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仇和现象:中国官场的恶疾

2025-02-16 学习 评论 阅读

开大会打磕睡是客观规律

黎阳

2008.2.25.

“昆明呈贡县一名副局长开会打盹被勒令辞职”一事闹得沸沸洋洋。虽然没什么人认为开会打磕睡是“违法乱纪”,但也没多少人认为这是个正常现象。

抛开那个倒霉的副局长的具体情况不论,就一般情况而言,“开大会打磕睡”其实很正常,因为这是个客观规律。只要是开大会,总免不了有人要打磕睡。“十七大”主席台上就有人打磕睡。美国国会开会时同样有人梦周公。至于联合国大会开会,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堂堂“国家代表”们在如此庄严的“国际场合”“梦游世界”简直是“司空见惯寻常事”——所以认为“开大会不应该打磕睡”实在有点“少见多怪”。

《第三帝国的兴亡》里有这么一段:

“希特勒没完没了的说呀,说呀,说呀[齐亚诺在日记中写道]。墨索里尼在受罪——他也是惯于只管自己发言的,现在却不得不憋着不说话。第二天吃过午饭,在一切都谈过以后,希特勒又不住嘴他讲了1小时又40分钟。战争与和平,宗教和哲学,以至艺术和历史,什么问题都淡了,真是一项不漏。墨索里尼不由得看看手表。德国人,可怜的德国人,天天得耐着性子听希特勒讲话。我敢担保,他讲话时的每一种姿势,每一个字眼,每一处停顿,他们莫不记得烂熟,约德尔将军经过一番了不起的克制,最后在一张长沙发上睡着了。凯特尔也直打瞌睡,但他总算没让脑袋搭拉下来。他离希特勒太近,不能由着自己。”

在这里应该为希特勒说句公道话:虽然独裁,虽然是杀人魔王,至少在这里还挺“宽容”,没有因约德尔和凯特尔的当面打磕睡而暴跳如雷,发出诸如“第一排,在睡觉的,你是哪个单位的?站起来!”之类咆哮,并“勒令辞职”。——可见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政治新星”们比希特勒厉害多了。

人生一大遭罪就是不得不听不爱听的或听不懂的。当没法逃避时唯一的自然解脱就是打磕睡。有些外国公司很早就总结出跟中国谈判技术贸易的规律:当讨论技术细节时中方打磕睡的往往是领导或管事的。只要巴结好了这样的人要赚钱就不难了:中方谈判高手再会讨价还价也没他们说话管用。而中国开大会时的情况往往正相反:常常越是业务尖子越爱打磕睡。大会上精神抖擞的,容光焕发的,满面春风的,往往是最不干实事的“官场油子”——只有他们能对连篇累牍的官话、假话、大话、空话、谎话、废话如鱼得水,津津有味。

“开会”的应有之义首推信息交流。正常的“信息交流”应该是双向的,有来有往,有问有答,双方互动,人人参与,人人开动脑筋。而“开大会”则是“单向信息流”,光听一个人讲,其他人就处于单方面接受状态。如果收到的信息有趣、有用、有共鸣、能启发接收人开动脑子积极思索,那就不是纯粹的“消极被动”地接受。脑筋处于开动状态自然津津有味,不容易疲劳磕睡。但如果信息乏味、不相干、听不懂、已经知道了,那接受人就没有动脑子的必要,处于一种消极的单方面被动接受状态,全身上下一动都不用动了。人一旦一动都不用动了,就会不知不觉不由自主进入一种半麻痹状态,这就离“磕睡”不远了——不光开会,只要人一“太顺”即处于不需要时时产生主动动作的平稳状态,很快就会乏味以至于磕睡——天气太好,哨兵就容易发生“困岗”,高速公路上开长途车况路况太“顺”,司机就容易打盹(所以有些国家的高速公路有意修得不那么笔直,就怕司机开车太“顺”,连方向盘都不用动,很容易打磕睡。高速公路长途旅行时坐在司机旁边的人的“车德”就是不管自己多困也不应该睡觉,否则很容易“传染”司机。更应该做的是“没话找话”跟司机闲扯,帮助司机克服倦意——为司机,也是为自己的安全)。

人不是机器,动一阵子就需要停下来喘口气。体力上如此,脑力上亦如此——学生上课,一节课时间一般为45分钟到一小时左右,很少超过一个半小时的。这反应了大多数人单方面接受信息情况下的脑力“运转极限”:即便精力充沛,脑力一般也只能持续这么久就需要休息休息,否则就麻木了。再硬撑就是打疲劳战术,“驴不死不卸磨”,纯粹做样子,实际徒劳无功。世界各国的学校一节课的时间大体都按照这个时间长度来设置,说明大家都普遍承认这是个客观规律。

上课如此,开会做报告更是如此。——学生上课,作为求学的一方还属于“有求于人”,即便不懂、不感兴趣,至少还有强制听下去的种种压力和动力,逼得自己不得不尽量动脑子。(即便如此也免不了课堂上打磕睡的事时有发生——十之八九是因为老师讲得太烂,除非当事人太累、太懒或太笨。)而开会做报告时听众往往没有学生求学的那种求知或有求于人的需要,能否进入情况完全取决于大会话题与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多密切,以及台上讲话人有没有本事引人入胜。所以开大会时听众保持大脑活跃的机会一般而言比学生上课时更少,打磕睡的几率更高。这并非“国粹”,哪国都有——许多国家开会时要提供茶点,而英语“茶点”(Refreshment)的词根直译是“提神”、“使……精力恢复”、“使……精神振奋”(Refresh)(顾名思义:Fresh——“精神饱满”。“精神不饱满”时提提神——Re-fresh),其含义说白了就是:“当你开会打磕睡时让你吃点喝点提提神的东西”——可见“开会打磕睡”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国际上连碰到开会打磕睡的应对措施都早已“标准化”了,可以一直追溯到“茶点”(Refreshment)这个“术语”的来历。——当然,如果舍不得掏腰包买茶点请客也不是没有办法。我就见过若干会议主持人一看台下听众昏昏欲睡立刻大喊:“全体起立!”然后拿出一堆洋娃娃绒毛熊之类的玩艺让大家互相“抛绣球”:你抛给我,我接过来再扔给别人,大家没大没小一起做游戏,几个回合下来倦意全消,然后继续开会——这比“第一排,在睡觉的,你是哪个单位的?站起来!”……之类喝斥“科学“得多”,“人性化”得多,实际效果也好得多。

从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角度看,双向交流效率最高——“一对一辅导教学”效率最高,“一对一谈心”可以“无话不谈”,最深入最广泛。“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所谈内容与自己的实际需要不符合能够立即反馈回去,结果要么改换话题,要么别浪费时间。参与交流的人一多,每个人卷入信息交流的几率就减少了——小组会发言,说话从“一对一”变成“一对几”,要说话只能“轮流发言”,平均摊到每个人头上的机会比“一对一”小多了。如果谈话内容与自己实际需要不符,要反馈纠正就不如“一对一”那样方便了。也就是说,信息交流效率要低了。一旦开大会,那就只能“一言堂”,绝大多数人只能当听众,没有“双向交流”只有“单向通道”,绝大多数人只能吃信息“大锅饭”,没有参与余地,更没有选择余地。如果台上发言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则毫无办法,只能浪费时间,硬着头皮听下去。从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角度看,开大会往往是最没效率、最浪费时间资源的方法。实际上现实生活中许多大会的象征作用大于信息交流的实际作用:开这些大会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有效传输信息,而是为了造声势,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而不是真正为了让人们弄懂学会什么东西。

一旦开大会不是为了有效地交流信息的需要而是为了政治上壮声势的需要,那自然就顾不上尊重人与人信息交流规律,自然顾不上大会发言内容与参与会议的人的实际需要是否吻合,自然会形成“不爱听也得听,不到场不行”的局面,自然免不了有人打磕睡。这个现实谁都明白,谁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会议从来空话连篇,没法不催人昏昏欲睡。但既然开会是出于政治需要,那就不能不明知无聊也要硬着头皮开,只要没人退场闹场过得去就性——这也是当前中国会议的“潜规则”。

那么是不是说“公仆”们就应该拿着人民的钱开会睡大觉?当然不是。要干事实,首先少开大会。——干实事往往不需要靠开大会。会越大实际效果越小。非开不可,至少密切联系点实际,联系老百姓的实际问题,联系中国的实际问题,别整天连篇累牍谎话空话废话糊弄人。要整顿会风,首先从主持人做起,别“拉不出屎赖茅房”,语言无味怪听众——实在没本事引人入胜,至少实事求是点,发现听众昏昏欲睡时领导大家起立做做游戏广播操之类,而不是发老爷脾气——真正有点“科学发展观”,自然会承认开大会的自然规律,承认开大会打磕睡是正常现象,而不是暴跳如雷卖弄权威。

“勒令辞职”、“广东省委省府规定严禁在会场打瞌睡”之类举措表明“政治新星”们不承认流行的开会“潜规则”。这实际表明他们第一不承认全世界学校都普遍认可的“一节课不超过45分钟到一小时”的大脑疲劳规律,第二不承认人在百无聊赖的环境下会不由自主昏昏欲睡的大脑麻木规律,第三不准备真正改变充满假话空话废话的无聊会风。他们只企图通过严厉的行政措施人为地强行取消开会的客观规律。这只能令人想到挑战风车的唐.吉柯德。



仇和所为是民主法治还是专制人治?

宋公明

在某地招商引资的坐谈会上,坐在第一排的某局长在打瞌睡,被仇和喝令站起来,问道你是哪个单位的?让这位局长大人当场下不了台。这还不算,仅仅过了一天,该局长已被宣布勒令辞职。这种不讲情面,雷厉风行的做法,确实为官场所少见,于是引起了网上一片热议。有人为此大声叫好,也有人认为仇和太过简单粗暴。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当天仇和坐在台上看着下面有人打瞌睡而没有过问,此情景又被人拍摄下来暴了光,人们会如何评论?也许人们会说仇和也太麻木了吧?


如果仇和让人悄悄地把打瞌睡的局长叫出来,然后和蔼可亲地问:你哪儿不舒服?是不是工作太累了?要不要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开会不要紧,会后我可以再给你讲一遍。这样的话,那位局长是不是要感激涕零,以后要以死相报?如果传出去,岂不又是一段关爱部下体贴干部会人性化做工作的佳话?不过也许有人又会说,这家伙不讲原则,拉拉扯扯,收买人心。


你看,这就难了吧?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如何是好呢?


其实,要说简单,官场就是四个事:“依法办事”。要说难,官场最难的也正是这四个字。因为依法办事,不一定与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相吻合。


当领导的不能事事顶在前面,要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看到会场有人打瞌睡,不闻不问是不对的。但是不必自己亲自上阵,可以悄悄对主持会议的人或者其他主管领导说:喂,下面有人打瞌睡,不太像话吧?让他们去处理。比如主持人可以宣布会议休息十分钟,重新开始时提醒一下,请大家认真听讲,没休息好的同志可以到会议提供的休息室休息,不要在会场打瞌睡。或是让人悄悄下去轻轻推推打瞌睡的人。等等,总之,下面的人处理这类事是很有经验的,如果处理得不好,也是下面人的事,你再发指示不迟,何必要自己亲自发官威呢?这下子动静弄大了,全国都知道了,又无法解释,弄得自己倒下不了台了。


至于对打瞌睡的局长是不是就要勒令辞职,更是应当依法处理。公务员有公务员管理条例,党政干部有党政干部的纪律。根据党纪政纪,经过法定程序,集体研究,做出决定,当事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这样处理,合理合法,别人还有何话好说?


如果把政府看成一部管理的机器,领导就只不过是总开关和程序管理员。领导的责任就是遇事及时启动相关的程序,并监督和保证该程序的正确运行。


《三国演义》中,张飞和马超大战三百回合,似乎打仗就是将军的事,下面的千军万马不知是干嘛用的。那是文学描写,实际打仗岂能如此?可是现在有的领导就如古时的将军,凡事都要自已上阵,等弄不好了才想起来找下面人,岂不知你领导经过手,下面人就很难再收拾了。例如对这个可怜的局长,你仇和书记大人发过话了,叫县里怎么办?不处理不好,处理了似乎也不妥,是不是两难?


当年毛泽东打仗,也没有像《三国演义》写的那样,他和蒋介石披挂上阵大战三百回合。事实上,打了那么多年仗,毛泽东连一枪也没放过。毛泽东指挥打仗,就是设计好一个大致的程序让下面去执行。但是他的程序只是个大框架,下面还必须不断加以补充完善甚至修改。但是总的大框架是不能突破的。而正是这种方法,却出奇的有效。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现在某些领导,没有把握全局的能力,却又要发官威过官瘾,喜欢动不动就亲自上阵,去抓鸡毛蒜皮的小事。例如乘公交车让坐,煞费苦心设计了分阶段的实施程序,抓得不可谓不细,可是又有什么用呢?整个社会风气,岂是这抓这一件事能解决的?又如某县官派人进京抓记者,这是你该亲自干的事吗?结果是惹得一身骚。又如某县官指示,要保护好张曼玉喂过的猪,结果被人嘲笑一通。又如华南虎事件,不按程序办事,领导非要出面表态,露脸是露脸了,不过从此也就骑虎难下了也。


不老老实实依法办事,不去发挥管理机制作用,总是想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什么法治,什么民主,全丢到九霄云外去了,还美其名曰这是个性,是作风,是魄力,是铁腕人物。凡此种种,已经构成当今官场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让人应接不暇,让人不时发出惊叹。可是离开了科学发展观,离开了客观规律的共性,离开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种个性张扬加官威拔扈是不是很可笑也也很危险?


2008,2,25,17:30


说仇和

高境先生


仇和在这个当口成为了新闻人物,是他选择的结果。他的深思熟虑,他的运筹帷幄,如果问他的话,肯定是打死也不会说的。这位市委书记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懂得舆论的重要性,至于他要求干部公布电话和免去瞌睡官员的举动,有人说是“仇和现象”,有人说是“仇和事件”。
论坛上的那些“刁民”就喜欢多事,使得象仇和那样的政治家往往事与愿违,从利用舆论而开始,最后落得被舆论所吞没,这也叫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笔者看了许多议论仇和的帖子的题目就不敢打开它们,恐怕自己写的文字与他们的重复了,用俗话说是发生“撞车”的事故了。
象仇和这样级别的官员,应该算是政治家了。比上不说,比下不说,比起相同级别的朋友来说,仇和是异军突起,独领风骚。拿自己说事,拿别人开刀,如果政治家们不懂得这一点,那就是说笑话了。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中国老百姓显然已经不是可以愚民相称了,政治家们的一招一式,只要露头,就能分晓是也。
仇和这样一搞,计较的朋友就不干了,他们说出来的话就很难听,如果不是版主把关的话,说出来的话就会更难听了。真正的言论自由,在我们这里实在是没有真正彻底的实行过,只是有所松动,有所放宽。有人还在提“不争论”的陈年故事,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了。还得对网络技术感恩戴德,如果没有这个神奇的玩意儿, 哪里说去?
最近的美国正在热火朝天的竞选(预选)活动真是叫我们这里的许多的人们眼馋不已;但是,对于许多的官员来说,他们就会因此感到庆幸,如果我们这里也搞这一套资本主义的把戏,其中的有些人可能就当不成官了,当了官的也不会象现在这样吆五喝六了,不要说是市委书记,在我们这里即便是县委书记,乡委书记,甚至支部书记都是十分了得的啊!
从仇和书记,想到了听来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市某区的区委书记某某某,在还是传呼机刚刚兴起的时候,曾经在某次区里召开的大会即将结束的时候,他拉过话筒对着全区的干部喊话道:“在两个多小时的会议过程中,我注意到在座的没有一位的传呼机响过,它充分的说明了你们都是不干实事的官僚主义者。”
过了一段时间,照例又是区里组织开会,与会的干部汲取了上次挨批的教训,都是开着传呼机进了会场。还不等大会开始,传呼机的呼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与上次会议的景象大相径庭。只见得还是这位区委书记,扒开喉咙大声吼道:“你们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再不把传呼机关了,统统都给我滚到外面去。”
这位某某某区委书记,据报道,他因为被某某某案件所牵连,最近已经被“双开”了,但是,他的上述的趣闻轶事还是久久的留在了我的脑海里。哪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因此写一篇“微型小说”的,这位书记大人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解读得淋漓尽致的惟妙惟肖了。他的最后的结局告诉我们,他是个什么东西!
当然不能因此把仇和市委书记与那位某某某区委书记相提并论的,但是他们的大权在握,令行禁止的气概则是在我们中国官场上司空见惯的现象。所以,民主之说,真是有很长的历史道路在前面等待着我们前赴后继的努力奋斗。难道仇和书记对于他的上级发生打瞌睡的情况,他也会同样的挺身而出义愤填膺?
仇和书记这回有点吃不了兜着走了吧?像他这样的损人利己的政治假把式,不管说得多么动听,做得多么美妙,都是骗不了人的。常常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仇和的这一套,一出手就被“刁民”们揪住了,仇和的政治谋略被不按规矩出牌的“刁民”他们是弄糊涂了——他也许会说“刁民,刁民,十足的刁民,哼!”

想对仇和说:请你不要如此“耍大牌”


[ 许远国06 ] 于2008-02-26


仇和书记:我是一个小老百姓,近年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我深感这几年的执政理念观点新,方法实,得人心,比如说,胡锦涛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一切工作和努力都是造福人民,温家宝总理也说,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一切都要为了人民。所以,你是个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如果没学习这些讲话,作为小民,是不敢对你说的,但有了这话,我就有上尚宝剑了,所以我敢对你说:你不要耍大牌。呵呵,想必你不会对小老百姓的话大发脾气,收拾我一下吧?

为什么要对你说这些话呢?我是在为你担心,为云南昆明市的市民担心,因为你去了那里,那里的人民并不安,为什么?你用一招鲜,企图吃遍天,还是在宿迁的那个老思路,招商引资,还是那样,你不给我招商的面子,我就让你挪位子,你打瞌睡一阵子,我让你后悔一辈子。这一回,你错了,你要知道,你当市委书记是干什么的?你的主要工作就是招商引资吗?你错了,你的工作就是抓党的建设,党的昆明市委书记可以指导招商引资,不是代替招商引资。可是你跳到前台,把别人的工作揽过去了,你开起了招商引资会,还是那个老一套,可是,云南的事情或许很多,很复杂,根本不是宿迁那个地方,人家听不进你那样的讲话,看不上你那种老套路,云南可能有比招商引资还急需解决的问题,也许你还没吃透。所以没办法打个盹又咋的?可是你威风凛凛,让人家站起来,后来人家拍你马屁逼蒋副局长辞职,这也好像没什么。但是我要问你,你知道昆明市有多少贪官吗?你了解那里的官场风气吗?你知道那里的百姓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吗?你那里的党员干部就能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吗?如果百姓对大大小小的官员腐败现象怨气不小,可是,你不抓主要矛盾,市委书记不干自己份内事,却搞起招商引资来,是不是角色还没有转换呢?

仇和书记,我觉得你要耍大牌的原因不仅你亮出来你仇卖光的牌子,(这是网友批评的,不是我说的,你得了这个雅号怕也是有原因的,我先借用一下)可是当了市委书记,却不干党务工作,重操起宿迁年代的旧业,除了我认为你公布市委机关电话有点创意外,实在是看到,你这次招商引资的举动是一个大败笔,为什么?我指出你除了应该党要管党,及早地实现你的角色转变以外,你还应该关心一下你们那里的就业问题,社会治安问题,你要知道,现在的就业问题,就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而就业的解决,并不是招多少商,引多少资的问题,是就业环境的问题,是就业了拿不拿到工资的问题,你抓一抓干了工作不给工钱的老板如何?你抓一抓小商小贩们不堪工商税务城管等的不法行政如何?你们那个地方,是毒品集散地,你抓抓打击贩卖毒品的犯罪如何?总之昆明那个地方的特点不是宿迁,你在这方面多耍耍大牌,该出手时就出手,怕不会引起这么多争论,何必先声夺人,搞什么招商引资,生怕别人抢功呢?

不过,人们仿佛看到,你之所以比有些老老实实的省份的领导有胆识,大概你觉得是得到了什么人赏识,所以想干事,敢干事,可是习近平同志最近又说了个会干事,那就得注意了,你得会干事,你得到的不仅是上级对你的赏识,那只是五十分,不及格啊,百姓还得赏识你,要得到百姓的赏识,是件不容易的事呢,这样才是个好领导呢,如果百姓对你意见很大,可是你却得到上级的赏识,那只是一只脚跳舞,唱的是独脚戏,有道是,“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还看七年长”,你急不得,老百姓看你在昆明做的如何,不是一朝一日,这民声才是试金石。因此,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仇和书记,我肯定没有说到你心里去,你一定不喜欢听,可是广东少委书记政治局委员就喜欢网友拍砖灌水,我想我的话虽没有给你面子,而且可能捅到你的痛处,你不会介意拿我是问吧?


标签:磕睡   大会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