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改革开放之东方奇异之国见闻!

2025-02-13 学习 评论 阅读

与朋友到郊区外的植物园林,.突然发现要收门票了,而且涨到40元. 朋友大呼,"你蒙人啦,过去这里一直不收费的,而且还这么贵,你干脆抢好了".我说道,"你这是公家的,还是私家的",对方连连说到,"这里现在是私家的了,当地政府已经转给我们了,我们还要给当地政府交税呢".我对朋友说,这些都是公有制下的,是公家的,公家的不代表是政府的,公家的就是说是全民所有的,人民不过是让政府代为管理而已,当地政府说卖就卖,说转就转,还没这个资格,民众答应了没有,转了卖了受益的是谁,是民众吗?不是,是极个别人分赃,而是损卖了大众的共同利益,过去大众是这里的主人翁,今非昔日,到这里来还要交过路费了".况且公有制能随便被动摇吗?

前几年,去一个朋友那里拜访,当地有个游泳池,是属于镇上的公有的,本来就是属于区镇集体所有.现今也收费,而且收费也不低.问什么原因,他们说是为了管理,提高效率,维护.可是谁都知道,这么年来,没有什么效率,维护,服务可言,况且管理费需要那么多吗,也没见配备了什么新设备新设施,如果真购的新设施,又要人们多出钱的,想着法子去赚人们的钱.而且卫生也变的极差,卫生纸,瓜果皮到处都是,不知道是人们的公德变差了,还是他们就没有认真去打扫过.不过,我知道的就是没有大公无私,就没有公德可言,这种处处显露私心的,只顾为自己谋私谋利.很难相信人们会付出公德,当然,估计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打扫过,这到底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啊.

大家都该知道中国普遍都很穷,真正富裕的并不多.象这种收费,霸占集体资源为自己赚取自私之利的,还很多.公有制的作用是什么,其实就是集体主义经济的一个基础,作用就是为了"均贫富". 作用就是惠及于民,就是大众共同的利益和福祉所在.这种大众福祉和利益的基本保障,被私人侵蚀,被官僚侵蚀,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一个人连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了,谁夺取抢的越多,谁有利,谁够资本.所以,他们宣扬<狼图腾>,好像是在说,看看谁够狠,谁够阴毒.而象中国这样的国家,如果走市场经济道路,必然是大量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只有少数人富裕,而且是富裕的不得了,也就是说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为什么在中国,有的东西,比如土地,资源,能源等等诸多,必须要"公有",甚至还带有一定主导程度的集体主义经济,而不是什么都让少数人掌握,那是因为这些都事关国计民生的事情,不仅是国家战略所在,也事关每一个人命运的事情,也就是民生所在.什么都市场化,什么都产业化,什么都私有化,什么都与金钱挂钩,想想"拜金主义"能不盛行吗?贫富差距能不大吗?世风能不日落吗?两极分化能不严重吗?社会乱象能不丛生吗?公德能建立吗?人民能没有疾苦吗?国家能不动荡分裂吗?对普通人来说,哪里还有什么祖国感,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哪里还有主人翁的感觉,谁还会去作真正的奉献精神,哪里还有真正的关爱.除了冷漠冷血陌生,以及残酷的生存条件带来的危机,还有什么?

曾经听人说,有个人由于移居外,很多年没有家乡了,特别眷恋家乡的一土一草,因为那是根,可是一回到家,到处都是欺骗谎言敲诈,环境破坏的严重,世风日落,旧居群落早已不复存在了,卫生条件变得极其差,到处都是自私自利投机分子.他惋惜到,再也没有过去的感觉了,乡里乡情,淳朴的民风,水是那么清澈而甜,山是那么的秀丽而美,风是那么的和蔼而亲,连大树下的蚂蚁都那么有情. 而如今这里的一土一草怎么那么陌生.人情冷暖,一目了然,遂提着行李,就离开了,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自由经济,市场化等等疯狂举动"不过是在为自己掘坟墓.坑已经挖好了,就只差一个碑了.离开的就不只是一个人,是一个人群,是一个国家,是一个民族.到哪里去了?到坑里去了,碑就竖起来了,彻底地死了!

回想过来,难怪迫于穷人的无奈,很多人喜欢说一句话: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于是咚咚咚---就闹开了,同归于尽啊,就发生了.

象那植物园林,那游泳馆根本就是公有制下的,是集体所有,按照计划经济,根本就不要什么钱,甚至是免费, 为了大众受益. 为了"均贫富", 应该给中下层颁发免费证明.相反,富人应该给钱,因为他不属于中下层,因此不可能给证明.计划经济不同于市场经济,如果是市场经济,对于掌控市场的一些无良者来说,他们会随便抬高价格,反正涨价由他们说了算,只要政府不强行干预,或者他们伙同一些官僚腐败官员来作假,蒙骗百姓,想尽办法的从人民身上刮钱,刮油.一会儿想出这个费,那个费.

植物园林,那镇游泳馆,过去都是免费开放的,因为是集体所有的,为的就是让集体中每一个人受益,过去,在这里你能找到大公无私,而效率,服务,关键在于有没有以民为本的精神,如果有了为民服务的奉献信仰,把民实实在在的装在心里,如果是这样,还怕不好吗. 服务好,是金钱买的回来的吗,即使可以买一张面具,能买一颗心吗,何况,又有多少人能买的起呢,买的了一时,买的了一世吗,能永久存在吗?而那植物园林,过去当地的普通人和外来路人都能进去,散心,乘凉,玩耍,野游,郊游, 这个地方就这里好,那里的风景确实很美,山水也很美, 当地一些人祖祖辈辈还到这山上砍过柴,小溪里喝过水,自小孩子开始,现在成了老人,无不如此.现在,看这样子不行了,没有钱的人会被挡在门外.40元,对一些富人来说,是九牛一毛.但对于大多数象在外面摆地摊卖鸡蛋的,一天能赚20元就不错了,他们还能奢望这些吗,他们奢望的是如何生存下去,如何吃饱饭.能给他们多点快乐和保障吗?而来看看,每天进进出出植物园林的人那么多,收费绝对不少,结果这钱呢,并没有给大众,还是被私人瓜分了. 这片山,这片水,这大片片的园林似乎要被圈起来了,据说里面还要修别墅,真是圈内有圈,似乎要被私人化,以防止外面的人偷偷进来.园林外的那条路上仍然是卖茶叶鸡蛋的,大热天,那摆地摊的汗水直流,"一元钱一个",我问了一下,成本估计至少要5,6毛钱(人民币)吧.

这种现象,不仅在植物园林,游泳馆这样的具体事例上,象公交,交通运输,医疗,教育,电力,建筑房屋,通信等等诸多领域,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事情,不要老是想着去赚国内老百姓的钱,有本事赚外贸(把自己的加工品贸易出去),赚高科技,赚品牌等等的钱,到外国去赚,大力鼓励.公有制就是公有制,集体的就归集体,把公有制经济体当作私人牟利的工具,把人民的财富任意瓜分,吞噬.却没有给人民多少实惠,让人民感受不到社会主义体制带来的丝毫优越性.

这里引用网友的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人有了金钱必然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应该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财富”不是看金钱多少,成功也不等于金钱。要劝导富人树立与民同乐的儒家思想,家财万贯“千夫所指”不如美名流芳。从根本上讲要恢复传统文化讲“文治”、“德治”的传统。

那些高高在上的, 不论是国有的,还是哪里的.甚至想试图要把人民踩扁的. 应下基层看看,代代职,时时体会老百姓疾苦,体会一线员工的苦衷,知道一分一厘对普通人过日子是多么不易.

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先富帮后富,共走致富路.可是如今看来,小平同志是看走眼了.很有一部分富人,可能是一夜暴富起来的,很没有责任感,很没有道德心,一元钱都不愿意出,要想让他们帮穷人,那简直是比上刀山还困难.可能是怕丢脸,或者是自私自利.但是,很有一部分人,在个人的消费上,用钱却就象流水,什么X0,LV,奔驰有了,再宝马,奢侈品是一件又一件.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为"养民",不是为使得个人主义任意膨胀,只会使得社会堕落,国家衰亡,让民生恶化,让民风剽急,好争利,好斗狠.而是社会公共保障,社会效益,责任等等才是最高原则所在.一切为了"均贫富".

因此,一心只想自私自利,不顾大公无私精神的人,该反省了.传统中国的克己利人、“扶弱济困”、“经邦济世”又在哪里呢?看来,不光"精英"阶层要反省了,政府要反省了,更重要的是重塑"国民性",恢复"国民气质"(中华文艺复兴)的时候了,全体国民该醒悟了.

标签:什么   没有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