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房”退市引发中国债券之忧
“两房”退市 引发中国债券之忧
2010年06月21日 新快
6月16日,美国两大抵押贷款巨头房地美和房利美(简称“两房”)表示,已收到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指令,将从纽交所退市。
该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担心中国持有的“两房”债券资产会否受到牵连。有消息称,中国是房地美与房利美两大按揭公司债券外资机构最大债权人,持有“两房”3760亿美元(约合2.56万亿元人民币)的债券。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达9002亿美元,是美国最大债权国。
中国持有超三千亿美元债券
据《每日经济新闻》道,“银行已下达封口令,禁止任何人评论”,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内部人士透露。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方面始终对所持有的 “两房”债券放心不下。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在自传《峭壁边缘——拯救世界金融之路》一书中曾提到王岐山副总理不止一次对“两房”债券安全性表达关切。
在最近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方承诺继续加强对“政府支持企业”的监管,确保其具有足够资本和能力以履行其财务责任。但没有直接明确指出担保两房债券。不过,有专家分析“政府支持企业”就是指“两房”。
由于相关数据并不公开,目前市场并不清楚中国方面持有“两房”债券的确切数字。不过,上述保尔森自传中透露,中国在2008年的持有额达数千亿美元。他在书中指出,“外国投资者持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由‘两房’发行或担保的债券,其中以日本、中国和俄罗斯为主。”
坊间传闻则称,中国政府持有“两房”债为3760亿美元,商业银行持有250多亿美元。不过,记者向一位专家求证时,该专家不愿透露具体数字,但肯定地说,实际的数额要更多。
投资者担心持有债券受牵连
针对“两房”退市引发的后续问题,海外投资者的最大担心是其持有的“两房”债券资产是否会受到牵连。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钱立伟认为,就短期而言,“两房”债券价格很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但这并不是人们最担心的。因为作为一种着眼于长期稳定回的债券投资,短期价格波动并不足以构成担忧。
事实上,投资者更多关注的还是“两房”未来的命运,即其长期权益的保障。失去了从股市上融资的渠道,今后的“两房”要想填补资金漏洞显然需要面临更大挑战。比较乐观的猜测是政府进一步将其收归国有,这看起来是对投资者和“两房”都更保险的路径,但是其政治可行性存在大大的问号。为此,钱立伟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两房”债券持有人应对“两房”走向保持关注,加强与美国政府的沟通,必要时可施压后者援救“两房”,因为“在种种不确定中,最悲观的结局就是‘两房’因资不抵债而遭遇清算,造成债权人资产缩水”。
《货币战争》宋鸿兵认为,中国不必过分担忧,退市与“两房”债券价格并没有直接关系,“两房”债券的价格由美国政府间接担保,只要投资者相信美国政府,只要美国主权信用等级不被调降,“两房”债券的价格就不会受其股价太大的影响。宋鸿兵还表示,跟股票相比,债券要重要得多,美国政府不会让债券出现太大的问题,在万不得已时,美联储会直接购买其债权以保持市场稳定。
中资银行已大幅减持
记者从各家中资银行了解到,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家银行均不同程度地减持了美国和欧洲方面的债券,其中涉及两房的债券也大幅减少。
根据可查的各家银行数据,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银行(,股吧)、中国建设银行(,股吧)、中国工商银行(,股吧)所持有的“两房”债券总共为62.94亿美元。而在金融危机爆发之时的2008年年中,这三大行持有“两房”债券为232.52亿美元。
截至2008年底,招商银行(,股吧)原持有的房利美、房贷美债券已全部出售,并略有盈利。
一国有银行人士称,“两房”债券由于有美国政府担保,目前风险很小,还本付息处于正常状态。即使两房退市,其债券依然可以交易,对所持债券价值影响不大。
中国社科院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表示,“两房”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逐步接管,其私人股东大部分已经退出,两房的债券相当于是准国债,是以美国的国家信用为基础的。因此其债券价值并不会受到直接影响。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两房”退市对中国的商业银行会有一些影响,但影响主要体现在投资者会对银行产生不良预期,增加他们的担忧情绪,实质性影响目前看来不会太大。
数据
●中行:43.5亿美元
中行持有“两房”发行债券的账面价值为16.92亿美元;“两房”担保住房贷款抵押债券的账面价值为26.58亿美元。合计43.5亿美元。
●建行:6.1亿美元
建行持有“两房”相关债券账面价值6.1亿美元,全部为两家公司发行的债券。
●工行:13.34亿美元
工行持有与“两房”有关的债券面值合计13.34亿美元,相当于集团全部资产的0.08%。
(截至2009年6月底)
(据《每日经济新闻》、《新京》)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