里的长者”的尊重与爱戴之情,这样一张“组织”得当的照片,一直被后人喜爱着。在那个年代,这并不是特例。(文章摘自《中国摄影大争辩始末》)

  

标签:毛主席   大家   我们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