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愿——写在毛主席诞辰118周年
散文:(百姓纪事)
夙愿
——写在毛主席诞辰118周年
作者(运城市作协会员):侯满玉
我是在文革后期恢复高中教育学制的第二年,在张营中学校上的高中。那时由于生源多,招收的班级少(两届各招一个班),上学就凭本人学习成绩和在农村劳动期间的表现,由贫下中农推荐、大队保送。同学们都很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学习非常认真、刻苦努力。经过月余的互动了解,加之我当过小学教员,就被班主任和同学们选为班长。我肤色较黑,说话喉音重,爱护同学,办事公正,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尊重,班里工作开展得很顺利。
班主任张老师对我们的学习抓得很紧,每天晚自习后,他都要到宿舍催促同学们早些睡觉,以保证次日精力充沛地学习功课。这天晚上熄灯后,张老师在宿舍窗口处监听谁在说话,不料,谁朝窗外吐了一口,只听张老师“啊”了一声说:“谁这末坏!吐我一耳朵眼。”太搞笑了!但出于礼貌,大家憋住没有笑出声。宿舍里静极了,窗外响起张老师渐行渐远的脚步声。这时不知谁提议大家谈谈个人愿望,一些人响应了,宿舍里又是一片嘈杂声。有的说,毕业后将来当个教员;有人附和,当个孩子王也不错嘛!有的说,当个医生也好。我劝大家还是睡觉吧,免得张老师又脏了耳朵。我的幽默却引火烧身。有位同学“将”我的“军”:“班长,你说说,你有什么更好的愿望?”这个提议引得大家纷纷把矛头指向我。这个说:“班长说说你的高见。”那个说:“对,说完,咱们都闭嘴睡觉.”话说到这份上,我也不好再坚持,便回答说:“我的愿望——这辈子能去北京见到毛主席,就心满意足了。”最爱“抬杠”的王江河同学立即以怀疑的口吻说:“你咋就能见毛主席呢?”处事矜持的耿富昌同学接着说:“你可别小看班长,将来当了省委书记或省长就能见”。我说:“哪敢奢望当书记或省长,当个劳动模范就能见到毛主席吧?”“我看不行——”王江河操着河南腔,以不容质疑的口气说道,“即使能当上省长或劳动模范,也不能见到----”睡在我身边的胡刚同学“呼”的翻身坐起,激动地抢着说:“我说能行!咱窑头大队的书记是劳模,就见过毛主席。”王江河镇静地,以坚定的语气说:“等班长当了书记或劳模,毛主席早就不在----”没等“了”字说出音,宿舍里顿时炸了营。同学们纷纷指责王江河太张狂了,对毛主席不恭,竟说出这样没有感情的话。我怕事情闹大,赶紧息事宁人,说:“江河的话,从感情上咱们难以接受,可这是自然规律嘛,谁也避免不了。请大家不要再开火了,赶快睡觉,以后谁也不要议论这事。”
我这个班长说话还有威力,同学们都尊重我,立即停止了对王江河的指责和攻击。渐渐地,宿舍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鼾声。我却怎么也睡不着了,思绪回到了上完小时的一个场景。那场课堂风波,我还记忆清晰。新学期刚开始,我用哥哥雕刻的毛主席像模,在新作业本的封面上端端正正地印了一个毛主席头像。一个同学看见了,既惊奇又羡慕,也用像模在他的笔记本上印了一个毛主席头像。谁知他印像前已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这像印出来,名字就在毛主席像的脸面上。旁边有个同学看见了,当时没吭声,第二天在校园里贴了大字报,说XX同学侮辱毛主席,是反革命分子,在课堂上高呼打到XX同学的口号。我没有跟着喊口号,挺身而出,向老师和同学们述说当时的经过,极力分辨,替他开脱。但无济于事,这个同学还是被迫辍学了。回想到此,我觉得高中同学到底是成熟一些,没有闹出哪样大的动静。否则,王江河这个凭关系插班上学的外籍学生有被退学的可能。我不禁为江河同学庆幸,内心由衷地感到欣慰。
高中毕业回到家乡,我当了大队干部。半年后,公社举办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学习培训班,我被调去搞培训材料。期间,在完成材料任务后,我还主动参加培训学习,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水平。培训班结束后,我被调到公社机关工作。每天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后,我心中还牢记着自己的愿望,非常关注毛主席的工作动态和健康状况,注意收听电台消息,浏览报纸新闻。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的讣告播出的当天,公社机关的全体干部胸戴白花,在会议室设立的灵堂毛主席遗像前肃立、默哀。此时主持吊唁会的是原窑头大队党支书、现任公社革委会主任高宝绪同志,他就是毛主席接见过的一个劳动模范。此时他已言不成句,泣不成声。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很悲痛!
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没有受过旧社会的苦难,但对毛主席的感情却很深。因为我父亲扛长工被压断腿,我爷爷惨遭日本鬼子杀害。我有家仇,有民族恨,是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人民打败日本鬼子和蒋匪帮,穷人翻身得解放,我家才过上幸福生活。父亲怕我们吃水忘了挖井人,经常给我们兄弟几个忆苦思甜,讲述家仇国恨民族的血泪史,在家里进行思想教育。从而,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烙印下对毛主席深厚的阶级感情,以至我时时感念毛主席,拜见毛主席成为我的心愿,是我的最大幸福。毛主席他老人家为国家为人民操碎了心,不幸过早地去世了,这对我的打击是多么厉害呀!后来听到一个让全国人民无比振奋、无比激动的大好消息,党中央决定保留遗体,在天安门广场建立毛主席纪念堂。我激动啊,我高兴啊!我受伤的心灵得到慰藉:我一定要去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
那年我在交通局工作,结婚后妻子患了头痛病,经几家医院检查、治疗,未能痊愈。内弟在北京当兵,探亲时得知,担心是脑瘤,要我和他一起去北京给他姐检查、治疗。到京确诊无碍,我们都放下心了。我要了却我的心愿,与妻子来到天安门广场,直奔毛主席纪念堂。不巧,纪念堂没有开放。我好不惆怅!妻子安慰我,等开放了咱再来。我们在天安门广场上照了一张合影像。人说到了北京不去故宫看看算是白来一趟。我们得知故宫的门票价而不敢迈入,转身花二元钱我一人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妻子在广场上等我。我出来后感到内疚,花一元钱偕妻走进了中山公园。
这次北京之行未能瞻仰毛主席遗容,是我心头之憾!
这一等等了三十多年!
其实,我还有一次赴京的机会,可惜,让不懂我心的领导给“泡汤”了。
有句歌词,“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主席’。由于心存夙愿,我便有如歌词所写的哪般心境。为了能去北京,我一直努力工作,积极向上。完成本职工作外,我发挥自己的特长,坚持业余写稿,相继在县、地、省,乃至中央级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若干新闻稿件和文学作品,连年被各级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宣传员、模范通讯员,在新闻媒体和宣传单位小有名气。那年(1995年吧?)人民日报社在北京举办新闻记者、特约通讯员培训班,我是第一批培训对象。我把通知给了领导,他说:“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咱再忙,也要让你参加。”我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看到需带2000元培训费,立即改口说:“现在经费紧张,你就别去了。”我连忙说:“机会难得,我自费去吧。”他说:“算了,等下次吧。”多好的赴京机会,就这样“泡汤”了!
虽然未能如愿,我没有闹情绪,工作上一如既往,业余写作更加勤奋努力,给报社杂志社投稿从未间断。我竭力争取,我在寻求和创造机会。1997年,我在人民公安报上发表的一篇作品,获得公安部举办的金盾工程文化奖。同时获奖的,还有省公安厅宣传处副处长的新闻图片。我想,既然评奖,就要颁发获奖证书,全省只有我们二人,这下有去北京的机会了!我心中的喜悦自不待说。我正做着赴京领奖的好梦,等来的却是地区公安处政治部主任一只电话,让我到他处领取获奖证书——他去省厅开会捎回来了。嗨,这次赴京机会却是我一厢情愿,一场美梦!
直到去年十月,我来北京看病,也没有忘记四十多年前的最大愿望。到京后,女儿女婿询问了病情,一阵嘘寒问暖之后,我迫不及待地了解毛主席纪念堂是否开放,普通人能否进去瞻仰?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与老伴就往天安门广场奔去。一路上,我激动得心都快跳出来了。远远望去,毛主席纪念堂前,拥挤的人群排成两条长龙徐徐向前。
虽然,我在县城工作了几十年,出门自带吃食的农民习惯却还依然未改。可没想到因提着手袋就不让通行。我急于脱身,把手袋随地一放,警察还不许我走。无奈,我只得与老伴分别轮回瞻仰。
当我跟随长长的人群急步走进纪念堂,人们表情肃穆,怀着对毛主席的无比虔诚与思念,总想多看毛主席几眼,因而放慢了脚步,缓缓移动。
看见了,看见了,我清楚地看到了——毛主席他老人家满面慈祥,神采奕奕。面对他的是络绎不绝、自发前来瞻仰遗容的人民群众。蓦然,我仿佛看到他老人家面带愠色,怒发冲冠。我明白,他老人家担心的是“历史周期律”啊!他为人民而忧,为国家而忧,为党的前途而忧,唯独没有考虑子女和亲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贫苦大众不受压迫和剥削,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他的六位亲人惨遭杀害;为了保家卫国,他又把儿子毛岸英送到抗美援朝的前线,献出了宝贵而年轻的生命。为了党不变质国不变色,公平正义,强国富民,平安幸福,他老人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可是,一些人良心泯灭,丧失人性,彘狗不如,竟向毛主席头上泼污水,无中生有,编造事实,罗织罪名,丧心病狂地污蔑、贬损毛主席。毛主席在天之灵有知,岂不震怒!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革命干部,我们的人民军队,是决不允许这些妖魔鬼怪胡作非为的!----我随着人们愈走愈慢的脚步,多想停留下来多看看毛主席,但为了后面的人们都能瞻仰,我只得恋恋不舍地走出纪念堂。
敬爱的毛主席啊,四十多年前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以无比敬仰的心情,发出最大愿望就是谒见您老人家。今天他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来到您老人家身边,仿佛又听到您老人家的谆谆教诲,“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他仿佛又看到您老人家挥动着巨臂高呼:“人民万岁!”年近花甲的他,历经几多风雨,增长了独立思维和辨别事物的能力,他了解了中国历史和世界社会发展史,他最崇拜、最敬仰您老人家!因为,您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繁荣昌盛、蒸蒸日上、走向辉煌;因为,您给华夏儿女带来了平安、祥和、幸福。敬爱的毛主席,人民永远怀念您!
通联人:山西省永济市公安局 侯满玉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