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世界主要储备货币贬值,中国咋办?

2025-02-14 学习 评论 阅读

世界主要储备货币贬值,中国咋办?  

现在,西方的几个主要大国又在运用自己的货币武器,对中国的经济复苏展开新一轮的围攻。斗争的焦点就是人民币的升值与它的汇率形成上。  

对于西方世界的这种围攻,奥巴马的表演更是开了国人的眼界。当着胡锦涛的面承诺不会谋求对中国的遏制;而一出中国的国门则又与印度的辛格联手对付中国起来。有人把他的这种两面派的做法调侃为“才下长城、又筑围城。”  

把货币围城的火力集中在人民币的升值与它的汇率形成上,这是西方几个主要大国遏制、围堵中国和平崛起的一贯伎俩。它们的盘算是通过人民币的升值与汇率的市场形成,一方面围堵中国的出口行业,扼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国际金融炒作,搅乱中国的货币体系和经济布局,让它最终操控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而沦为自己的经济附庸和殖民对象。  

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不过是这些国家中的国际金融炒家,借助资本的自由流动和汇率的市场形成这个工具,对亚洲经济弱小国家财富进行的一次疯狂抢劫而已。通过国际金融资本的操盘,像泰国这样的经济弱小国家就身不由己地沦为了它们的经济附庸和殖民对象。这些国家的政治精英听信了西方新自由主义的一套说教,盲目地照搬了它们开出的私有化、金融开放等改革方案,结果让自己的国家在国际金融资本的操盘中吃尽了苦头。  

在那场亚洲金融危机中,为何中国的货币没受到致命的冲击,这是中国的货币安装了一道用于阻断国际金融资本渗透、炒作、操盘的防火墙。这道防火墙就是中国对资本自由流动的限制与实行有管理的汇率形成机制。有了这道防火墙,国际金融炒家就无法暗中操盘中国的货币和汇率了。我们在西方媒体上经常可听到人民币自由兑换以及汇率市场形成的诉求。西方几个主要大国的财经政要一来到中国就会不约而同地反复申明这一诉求,我想胡锦涛、温家宝的耳朵里可能早就听出了茧子。这种诉求的阴暗心理就是想以此叩开中国的金融全面开放和货币自由兑换,打通国际金融资本操盘中国经济命脉的通道,掠夺它的财富,奴役它的人民。  

在这一点上,中国似乎是清醒的。这样的清醒,让它把人民币的升值与汇率的形成改革当作自己的命门来守把。尽管西方几个主要大国一再从人民币的升值和汇率的市场形成上发起对中国的围攻,但中国在这一点上始终都没有半点的松动和退让。在每一次世界论坛或峰会的面对面的交锋中,中国的领导人对这一点的守把都是异常坚定的。包括温家宝在最近一次的中欧峰会上的交锋也是如此。通过这次中欧峰会,温家宝再次批评了欧盟的贸易保护和对人民币升值及其汇率改革的施压。  

可以说通过几次面对面的交锋,这几个西方主要大国都逼迫中国就范,而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既然几番逼迫都无法达成自己的目的,现在,西方对中国的遏制与围堵也不得不改变改变自己的招法与策略。在人民币的升值和汇率的市场形成上已没有什么指望了,货币的贬值就成了它们围堵中国的又一武器,企图用开印钞机大把大把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办法,变着戏法地贬值自己的货币,而让中国所持有的外汇资产急剧缩水,迫使我们就范于它们先前的算计中。现在,这个货币贬值的办法终于联手登场了。  

“据新华网日内瓦11月30日电(记者刘国远),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日前在日内瓦表示,中国会坚持自己的汇率改革方向,中国方面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陈德铭同时也急切地敦促各方保持世界主要货币币值的稳定。他表示:当前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不断贬值,给世界经济带来很大的困难,而把这种困难转嫁给其他国家是没有道理的。”  

陈德铭讲这番话明里虽是为了反对国际上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但也隐隐约约地道出了几个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国家,通过自己的货币贬值而让中国巨额外汇资产急剧缩水,让中国人民近30年血汗几尽白流的无赖行径。用贬值、赖帐的办法,搞自己的贸易保护,蚕食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剿杀中国刚刚回暖的经济复苏,这就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国家联手贬值的丑恶嘴脸和终极目的。  

在中国的对外开放中,西方几个主要大国用负债消费的办法,把中国经济体的极大部分死死地捆绑在对自己的依存上。现在,又联手消减自己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把中国的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置于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真是歹毒啊!经济体的内向、产业资本用途的转移,都有一个极长的调整周期。如果通过这个办法把中国的经济搞得焦头烂额,而引发更多的民怨,就可能借助中国的民怨这种内应力量,把中国和平演变为自己的经济附庸。  

在以出口创汇为导向的产业布局中,中国的经济体已深陷在这种对外需的依赖之中。同时,中国通过近30年低廉的对外贸易,也逐渐累积了近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资产。这种以美债为主干的外汇资产,作为美国开出的未来产品兑换凭证,在它们的阴暗心理不过是捆绑和操控中国的一个工具而已。现在,欠钱的是老爷,讨债的是孙子,凡是都要对自己的债主唯唯诺诺,低声下气。借助2万亿美元资产的捆绑,讨债的中国与自己的美国债主,其关系就是如此。在美国的政治操盘中,听不听我的话,不听的话,我就那你的外汇资产安全说事。我们看到,没到美国政府缺钱花,就会派自己的要员纷纷跑到中国借钱,劝导中国继续增购美债。中国稍有抵触,便亮出自己开印钞机、大把撒钱、让你所持美元资产急剧贬值的底牌,逼我们就范。就这样中国在美国所编织的债务链中越陷越深,而无以自拔。  

所以,世界主要储备货币联手贬值,已让全球中没有一个货币可成为我们外汇资产保值增值的避难港湾。中国累计这么多美元资产——即一种对别人未来产品的兑换凭证,真是太傻了!这样的累积,让我们中国成为了这种世界主要储备货币联手贬值的最大受害者。人家这样赖账,变着戏法地少还你的钱,中国人民的血汗还不是白流了。  

为什么说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国家开机印钱,大把大把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反而会导致我国外汇资产急剧缩水呢?笔者可以举一个简单例子加以说明。假设全球市场上就只有1000吨的石油进入流通领域,以美元计价。当市场上只有10000美元竞购这些石油时,一美元的等价物就是0.1吨的石油。假设这个商品流通中的实物量没有变,还是原来的那1000吨石油,但市场上的流动性却增加了一倍,即现在有200000美元在竞购原来的1000吨石油。那么,在这种情形下,一美元的购买力就下跌的一倍,而只能0.05吨的石油了。假若中国在第一种情形下持有2000美元的外汇资产,那么它的市值就等于200吨石油。而同样多的外汇资产在第二种情形下,它的市值就只能相当于100吨的石油了。  

通货的膨胀、货币的贬值与市场上的流动性或货币的供给量呈反比关系。在这种货币的贬值和通货的膨胀中,减少自己财富损失的办法也就是大宗商品的购买。这就是在欧美开动印钞机,大把大把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时候,国际大宗商品比如石油、铜、铁的成交量和价格急剧飙升的内在原因。  

通过上面的分析论证,中国在这种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不断贬值的新形势下,究竟应该为何应对呢?笔者以为:  

一要继续敦促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国家保持自己币值的稳定,减少中国外汇资产缩水所造成的损失。  

二要停购、减持美债,增加黄金储备,把黄金储备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量级上。  

三要调整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把中国的经济体逐步改造为以服务内需、满足本国人民生活需要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上来。  

四要保持现在外汇资产的流动性,在适当的价位上进行国际大宗商品的购买和储备,增加抵御通货膨胀的物质基础。中国的外汇管理当局总是把自己资产的保值增值指望于美债的购买上。岂不知只有购买并储备大宗商品、黄金,才是抵御汇率风险和债主赖账的天然屏障。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丧失了好几次抄底套利的良机。比如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一度跌到30美元的价位上,此时中国的外汇资产如果能够拿出一个较大的份额,投入到现货市场的购买和期货市场的套利上,岂不比购买美债坐吃红利要肥得多。与其指靠增购美债保值增值,又何如购买这种价位上的石油呢!中国的外汇管理当局缺乏自己的远见和精明。想一想,如果在那个价位上购买石油作为自己的战略储备,又何须再花100美元的高价进行这种昂贵的购买呢!  

五要抓紧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过提高居民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率,充实社会消费基金,推动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只要运用加薪、补贴的形式,把居民层面的消费基金充实起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就会更加强劲。  

 2009年12月1日 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  

   

标签:中国   货币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