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南方周末舞“普世”剑,意在沛公
南方周末论坛拿萨达姆说事意在沛公
司马南
普世价值是什么?人们最近好像突然有了理论兴趣,许多人都依照自己的理解给它下定义,然后试着去自圆其说。
我以为,某人某报不经意之间使用一次普世价值这个词,未必是把它当成严格限定性的概念,但是,两家南报似不太一样,他们自觉地有意识地使用这个词,并把它当成终极真理。可是,普世价值内涵到底是指什么,我们怎么问也问不出来,人家就是不肯说。
其实,我们也不必象僵硬的大陆法系一样,非得讨要个定义不可,借鉴英美法系的判案逻辑,分析一下两家南报的习惯性用法,您会发现,当普世价值这个词出现的时候,虽然语焉不详但却天然正确,并且,永远有“现实的针对性”,永远带着“自由风来满眼春”的许诺。那个“现实的针对性‘,约等于“中国总是不对”。
以下是转贴于“南方周末论坛”的一篇文章,后面有多达8页的跟帖,请大家看一看,略微琢磨一下,大大可以增进对《南方周末》普世价值观所谓“现实针对性”的了解,借以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南方周末》。
前天,我在博客中发了“致《南方周末》评论员的一封公开信”,文中指出,《南方周末》评论员笑蜀指责中国是专制国家,专制中国不堪忍受,这是不符合事实,是不负责任的言论。
今天转载的这篇文章在“咒骂专制,歌颂美国”这一点上,与笑蜀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此文的“现实针对性”拐了一个小弯儿。可能是为了隐晦些,也可能是为了修辞效果,故意藏匿,以期引起猜测,达到强调的效果。
因为匿名发表,不知是谁人之大作。这个帖子,始发于汶川大地震后的第十天。文章作者指桑骂槐,以萨达姆为靶子,重点却放在咒骂作者痛恨的无需点名即能被别人明白的“专制和独裁”的政权上,文章旗帜鲜明,行文流畅,话中有话,堪作宣传普世价值的范文、奇文。这篇奇文后,有网友两条跟帖,蛮有意思。
那位网友能告诉我,南方周末论坛版主是什么人?我更有兴趣知道,南方周末论坛何人所办?我想知道,自由尺度这么大这么自由这么幸福的论坛,笔者批评《南方周末》的文章为什么发不上去,好不容易发上去了,为什么一会又被删了。
呵呵,忽悠普世价值的人,这么一点雅量都没有,你普世?你领导普世?鬼才信。
附后:
转自南方周末论坛,发表时间 2008-5-22 13:21
连接http://bbs.infzm.com/viewthread.php?tid=14827&extra=page%3D1
一切独裁者都是纸老虎
2003年春天,地球上发生的一件最可称道的大事,莫过于邪恶的萨达姆独裁政权的土崩瓦解。这给所有崇尚正义、向往自由的人们以“自由风来满眼春”的喜悦。
这个不久前还在玩弄“全民选举”政治秀中以“百分之百”的高票“当选”为伊拉克总统的萨达姆,在美英联军的进攻下,迅速被伊拉克人民“百分之百”地抛弃。这幕当代“政治剧”,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切独裁者都是纸老虎。
伊拉克人民曾经是不幸的。因为在浩浩荡荡的世界民主潮流中,他们却还要承受萨达姆独裁政权几十年的奴役和屠杀。在萨达姆这个独裁者的血腥统治下,伊拉克人民就像韭菜一样被任意刈割,像牲畜一样被任意杀戮,像奴隶一样被万般蹂躏,也像猴子一样被无耻地玩耍和无情地抽打。几十年来,世人都眼睁睁地看到无数的伊拉克人惨死在萨达姆的暴政之下。这使那块涌流着石油的王国同时也流淌着人民的鲜血。如果说地球上的煤炭是埋藏在地下亿万年的树木演变而来的,那么伊拉克的石油也一定浸染着千百万伊拉克人民的凄惨血泪。
任何一个独裁者似乎都师承同一个“教父”,他们都捧诵着同样的“独裁经”:用谎言、皮鞭和刺刀构筑起绝对权威的神坛,以此来愚弄和鱼肉人民。在只有2200万人口的伊拉克,却有着4400多万座萨达姆的塑像,随时随地供人民致敬和鞠躬;伊拉克政府的每一位官员,都必须背诵长达19页的萨达姆官方“简历”:萨达姆是现任共和国总统,“伟大的领袖”、“人民的救世主”、“先知的子孙”、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伊拉克三军统率”、“法律博士”、“人民的好伯伯”……;伊拉克大中小学师生都必须强制观看长达6个小时的萨达姆总统的传记纪录片《漫长的日子》。萨达姆总统这位“伟大领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件事,都会迅速地被电视台、电台和报刊书籍等媒体在第一时间内传达到伊拉克人民的心中。萨达姆就是通过这种现代造神运动,确立自己“神”一般的绝对权威,使国内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挑战他的独裁统治。对任何一个稍有不敬或异议人士,萨达姆只采用两种办法:酷刑伺候和格杀勿论。
就是这样一位貌似强大的无比“神圣”的深受全国人民“衷心拥护和爱戴”的“伟大领袖”,在美英联军3月20日发起进攻后却不堪一击,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纸老虎。美英联军几乎在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4 月9日,有生以来第一次呼吸到自由空气的伊拉克人民,蜂拥而上推倒了巴格达广场上巨大的萨达姆塑像,愤怒的人民用铁锤、鞋跟敲击这位“人民的好伯伯”。真正的丰碑永远是矗立在人民的心中,而不是建造在广场上。人民推倒的不仅是一尊独裁者的塑像,也是告别一个**的时代。当萨达姆塑像被推倒的时候,使所有爱好自由的人们欢欣鼓舞,却令不少独裁者不寒而栗。
227年前,一批伟大的现代政治制度文明的奠基者庄严宣告一个伟大的政治原则:“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几十年来, 萨达姆政权“恶贯满盈、倒行逆施、一贯地奉行着那一个目标,显然是企图把人们抑压在绝对**主义的淫威之下。”对这样一个独裁**政权,伊拉克人民有权利和义务来推翻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对邪恶的萨达姆独裁政权的改变,只有两种途径:要么由伊拉克人民自己起来推翻它,要么由国际社会主持正义的力量来推翻它。萨达姆独裁政权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基本人权的大势践踏和对国际法的公然挑衅,早已为主持正义的人们和国际社会所愤慨。但在萨达姆的极权统治下,伊拉克每个人的身心都被牢牢系上了暴政的重重锁链,他们除了等待时机,就只能忍受煎熬。多年来在国际社会的种种和平努力毫不凑效的情况下,美英联军的武力介入,就成为改变伊拉克独裁政权的唯一选择。
美英联军对伊拉克人民的“解放战争”,对抱有“主权高于人权”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主权高于人权”的观念已逐步为“人权高于主权”的观念所取代。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就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无权躲在国家主权后面侵犯人权。”“倒萨”战争的胜利,扫荡了伊拉克前进路上的**障碍,开辟了伊拉克人民走向民主自由的新时代。“倒萨”战争在实践中也进一步动摇了“主权至上”原则的根基,再一次为“人权至上”的价值观念垫上了一块厚厚的基石。
一个人的素质有高低之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素质也有高低之别。“倒萨”战争,使人们看到了以自由主义立国的美英的道义力量,也使人们看到了法德俄各怀私心的机会主义倾向,更使人们看到了**主义国家的惶恐不安和拙劣表演。在这样一个独裁者尚未绝迹的世界上,没有美国这样的“世界警察”,“歹徒”横行会更加肆无忌惮。一个强大的主持国际正义的美国,对一个践踏基本人权的独裁者和**政府是最大的威慑。“倒萨”战争向世人昭示:在现代文明社会,独裁**者再也不能为所欲为了。我不知道谁是第一个将英文“The United States of Amreican”翻译成中文“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的。“美”在中文中是“美好、美丽”之意,从这个国名的翻译中,我们是否可以揣测出翻译家对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文明的高度认同和由衷赞许呢?!一个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的国家,能否顺利实现由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民主法治社会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美国这个世界民主潮流“领头羊”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邪恶的萨达姆及其独裁政权垮台了,正如人们看到的历史上任何一位独裁者及其政权垮台一样,它不断地重复着这样一个政治法则:人民向往自由,国家需要民主,任何与此背道而驰的人或政权,无论其表面多么“强大”,最终都会被人民无情地抛弃,被正义彻底地埋葬。
很显然,萨达姆还不是当今世界上残存的少数独裁者谱系表中的最后一位。让我们共同掰着指头一个一个地倒数着自取灭亡的独裁者的“大名”,直到最后一个。
跟帖网友:通篇都是赞美美国干掉萨达姆的词语,没有一句提到伊拉克现在的人民生活状况,尤其最后一句影射意味极其恶心,稍有常识的人都明白她所表达的意思!在中国遭受这么大的灾难面前,大家都在权利抗震救灾的时刻,这些“精英”抛出这篇文章,不难看出其中的居心叵测!
跟帖网友:我们完全都是靠我们中华民族勤劳的双手来致富的;西方列强他们血腥、残暴、灭绝人性的近代掠夺的财富的历史都是由据可考的。
“在共产党亲切目光下”
司马南
至于在尊报的笔下,为什么共产党的干部赫赫然“张书记”?为什么中国所有问题都是制度之祸?为什么某国制度从来完美无缺?为什么“死难者并非作孽者”却“要在佛诞日将大地震裂?”…… 这些问题较为复杂,留待下次再说。
前天,探视一位尊敬的长者,谈话要点颇值得记述。老人躺在病房里,天天看救灾报道,因为流泪伤心过于激动,医生这周不让他看电视了,好在没有限制他读大字版的《参考消息》。他老人家到了这把年纪,心里时刻关心祖国前途命运,余为后生晚辈,真心感动。
(1)这位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爷爷认为:
(1)此番抗震救灾,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人无分穷富,地不分南北,都心系灾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种血浓于水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堪与抗日战争某时期相比。
(2)新一代共产党人当之无愧地成为情绪高涨的空前大团结的中华民族的主心骨。这次领导抗震救灾的经验,是中共执政经验中最新鲜最宝贵的内容,值得认真总结。
(3)危难来临方显英雄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这个党的宗旨,在流血牺牲的考验面前,是不是“全心全意”,人民群众一眼就看清楚了。获得群众拥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身先士卒。
(4)拉萨打砸抢烧杀闹藏独和海外火炬传递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热情,举国民党青天白日旗的华人跟举五星红旗的华人一块游行反藏独,具有标志性意义;20岁的娃娃在反藏独和抗震救灾斗争中迅速成长,老一辈可以放心了。
(2)他特别提示我阅读《参考消息》上的几篇外电评论。遵嘱找来一看,不禁瞪大眼睛,乖乖,老外颂扬起中国共产党毫无忌讳嘛。
——艾伯塔大学政治学家蒋文然(音)表示:“我认为毫不夸张地说,这可能是有史以来在和平年代,一个国家的政府对大型自然灾害作出的最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路透社)
——在举国上下群情激昂的感召下,数千名中国志愿者奔向遭受地震灾害的四川,他们当中有请假的职员,有大学生,还有教师。起来。在共产党的亲切目光注视下,所有人都动员起来了(法国《解放法报》)
——在被埋139小时获救后,唐雄提出了一个愿望。他说:“我要入党。”他把自己在被埋6天后成功脱险归功于已经统治了中国59年的共产党。(美国麦克拉奇报业集团)
——中国人民解放军震惊了全世界:三个月内成功实施了两场大规模救援活动,在以小时而不是天数计算的时间里成功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空运活动。(《南华早报》)
——北京的反应速度要比东京和华盛顿迄今为止在发生类似灾难时的反应速度要快得多。地震发生两个半小时后,温家宝总理就已经在飞往受灾严重的城市都江堰的途中。(德国《时代》周报)
坦白地说,如果刊载的这些内容来自我们自己的党报,我未必会细心阅读这些文章,但是,称颂中共政治领导人身体力行的速度,记述被埋139小时之后获救要求入党的故事,惊叹“所有中国人都站在了党的身边”——这些“正统的内容”偏偏来自外媒报道,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思考。
来自德国、英国、法国、美国等不同国家和地区,深入汶川地震灾区,对抗震救灾进行报道的记者,他们不约而同地选取了中共作为观察分析对象,对中共的作为进行评价,发现中共在实际运作中,远比一般人想象的更有力量,更具凝聚力。
今天,不是抗日战争的当年,汶川,不是当年的延安,来自德国英国法国的媒体从业者,也不是埃德加·斯诺记者或马海德医生,更重要的是,信息传递的方式彻底改变了,公开的,透明的、即时的、海量的信息平台上,你可以找得到任何你要的东西。这几家外国媒体看到的东西,并非只有他们才能看到,并非独具慧眼才能分析明白,人家纯心说中共好话拍马屁也似无必要。我甚至认为,他们看到的也许是他们未必想要看到的东西,但是,事实,中共在抗震救灾中砥柱中流的事实,人民群众在中共领导下、“亲切注视下”舍生忘死斗志昂扬的事实,让外国记者笔下文章充满了生动感人的力量。
麦克拉奇报业集团网站所讲的谢守菊和丈夫唐雄的故事,用不带情感色彩的白描的手法,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被埋139 小时获救后的人生感悟是“我要入党”——在阎王爷鼻子上摸了一把刚刚回到人间的唐雄医生此刻没必要作秀。
法国《解放报》注意到政府设置路障的新闻事实,但是,设置路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对志愿者进行筛选”——只有有经验的志愿者才能被放行”。一位为红十字会工作、已经坚持了三天三夜的大学生说:“大家都想帮国家。”
是的,“大家都想帮国家”,是我们国家遭了大难,许多老百姓在这一点上认识比某些读书人办报人明白。
(3)同样的抗震救灾的事实,在国内某些报纸记者老爷的笔下,阴森森,灰暗暗,惨兮兮,他们笔下的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譬如“张书记”(真正的张书记什么样?笔者很想知道),可怜又可憎,看完这样的报道,读者忍不住上网发帖子骂娘,当然,会有人称颂这样的写法很深刻,“这张报纸是唯一敢讲话的”。
这种貌似中性的、客观的、自然主义的新闻报道手法,据说是普利策的,理性的。以前,我们缺乏比较,不同的报道对象与事实,也不好比较,但是,今天这种比较变得相对容易了。请大家读一读以《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开篇的这期《南方周末》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吧,您不难发现,南报是一个多么有个性的媒体。
关于”痛出一个新中国”这篇《南方周末》“本报编辑部署名文章“普世价值大粒丸”包治中国百病的传销战术何以为假的问题,笔者写有“冷眼看《南方周末》裸体冲锋”一文给予剖析,迄今未见《南方周末》正式反驳与回应。就是这期报道的内容,大量的独特的细节,让人“感觉非常的怪异,一个时期以来,读这份报纸时,某种潜隐的莫名的感觉……通读整版整版的系列报道,感受更多的是地震来临时人性的灰暗。” (《检察日报》老土)文章用语)。
以下三个小自然段是检察日报署名“老土”的作者对《南方周末》报道汶川地震的一段廓清式文字,写得蛮清楚。
〖在第一篇文章《汶川没有死去,汶川仍然活着》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在县城最大的一家超市,“人们一拥而入,跑在头里的人拿了矿泉水、面包和饼干,随即日用品货架也被一洗而空”,“人群已开始互相争抢”;
第二篇文章题目就叫《孤岛汶川的人性百态》,第一个小标题是“一切回到原始社会”,第二个小标题是“人性复杂”,讲述了一个外号“老黑”的人带头抢劫闹事的事;
第三篇文章《灾后北川残酷一面》,大段讲述了特警抓了二十多个涉嫌趁灾打劫者的事。
想必不用列举了吧?因为后边的文章,也大多是刻意选取诸如“先救我”、“我是张书记”之类的阴暗面来写的……南方周末似乎看不到一切光辉和伟大,在那似乎合乎西方新闻观的冷静、中性、原生态描述之中,流露出的是文章立意之怪,角度之异,心理之阴。〗
如果《南方周末》包括《南方都市报》真心师从、推崇西方新闻学,不妨认真读一读下面附录的几篇外国记者关于中国汶川大地震的报道,看看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如若诸公认为下面几篇文章并非经典不值一读,我诚恳建议南报诸君把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媒体对救援队英勇行为的报道找来一读,看看美国连同西方世界的媒体在涉及国家利益、爱国主义宏大主题的时候是怎么讲政治的。
(4)应该提请两家南报先生们特别留意的是:地震后的汶川,在德、法、英、美诸国记者的笔下,有“共产党的亲切目光”,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让全世界震惊”,有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有“举国上下群情激昂”,有“相信政府能够重建家园”,有“随处可见的助人为乐”,有“救灾过程中显出高度文明”,恰恰没有见到你们喋喋不休的 “普世价值”。
这究竟是为什么?俩家南报方便解释一下吗?我想,这对于每天码字的两报诸公来说应该是易如反掌的小事,更何况你们是如此乐意,如此自觉地传销普世价值。
抗震救灾,两报象打了鸡血一样H得可以,满眼尽是普世价值,且普世价值在尊报社评中报道中业已成为抗震救灾原动力,取代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为什么报道中国抗震救灾的老外记者看不到这一点?
普世价值如若是个统摄抗震救灾的好东西,若是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建设“新中国”的好东西,为什么上帝(勿忘普世价值源自于上帝)独独把这一重大发现权单给了你们,甚至连老外记者都不让他们知道?上帝干吗要为成全你们偷偷摸摸地保密?
为什么老外偏偏在灾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看到了“我们都想帮国家”?是老外记者不了解中国?是老外记者被洗了脑?是老外记者思想僵化冥顽不化?普世价值这玩意其实有限得很,连到中国地震灾区报道的老外记者都“普不了”,遑论“普”我等愚民?
老外记者从小生活在基督教文化中,对从“普世牧首”到“普世价值”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许比你们更了解,但他们报道中未见一字,莫非尊报诸公离上帝更近,比君士坦丁时期的基督徒更基督徒?
这个小问题拜托你们一定解释一下,如果这点小事都解释不清楚,岂非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怎么让知识界信服你们大量的关于普世价值的宣传呢?不能做到让知识界信服你们,报纸发行量怎么办?又怎么用普世价值弄出你们定义的新中国呢?弄不出你们定义的新中国,不是白忙活了吗?
至于在尊报的笔下,为什么共产党的干部赫赫然“张书记”?为什么中国所有问题都是制度之祸?为什么某国制度从来完美无缺?为什么“死难者并非作孽者”却“要在佛诞日将大地震裂?”…… 这些问题较为复杂,留待下次再说,如何?(20080604)
《参考消息》原标题:
媒认为中国领导层因救灾努力赢得空前支持
“所有中国人都站在了党的身边”
附录一:
“我要入党”
【美国麦克拉奇报业集团网站5月20日报道】当四川发生地震的时候,身为医生的谢守菊和丈夫唐雄都没有办法照顾伤患者了,因为他们被困在废墟下。
这对医生夫妻被埋在居住的公寓楼的瓦砾下——妻子被埋了3天,丈夫则被埋了6天。
5月15日中午刚过,来自海南的消防员搬开砖瓦救出身为妇产科医生的谢守菊。而救援人员却没能把她的丈夫——一名内科大夫——从层层瓦砾中救出来。
只受了点轻伤的谢守菊马上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向其他受伤的人提供帮助。她还不时的回到自己家的废墟旁,鼓励自己的丈夫。
几天后,救援人员才搬开瓦砾见到唐雄,并最终在18日9时10分,移开压住唐雄脚上的水泥块解救了他。
在被埋139小时获救后,唐雄提出了一个愿望。他说:“我要入党。”他把自己在被埋6天后成功脱险归功于已经统治了中国59年的共产党。
附录二:
【德国《时代》周报5月22日一期文章】题:这回可能所有人都站到了党的身边
中国领导人和媒体在这次汶川大地震救灾中的表现引人关注。
这一回可能的确是所有中国人都站到了党的身边。在5月19日,中国为地震罹难者举行了全国性哀悼。这是人民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为非已故领导人设立的哀悼日。这个巨大的国家似乎第一次实现了13亿人的团结一致。
自地震发生以来,中国媒体的报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自由,国家运作之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把政治领导人的身体力行作为衡量的标准,那么,至少从这一点上看,北京的反应速度要比东京和华盛顿迄今为止在发生类似灾难时的反应速度要快得多。地震发生两个半小时后,温家宝总理就已经在飞往受灾严重的城市都江堰的途中。
在中国,每个人都知道,外国也提供了援助……此前中国还从未在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时允许过外国救援人员入境。而这一次,外国人却突然到处受到欢迎。
中国社会在救灾过程中显示出了高度的文明。没有抢劫,只有随处可见的助人为乐。
附录三:
【法国《解放报》5月22日文章】题:“中国人民站起来”
在举国上下群情激昂的感召下,数千名中国志愿者奔向遭受地震灾害的四川,他们当中有请假的职员,有大学生,还有教师。在共产党的亲切目光注视下,所有人都动员起来。
5月12日大地震发生后,一辆辆挂着五颜六色标语的卡车从全国各地开往四川。在倒塌的房屋上,共产党打出鼓舞士气的横幅。都江堰的一条横幅上写着:“困难是暂时的,胜利属于我们!”
从第一天起,就有数千辆出租车主动提出运送伤员,还有很多从来没有离开过柏油马路的崭新的四轮驱动越野车,都开到了受损严重的路面上。这里的道路已经被军车和救护车堵得满满的。所以地方政府不得不设置了路障,对志愿者进行筛选。只有有经验的志愿者才能被放行。一位为成者红十字会工作、已经坚持了三天三夜的大学生说:“大家都想帮国家。”
每天都有近千名志愿者到来,他们主要负责搬运和发放个人及单位送来的食品。学新闻的女大学生刘洁(音)只有18岁。她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能够战胜困难。这是中国人的一个特点,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她为自己的国家和政府感到骄傲,相信政府能够“重建家园”。
附录四: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23日文章】题:中国重新确立在世界的地位
这场四川汶川大地震摧毁了城镇和村庄,导致上万人丧生。在这段痛苦时期,13亿中国人民空前紧密地团结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在海外的中国人和全世界善良的人们的支持下,我们依然屹立东方而且大踏步地前进。
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自豪。事实上,作为一个民族,我们不曾这样骄傲过。今天,我们可以正视任何人,并且充满自信地宣布:你和我是平等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震惊了全世界:三个月内成功实施了两场大规模救援活动,在以小时而不是天数计算的时间里成功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空运活动。
附录五:
【路透社香港5月22日电】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生地震后仅20分钟之内,中国人民解放军就启动了应急反应机制,并开始集合部队。
在几小时之内,温家宝总理登上飞机赶赴四川灾区指导救灾工作。
在一天之内,通往灾区城镇和乡村的道路就开始被运送水、食品、帐篷和志愿者的卡车和大轿车挤得水泄不通。
中国对当代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作出的最初反应迅速而广泛,且规模空前。
艾伯塔大学政治学家蒋文然(音)表示:“我认为毫不夸张地说,这可能是有史以来在和平年代一个国家的政府对大型自然灾害作出的最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领导层感知灾难的能力以及几乎在同一时间展开大规模救援行动的魄力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同情。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