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纪念钱学森的理由综述

2025-02-15 学习 评论 阅读

纪念钱学森的理由:

  

天悼导弹之父——钱老  

.笑傲红尘.  

擎天翘楚驾鹤归,  

苍穹低叹地含悲;  

高风赢得万民誉,  

神祭京城白絮飞。  

一 钱学森对自己的总结  

“按照毛主席、周总理的教导,我做了一些事情。现在老了,不能做更多的事情了……”  

一个98岁高龄的至德老人,一个历尽艰辛抛弃资本主义制度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科学巨匠,一个视国家民族高于一切的血性男儿,一个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在他最后的岁月里,从容地给自己的一生做出了如此简单的总结。   

毛主席和周总理教导人们要走社会主义强国之路,所以您的一生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没有社会主义制度,何来两弹一星?没有社会主义制度何来自强与民族之林?您说,“如果丢掉了毛泽东思想和公有制,中国就完蛋了!”  

二 让钱老“心急如火” 两个问题?  

  

第一件问题,中国怎么才能出杰出人才?  

他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令温总理“很内疚”,令钱老“心急如火”。   

钱学森曾和一位华裔教授聊天,他们都谈及:在中国,父母总关注孩子“考得如何”;在美国,父母却总是问“你在班里有没有提出什么冒尖的问题”,就是鼓励创造性思维,注重智能培养。   

在钱学森的中学时代,大家不讲究背书,谁要背书谁就没出息了;谁要是为了准备第二天的考试,晚上啃书本,让同学知道了,肯定会笑话他。   

钱学森读大学时,研究应用力学,就是用数学计算来解决工程上的复杂问题,搞纯粹数学的人偏偏瞧不起这些应用数学家。两个学派常常在一起辩论,各贴海报讲座,结果是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   

“今天的大学,能做到这样吗?大家见面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刚刚过完96岁华诞的钱学森说,“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我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与杨振宁先生肯定大学教育模式的观点相反,钱老“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的直言是对当前高等教育的一种毫不留情的、彻底性的否定。他撕下大学教育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直指高等教育体制的要害:缺乏创新。在笔者看来,这种否定是一种发人深省的忠告和警醒,体现了钱老对大学教育模式的担忧。  

当前的大学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钱老看到眼里,急在心里。  

第二个问题,腐败现象为什么得不到有效地遏制?钱老的秘书告诉我们,当他看到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时,说“真是心急如火”。   

三 对后生的鼓励支持   

在钱学森的助手涂元季的记忆中,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给钱老写信求教,他一律认真回答,“绝不慢待任何一个人”。  

  1964年,一位远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的年轻人郝天护给钱学森写信,指出钱老的一篇力学论文中的一处错误,并提出纠正意见。 信发出后,郝天护惴惴不安。然而,不几天他收到了钱学森的亲笔回信:“我很感谢您指出我的错误。您应该把您的意见写成一篇几百字的短文,投《力学学报》刊登,帮助大家。”  

在钱老的鼓励之下,郝天护写成文章,由钱学森推荐发表在《力学学报》上。钱老的鼓励给郝天护以动力,后来他成为东华大学教授。

现在的学术权威你们谁有这个气度?

四 中国最有血性的知识分子 如果美国不道歉“今生今世绝不再踏上美国国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使客居美国的钱学森心潮澎湃,他向夫人蒋英说:“祖国已经解放,我们该回去。中国才是我永远的家。”当时在美国掀起了一股驱使雇员效忠美国政府的歇斯底里的狂热运动。因为被怀疑是共产党人,并且拒绝揭发朋友,钱学森被美国军事部门突然吊销了参加机密工作的证书。钱学森感到非常气愤,他说:“我宁愿回中国老家去,也不愿在受人怀疑的情况下继续留居美国!”后来,钱学森以此作为要求回国的理由,向美国方面提出回国申请。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回国夙愿竟酿成了一场劫难。  

美国海军部次长听闻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恶狠狠地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之后钱学森受到迫害,被保释出来的时候,不能说话,体重15天内掉了15公斤。但是无论如何,钱老归国的愿望和决心一直没有改变,在新中国严正交涉,并以释放11个被俘美国飞行员为代价,最终换回钱学森回到了祖国。  

1985年,美国方面愿邀请钱学森访美,并由政府和有关学术机构表彰他对科学的重要贡献。如钱不去美访问,美方可派美国科学院院长普雷斯来华,授予钱学森“国家勋章”,表彰他的贡献。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得悉后,劝其接受这一邀请。你出去和别人不一样,对推动中外科技交流会有很大影响。这也是今天改革开放的需要啊几十年前的事,过去了就算了,不必老记在心上。你去美国走走,对推动中美间的科学技术交流,甚至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都会有积极意义。  

钱学森回应:“总书记,当年我回国的事很复杂,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不宜出访美国。”。”后来,当钱学森正式接到国防科工委、国家科委和外交部三家的联合请示件以后,他明确表示:“这是美国佬耍滑头,我不会上当。当年我离开美国,是被驱逐(deport)出境的,按美国法律规定,我是不能再去美国的。美国政府如果不公开给我平反,今生今世绝不再踏上美国国土。”所以,美国人给他再高的荣誉,钱学森也不稀罕。  

钱老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为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  

中国的国家元首可以为政治利益妥协,但中国的科学家钱学森就是不买帐,这就是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血性,这就是一个中华优秀儿女的尊严,这就是一个大写的中国人骨气。  

五 做学问的建议  

钱学森有这样一些建言和思考,“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工程,不仅要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要有政治文明。另外,还应该有个地理系统。”
“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小时候,我父亲就是这样对我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他让我学理科,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就是把科学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现在,我要宣传这个观点。”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基础非常重要,培养年轻人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  

钱老给了今天年轻人创业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高度决定视野,观念改变眼界。仅仅把创业中的“业”字当做自己的私利,就会在无形中限制你的视野,而当你把它看成是社会“大业”的一部分,当你把自己的“小利”融入社会的“大利”之中,创业的天地就会变得宽广无垠。今天,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与社会紧紧连在一起,才会取得真正的成就,才能获取真正的成功。
清纯如水的道德。金钱、名誉、地位,在钱学森这里,都没有生存的市场。一生谦虚谨慎、艰苦朴素,心中始终装着国家和人民,装着科学和事业,他一生清纯如水的道德、品格,感染着每一个人。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我现在的住房条件,比和我同船回来的那些人都好,已经脱离群众了,我常常为此感到不安,我不能脱离一般科技人员太远。”“党和国家给我的荣誉已经很高了,不要把荣誉都堆到一个人的头上,务必将这一荣誉授给别人。”
他曾经主动要求从院长改任副院长,主动请求辞去政协的一切职务,主动请求免去“学部委员”,即今天的“院士”称号。1991年退出一线工作后,他给自己定下许多“原则”:不题词,不为别人的书写序,不参加任何成果鉴定会,不出席任何应景活动,不出国,不到外地开会,不上名人录等等。
如此丰富的遗产,足以让5个师也感到自愧不如,足以让今天的中国和中国人民受益终身!让我们深深缅怀钱老!  

六 我近30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而且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绝不会不爱人民的,绝不会不爱国的。  

【英模小传】钱学森,浙江杭州人,1911年出生,中国现代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38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留美从事火箭研究,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语录   

· 在回国途中,钱学森对美国记者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  

                                        

·  

      

“我们的研究工作要实验与理论并重”  

·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  

·   

·   “我现在的住房条件,比和我同船回来的那些人都好,已经脱离群众了,我常常为此感到不安,我不能脱离一般科技人员太远。”——钱学森

  “党和国家给我的荣誉已经很高了,不要把荣誉都堆到一个人的头上,务必将这一荣誉授给别人。” ——钱学森

  “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钱学森

  “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钱学森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钱学森   

·   

http://blog.sina.com.cn/guohunmaozedong 个人博客欢迎浏览转载  

2009年11月3日12:05:42  

  

  

标签:美国   一个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