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腐败分子的心语(修订稿)
我是一名老党员,同时还是一名政府官员。但是,说句真心话,我还真的不相信共产主义能够实现。我入党的目的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为了获得便利条件以捞取好处,而不是为了真正的信仰。所以,我坦然地承认自己只能算是一名“伪共”,像我这样的人在中国还有很多很多。
我坚定地认为:人生在世,短短的几十年,除了食色享乐,别的其实没有什么值得去追求的。我从中学时代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起,就感觉到生命的侥幸和生活的危机。
1唯物论这样说
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一直就是这么对人民的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存在是没有条件的。那么,这句话可以理解成:世界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从而也是没有存在的原因、目的和意义的,人类作为宇宙进化过程中的偶然的产物,其发生、存在、发展同样是没有原因、目的和意义的,一切都可以归入偶然和侥幸而已。人生的过程不过是一束光的运动而已。
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衣食足而后知廉耻”,虽然宣传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最后却往往是物质生活的追求成了人生的唯一。我们党几十年来一直就是这样教育人民的。
世界本身就是物质的,物质是从来就有的。宇宙中除了运动的物质就是物质的运动,任何其他的猜测都是人的主观的虚幻的东西。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能量)奇点”大爆炸。作为生命的人只不过是物质运动到其最复杂、最高级形态偶然随机产生的极其侥幸的现象。生命只有一次,死后没有灵魂或者其他的相关的责任后延。
既然人生只有一次,何不尽今生之一切物力用于生存之享乐。同时,又可以从“人死如灯灭”推出结论,人死亡之后并不承担任何的连带责任,我等何不尽今生之一切能力、不择手段寻求人间之享乐,即使犯罪也在所不惜!无可否认,人生是“一次性消费”,谁人愿意去过清教徒的禁欲生活呢?
既然有机会捞一把,又有什么值得客气的呢?唯一需要作的就是逞尽手段,算尽机关,恣意汪洋于人欲横流。与以上人生态度并行不悖的生活口号是“过把瘾就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更好一些,从心理感受上比别人更具“优越感”。自己内心世界是这样,别人也无非如此。难道不是这样吗?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哪个不爱“钱财”,谁人不好“好色”,又有谁敢说自己热恋死神的石榴裙? “贪生活之快乐,惧死亡之断灭”是对“拜物人性”真实的写照。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一次性消费”的人生观念,必然导致不计长远后果、回避生命责任的“短期行为”。“享尽生前乐,哪管身后评”。人与人都不过是一群穿衣戴帽的由猴子演化来的会说话、会骗人的高级动物而已。哪个人不是“好吃的东西我想吃,好看的衣服我想穿穿,漂亮的人儿我想和他(她)亲热亲热”? 我是如此,推及别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自己的本性为我最清楚,将心比心,知己知彼。
基于以上的“拜物人生观”,个人主义(唯我主义)所有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权力独占、暴力迷信、愚民政策、新闻谎言,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这样的既定人生目标而服务的,只不过看谁运用的手段更绝妙罢了。人与人之间是野兽,互相排斥,互相厌恶,极端的想象力发挥就是:地球上最好只剩下“我自己”和一个绝色的美人以满足情欲就够了。诺大的生存空间,丰富的自然资源仅供我自己所享有,何其美哉!
这些不可对人言说的隐秘的“人生观”虽然不合乎“虚伪的人道主义”,却极其合乎天理。《天演论》不是崇尚“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与“弱肉强食,淘汰弱者”吗?——这是地道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丛林法则”。
2我生有限,共产渺远,等不得也
随着知识的丰富,我就更加不相信“共产主义”的现实性了。
如果按照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标准,则共产主义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社会稀缺物资从来就只能满足极少数人的需求,并且富裕的标准随之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提高。
请大家去做想象:如果秦始皇汉武帝从坟墓中复活跑出来,他们就会郁闷致死。因为他们当天下至尊的皇帝老儿的时候,没有用过手机,没有玩过电子游戏,没有开过奔驰轿车,更没有坐过航天飞机。
现代人的物质生活就是比起马克思时代来也可以算得上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了,但是大家心里面还是不满足,所谓的“共产主义”还是没有来到。因为比起比尔·盖茨,我们没有小汽车,没有价值上亿的豪宅,没有私人游轮和私人飞机,所以我们心里不平静,我们感到自己的生命没有尊严。
话又讲回来,如果让地球上每户家庭都有一辆私人小轿车,那么再有十个地球的自然资源都不够用。所以,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是无从实现的。既然让每个人都幸福是不可能的,那么个人的“共产主义”—— 物质生活富裕倒是抓住机遇逞尽手段就能够实现。
生产力并非无限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就限制了人类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增长最终受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所以,如果不减少人口和设定富裕的标准,就永远不可能实现普遍的富裕,也就是说蛋糕不可能做得足够大——实现“全社会的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要等到四百年之后才能实现,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同志们,你们等不等?回答是:我们不肯等也等不起。
普遍的社会富裕永远不可能实现,个人的富裕倒是可能的。
用物质财富来衡量人生的价值,人们就会疯狂地追求物欲享乐。今天的我们记忆不起我们四百年前的祖先。同样,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和四百年后的子孙也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他们照样记不起我们。一千年后才能到来的共产主义,我们等不及,只好抓紧现在去尽情地享受生活了。如同法国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享受生前的快乐,哪管死后洪水滔天。地球环境的破坏和当今的我并无太大关系,我们节省资源又为了谁呢?
再有,西方宣传的“熵寂理论”给人带来如斯的观念:
宇宙最终将灭亡在自己的熵里面,今天无论是作恶还是行善,不论是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最终的结果相同——归于虚无。世界末日一到,一切归于顽空,即使历史书可以保存下来,也没有人去读懂它们,这还有什么价值呢。而且,宇宙本身的存在都是偶然的事件,并且宇宙自身也要消亡,我们人类个体生命的存在难道有什么更崇高的意义么?如此这般,我们在短短几十年内最聪明的活法就是抓紧时间及时行乐。所以,人生在世,食色二字。而且,这个行乐也只能限定在食物和性欲的满足中,人生没有更高的需求。饱暖思淫欲,淫欲满足后,人们还去干些什么才有意味?
如此这般,至于“无比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不肯等,有限的生命也等不起。
3“伪共”何其多
现代社会,物质财富对比马克思时代,已经极其丰富,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条件基本具备,但是为何共产主义还是实现不了。苏联亡国亡党,社会巨变,苦了百姓,肥了既得利益集团。党亡了,对原来的苏共高层精英却未必是坏事。权钱都捞够了,再也不担心清算。老百姓吃了几道罪,受了几道苦,活该!俄罗斯学者为“苏联哲学”唱起了哀歌,在墓志铭上写道:“成败都因马克思”。
当今中国人,言必谈钱。中国人正是因为迷信了唯物主义的哲学,享乐主义人生观深入灵魂,所以才导致人们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怀疑、抛弃直到背叛。泛泛去讲“共产党早就不信马克思主义了”,是不够准确精密的表述。共产党正是因为理论上采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教条,才在实践中背叛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公平公正的经济原则。这是我千思百虑悟出的一个惊人秘密。幻想在唯物主义世界观指导下实现共产主义,就等同于幻想希特勒当人类的救世主。
信仰是发自内心、实际信服和敬畏的东西。社会教育的失败在于其落后的教条哲学,中共即使不承认从苏联舶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教条,也应该承认其落后并加以升级换代。对于这套理论,文本上的“因袭守旧”,心理思想上的怀疑,行为上的背叛,共同集中在当代中国,形成一个“怪现状”——中国社会道德底线近乎沦丧,那些口头上大吹大擂共产主义的人却在实质性地堕落,这也正是“伪君子”的写照。
如果人性恶的口头共产主义者心底里只是迷恋食色贪欲,那么凭什么“一党专政”来决定社会资源的分配。中国学术界的左派痛恨执政者经济上的自私自利,右派则鼓吹普世价值要求政治上的自由化改革。左派学者的指责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经济两极分化严重,持权抢劫者作威作福。哈美的自由主义者们的理由同样充分:“既然大家都自私,谁也不比谁更高尚,那么凭什么你们独占公权?”
既然唯物主义把人们的价值观引导向财富的占有的物质的享受,那么人性必然就是自私自利的。这样,共产党人也是人,也脱不掉自私的人性,他们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大公无私的先锋队呢?又何尝能够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又何敢当“人民公仆”的光荣称号呢?确实,“伪共产党人”也是像那些历史上的唯物主义者一样,迷恋暴力,贪图享乐。
古人云:“以吏为师”。官员的精神风貌反映了国家的政治风气。
混入权力高层的伪共对人民掠夺欺压愚弄,素质低劣,腐败令人发指,故而很多人无奈失望,嫉妒愤懑,痛恨之下骂出“祖国,草泥马”。这个“祖国”更多指那些攫取了权利和资源的充当国家机器的“精英”统治者。
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于哲学。“人对人是野兽”,唯物主义的前驱伊壁鸠鲁、霍布斯都是人性恶论者。唯物主义者在历史上都是暴力迷恋者(霍布斯)和纵欲享乐主义者(伊壁鸠鲁)。唯物无神论者,什么都不怕,就是最怕死,死掉就彻底完了;唯物主义者什么崇高追求都没有,就是追求极度的食色纵欲。人生整个是以吃喝玩乐为目的。恩格斯对庸俗唯物主义者的人生观进行过批评,但是,事实上,我们这个世界庸人占绝大多数。在唯物主义引导下,社会成员的多数更多被催化出极端自私与纵欲贪婪。唯物主义者迷信暴力,耽于享乐,故此心底里仅仅追求食色性也的人,怎么能够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以上是我内心的真实的表白,绝无任何虚伪不实之处。
虽然我是一名伪共,但是我内心认同“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最起码我的良心还在。我渴望有大思想家来帮助中国摆脱目前的理论困局。我自己认为:中国的问题出在了观念上,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没有与时俱进。我虽然意识到了问题,但是我确实不知道出路何在。
宋思明同志修订于 2011年9月6日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