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化的一维性说起--金融危机根源
从工业化的一维性说起
-
工业化的一维性是指一个原本的农业社会一旦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就会越来越工业化,不会再退回原来相对落后的农业社会了。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智能。我所说的新能源是相对农业社会燃烧木草来说的,包括煤、石油
、天燃气,电、核能等能源。我说的新材料内涵比较广,包括矿石、等自然材料,也包括人工合成化工产品,人工合成的金属,也包括人类制造的机器设备,我把这些都归为材料。机器设备一旦被制造出来,也就成为了一种材料(或叫工具)。新智能包括,与新能源、新材料相关的一切技术、思想、理论、创新,管理技术,艺术、医学、金融等等所有人类的思想、思维。
工业这种行业一经产生就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高质量、新功能、低成本的大量产品使人类插上了飞向天空的翅膀,满足了无数的需求。但是工业生产不是免费的午餐,生产企业要赚钱才能生存下去,而且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第一要义。工业企业要赚钱,就要把新能源、新材料、新智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制造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取胜。
产品质量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高,但是这些质高价高的产品谁来买呢?使用旧能源、旧材料、老智能的行业里的人肯定收入低、财富少,消费不起这些产品。社会所有的企业和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争相使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智能生产新产品。
水涨船高,社会产品质量会越来越高,性能越来越好,价格肯定越来越高。企业越来越依靠高技术,大规模。一个自然人精力有限,面对整个社会一直向前的工业化进程,个人显得越来越弱小,而且个人的消费能力总是滞后于自己的需求和社会新产品的供给。
为了解决这个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消费贷款出现了。贷款其实是帮助生产者完成了销售和利润的实现,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总是落后于自己需求和社会供给水平的。这就是一个矛盾,也就是马克思说的社会有产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
1929年前,美国消费贷款猛增,企业生产一片大好。但是当债务无法被偿还时,金融危机、生产危机、消费危机就来了。当时所有工业化国家都陷入了危机。世界走出这轮危机的主要方式是金融创新。纸币战胜了黄金。也就是说,银行大量放贷促进生产和消费,但是当贷款无法偿还,造成全社会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的时候,通过纸币有控制的贬值,由全社会共同承担债务损失,释放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2007年爆发的次贷金融危机,实质上与1929年的危机是一样的。主要矛盾还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这次金融创新,让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得到了推迟,促进了更长时间的经济繁荣。但债务是有极限的,不可能无限增长。现在只能通过美元贬值,由全世界承担损失。
富有者、有产者让渡出一部分钱,增加低收入群收入,增加社会购买力。采用低能耗,节能技术,等其他新技术。
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初步工业化。这波经济危机是可以过去的,繁荣可以再次到来。但是,新的经济危机是一定还会来临的。这是由工业社会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决定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