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剑雄:从小说《七妹》谈谈性问题
西南新左翼文艺-介入(1-6)
倪剑雄:从小说《七妹》谈谈性问题
《七妹》小说地址: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861203-1.shtml
我所以选择这个小说作为参与西南新左翼文艺群第25次讨论会文章的题材,并非我跟作者认识或别的什么原因,仅仅为按照我们群今年确定的主要任务:“介入”,争取把我们评论尽量扩展到广大文艺作者当中去,争取选择新近发表的作品作为评论题材,积极跟近当前文艺的实际,而一时无法找到红色网站的合适作品,才转而到天涯的“舞文弄墨”随便看看。这样才看到作者戴岱本月16日发表在天涯的这篇小说。没想到,跟上次讨论会我选作品一样,这个随意选择的小说,也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小说。开贴一读,给人带来许多思考。
小说通过对一对农村男女青年出轨恋情的描写,给读者提出对性问题之下的妇女地位等更加基础性的社会、文化等问题的思考;同时作者对出轨恋情的含蓄理性描写,透露出作者对性文明进步的值得肯定的理解;二是对底层民众实际的感情婚姻问题的关注,针对当前格外盛炽的性解放思潮,带有特别的启示意义;三是从对底层民众社会和文化心理这个角度所作的适度探问,对我们正确理解性问题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总之,都很有意义。
小说的故事很简单: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七妹”,因生活当中很自然的接触,默默爱上了有文化、爱唱歌、幽默活跃、一表人才,但已婚的“三哥”。而“三哥”耐不住“七妹”单纯而执著的爱,终于跟她好上了。这本来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没什么大奸大恶,是普通人生活当中常有的事情。偷情和爱情是一起发生的——如不是发生得更早。并且随处发生、随时发生。但因为私有制和男女感情对经济的依附本质,使爱情始终被事实置于附丽的位置。因此导致婚姻制度一直受到挑战。在任何一个阶层当中,偷情都难以被根除。然而由于我们主流舆论往往过度简单把社会问题用“资产阶级”、“享乐思想”、“玩弄异性”等等阶级论来简单加以理解,又从这些恶行的主观条件考虑,因此对底层百姓相关事实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忽略和遗忘的倾向。这个甚至在当前某些或真或假的家庭婚姻问题调查当中,也有清晰的体现。调查研究者往往关心小资阶层。就因为这个原因,人大代表刘丽在提到外出民工的“临时夫妻”现象时,才那么使读者感到惊讶。而这之后的背景,尤其值得我们思考。《七妹》作者提供给读者的事实是:当“三哥”偶然看见另一个男青年出现在“七妹”的小卖部窗口,出于强烈的猜疑和妒忌,当即撇弃了开始的感情,把自己当成了“别人”。因为“他浪漫,不天真”。而这个成熟态度背后深含的问题,在“三哥”弟弟爱上“七妹”,去向他讨口风时,才导致他的态度质变成了对那个单纯女子——那个无助弱者的肆意伤害。他说:“那女子……不正派”。最后,作者用含蓄悠长的感叹结束了这个小小的悲剧故事。
当前因为社会的剧变导致的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激变,恋爱、婚姻问题,受到公众越来越热烈的关注。《七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有价值的视角:底层普通民众面临的具体实际的视角。在如何认识两性关系这个事情上,新左翼目前有所触及,但由于这个问题本身牵涉甚广,也比较复杂;又由于处于前期激情状态的新左翼,暂时还不能从对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关注转向对广泛的社会生活、文化观念问题——对具体人的关注上来;同时由于新左翼群众出于习惯认识和对当前性解放等思潮带来的伤害,而对两性问题探讨的强烈贬斥倾向,使很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人,也不敢公开议论这个事情。因此导致我们新左翼当前对性和性问题认识的苍白。但性问题无论如何都是个大问题。对文艺来说,尤其是;对今天的社会来说,更加是。探讨这个问题,是一切关心人本身的文艺不能回避的问题,否则我们无法深入理解和科学解释我们自身的很多行为,由此必然会给当前新左翼价值观的重塑带来偏差,让那些落后的观念重新抬头,从而丧失这个价值观对广大群众——尤其是对当今青年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人的一切动机都来自于他作为人的深层本质。在今天中国广大民众已经基本解决生存问题的时候,自然就有了对安全、尊严和个人幸福的追求。这是人作为人的基本动力。而性的追求,也是人追求幸福的基本方面。因此当前中国有关性文化的反思、探讨、研究,才突现出巨大的活力。普通民众对它的关心才那么执著。这个事实,即使从总体在回避这个问题的红色话语当中也有清晰的体现。前一阵西安和天津的大妈出来公开反对搞性博览会,有关帖子具体表达了什么可以不议,但从该帖子回复的数量,我们就能看到大家对这个话题的关注多么强烈。这些话题是根本无法回避的。搞新左翼文艺的人,必须勇敢地正视,积极加以认真的思考。
我们新左翼的思考,必然要牵涉到当前专业领域的研究有没有什么问题?对此我们该怎么认识?广大民众的相关状况是什么样的?广大民众的相关权利,代表广大劳动者的新左翼该怎么表达?我们有责任回答这些问题。性禁锢是违背人性的,也根本违背了马列主义提倡的人类根本解放的思想。性文化和性文明始终在发展。对此,我们要立足新左翼的立场,遵循科学性、群众性、阶段性的原则作理性的思考。既不能自陷于封建的、庸俗的、男权的泥潭,又不能无视当前中国广大民众的实际,脱离当前社会发展,一味附会某些专家的理论,甚至不加思考被裹胁进仅为满足个别人的欲望膨胀提供的荒谬支持里去。我们要有我们自己的原则。要阐明我们自己的原则,对新左翼文艺来说,就得关注有关的文艺作品。小说《七妹》恰好给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它是从具体的底层老百姓的事情开始讲述的。
当前的社会舆论对婚外情问题的关注,往往忽略最底层劳动者面临的实际。如果不能摆脱这种莫名其妙的思维,中国性文化的发展将必然走向扭曲。在潘绥铭等专家看来,底层劳动者的性解放,就仅仅是卖淫嫖娼。这种荒谬的认识,竟然成了一个被当今许多人赞同肯定的看法。《七妹》告诉我们的故事,尽管也是“出轨”,但事情经过非常自然,甚至不乏美好——真挚的爱情总是美好的。它挑战的是现实当中异常复杂的婚姻关系。当前某些网络舆论把婚姻注解为一种特殊的买卖关系,根本忽略婚姻对确保男女平等、社会稳定等等的正面价值,试图以此来瓦解它既有的、适合当前广大群实际生活的深刻合理性。小说里的“三哥”作为这个出轨事件的男性当事人,他对真挚爱情和为人道德的背叛,对揭示事件背后的社会伦理和心理根源特别有意义,非常值得思考。同时,这个问题,也对我们专家的探讨提供了一个参考,性解放的思路,要从广大民众面对的实际开始才有价值。而目前民众的思想认识背景还很难走到个别人希望的那一步。目前的性文化研究,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使这个严肃的科学沦为强权奴役弱者的冠冕堂皇的工具。
婚姻的实质不主要是爱情,但它凭借经济关系养成的亲情、有效合作和相互适应下面的现实含义丰富而深厚。这个主体本质的正面价值不容否定。正因为如此,捍卫自己的合法婚姻,在普通民众当中才具有那么强大的暴发力。我们常常看到“原配打小三”、“丈夫怒杀妻子”等等报道,应该怎么去面对?这些普通人谁也不愿意承受的事情,我们又该去责备哪一方、宽恕哪一方?这些具体问题,我们无法回避。在当前的现实——在阶级社会当中,要让爱情在两性关系中成为最根本的决定力量,不仅需要社会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还得提供相应文化心理的支持。而就这个来说,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还远远不够,那些整天辛勤为生存忙碌的广大民众从何去得到这样的保障和支持?那么多农民工人、留守妇女、那么多城市平民的正常婚姻生活还得不到保障呢!因此,维护正常婚姻的道德信念才那么强大、强悍。它迫使很多人不得不在具体的实际当中采取逃避策略。而对于某些人,这种逃避倾向还渐渐发展到不惜损害和欺凌弱者的堕落境地。热中用鼓吹性解放来谋取身体自由的人,仅仅是因为他们深陷在自我膨胀的欲望里,而同时又有条件主导舆论、主导文化、主导性观念的改变。根本上,是因为他们有能力仗势欺人。
(2014-7-27 成都)
群号:225174960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