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是美元危机
美元霸主地位将结束
2008年09月18日 新快
日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韩德强在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中指出,世界经济的发展存在30年一次转换的周期,去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也将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影响。
美国正经历1929年以来最大经济危机。为什么两房股价会暴跌?韩德强认为跟两房操作有关,当2006年次贷危机爆发以后,两房没有抛售而是抄底收购,结果被套紧。他认同次贷危机还有第三波危机的看法,这与保险业务有关。保险业在市场好的时候很容易赚钱,但一旦违约率超过10倍以上将会转入巨亏,从这些公司可能抛售手上股票,从而引起第三波危机。当次贷危机进一步爆发后,将会形成一个因为美国国债不被看好,不得不提高国债利率,而导致国内经济紧缩,内需下降,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
韩德强认为美元贬值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美元发行过度,美元在海外的发行量超过美国经济规模的3倍;第二个原因是国内经济双赤字。
上世纪70年代以前,通过扶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全球化战略等措施,美国经济飞速发展。全球化虽然减少工人工资生产成本,却造成全球需求下降,在投资扩大、需求下降的趋势下,使得生产过剩并导致70年代美国经济停滞。美国为摆脱70年代经济停滞的局面,把名义利率提高20%,从而充当世界发钞国的角色。韩德强认为,虽然美国通过提高名义利率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龙头,但这种借钱发展的模式注定美国的财政赤字将只升不降,为美国日后拼命维持美元霸主地位埋下伏笔。
2002年科技股泡沫破灭,国内需求萎缩,经济再次陷入危机。此时美国通过美元贬值刺激次贷泡沫,便宜的房地产贷款拉动美房地产大牛市。不过韩德强强调,这种靠打强心针方式刺激的经济需求不是真实的,其必将导致更大经济危机。
韩德强质疑美国在世界上通过强势美元政策维持发钞国地位可以维持多少年,因为价增量缩,国际对美元的信心不断下降,美元在各国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也不断下降。由于美国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发钞国,他预测在30年后的今天,美元的霸主地位将结束。
韩德强介绍,美国的金融创新很多,创新意味着摆脱监管。由于信用保险没有任何机构监管,导致美国国民不是在买保险而是在赌博,从而产生大量衍生金融产品,全球每年GDP为60万亿美元,而金融衍生产品的规模则高达680万亿美元,是GDP的10倍以上。当金融衍生产品规模达到全球GDP的10倍以上时,将表明美国这个游戏达到高潮。韩德强认为,现在全球经济已经进入投机赌博新经济时代,这是一种非理性繁荣。
白明 陈庆麟
刘煜辉:金融隐患不除美元想强也难
2008年09月18日 新闻晨
雷曼倒了,美林被收购。贝尔斯登、雷曼、美林、大摩、高盛等全球最大的五家投行,在格林斯潘称之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不到一年倒掉了三家。
面对有着6000多亿美元负债包袱的雷曼,这一次美国政府显然不敢再“兜底”式救援了。自去年8月份次贷危机总爆发以来,美联储连续多次降息与提供市场短期借款,撮合并幕后支持贝尔斯登与大摩的合并事宜,一直到接管“两房”的国有化方案,美联储和财政部已经精疲力竭了,由此滋生的道德风险也越来越大。
但是,只要房价不止跌,那些设计精巧的衍生品随时都能将潜在的金融隐患演变成现实的危机。而由此带来的信用强收缩(利率急剧上升),反转过来又进一步引发房价的崩跌。
美联储不断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降息空间也将竭尽,依然不足以维护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防火墙,如果利率急升蔓延至实体经济,消费和投资萎缩加剧,随后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很可能将出现负增长。
尽管保尔森多次发誓,两房之后不再用纳税人的钱来补金融机构的窟窿,但我仍然相信,美国最终还是将通过印钞票来拯救金融机构。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无政府规制的高度垄断”的地位,决定了这样做肯定是理性的。更何况国际投资者持有16万亿美元金融资产,谁也不敢率先轻易抛售美元资产,更准确地说,谁也跑不出来,几大央行只要抛售一点,所引发的连锁效应就可能引发美元的崩盘,其后果谁也受不了。如果不能抛售,那么博弈的选择自然是,大家自觉地维护美元这种刀刃上的平衡。意味着美国可以不断地将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通过货币化来转移,而这一举措仅会导致美元贬值而不会出现美元崩盘。
事实证明,市场分析师多是短视的,之前“两房”被接管时,大多数分析师认为美国最差的时期过去了,美元趋势性转强已成定局。现在看来,只要金融隐患不除,美元即便想站起来也难。
衰退的忧虑和信用的短期强收缩,导致商品市场下跌加剧,通胀压力暂时得到舒缓,于是乎,被压抑已久的世界各国纷纷转向,以挽救疲弱的经济。在二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后,日本推出了千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欧洲在通胀和经济衰退之间,逐渐偏向于后者;韩国拟减税刺激经济;中国也重新把保持经济增长摆到了首位,周初央行的降息和下调准备金率可能昭示着宏观紧缩政策转向。
历史上,从来没有产能是在成本压力下降的状态下被清洗的,美国人也不可能在价格下跌中改变生活方式,如此,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因素依然是商品市场价格持续回落的阻力。资源“紧需求”+弱美元始终构成商品市场未来不久返身向上的理由,新一轮通胀压力或至,新兴市场将重新面临资源和市场双重压力的夹击,这一次或许才是真正的考验。
所以客观上讲,当下各国拯救经济的努力远不是经济复苏的开始,只不过是延长本轮经济调整进入高潮的时间。(为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美国这场金融危机何时会触底反弹?
66岁罗杰斯:我有生之年看不到了
罗杰斯一年前就说不要碰美国的金融股,他自己也早已把金融股卖空了,而且现在仍然持有空头。
“它们并没有显示出任何价值,如果它们涨了,那我就会继续卖空,贝尔斯登我是77美元卖空的,美林则是53美元,要知道,在真正的熊市中,这些股票只值10块钱(贝尔斯登最后真的只有10块钱),并不光是它们,所有投资银行,回顾一下历史就可以发现,投资银行在熊市里会成批地倒闭。”今年年初他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现在,罗杰斯已经从美国纽约搬家去了新加坡,他还把自己的女儿送到了当地的华语学校。
近日他在新加坡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及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何时会触底反弹,他回答道“这是一条漫长道路,事实上,在我们有生之年似乎都看不到了。”
他说:“伯南克(美联储主席)和他的伙计们开始来援救了,这可能会把问题掩盖一段时间,当然我不知道他们能掩盖多久,然后灾难就会继续。他们能掩盖六天还是六周?我不知道,我倒是希望我能够知道,但我真不知道。”“在过去的200年里,美国的民选政治家和流氓们总共让美国背上了5万亿美元的负债,但是在过去的几周里,某些官僚又让美国背上了5万亿美元的负债。”
他说,“回顾历史会发现,所有那些陷入衰退的国家在失败之前都尝试过直接的经济干预,美国早已开始了直接经济干预,例如,我们不让中国人买我们的石油公司,我们不让迪拜企业买我们的码头,诸如此类。”
如果一切都超出了政府的控制能力,那么这可以看做是一个信号。
宋鸿兵:下一波是美元危机
2008年6、7、8月以来,美国金融市场风云突变,形势急转直下,全球股票市场出现了罕见的集体暴跌行情。《货币战争》、宏源证券投资银行结构融资部总经理宋鸿兵早在6月就明确指出,“美联储完全清楚问题的严重性,一场巨大的金融海啸已不可避免,发生的时间段就是2008年6月到2009年夏,但直到目前为止,美联储完全没有向世界投资者发出任何预警。在毫无警觉和预防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的广大投资人势必遭受重创。”
他坚定认为,自6月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已进入第二阶段,即信用违约的危机。而次贷危机将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流动性危机(2007年2月——2008年5月)
我国主流观念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到4、5月份已经结束了,美国经济会在下半年重新走强。宋鸿兵认为,这是危机的第一阶段刚刚消退下来。如果说危机的特点,他说,主要是流动性危机。美国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爆发,美国房地产业严重衰退。美国央行救市,注入了1万亿美元的流动性,缓解了中央银行的流动性威胁。但老百姓有着大量的负债,此举解决了中央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却没有解决负债危机。
第二阶段:信用违约危机(海啸)(2008年6月至2009年上半年)
信用违约危机最重要的特点是信用违约掉期(CDS)等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全面危机。这个阶段,我们会一直看到信用衍生品违约的问题,包括银行的烂账,金融衍生品市场会越来越糟糕。这次冲击和上一次次贷危机比起来是多大的规模呢?据测算,今年一年的金融风暴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大概是去年次贷危机的三倍。
他认为,中国股市、美国股市、香港股市、英国股市等等都在暴跌,这是一个全球联动效应,而联动效应出在CDS,就是金融衍生产品这个市场,其带来的危机将在今后一年中不断出现,其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大概是去年次贷危机的三倍。
去年保险市场的总规模是45.5万亿美元,到今年3月份已经变成62万亿。信用违约掉期问题就出在保险合同上,其危险在于62万亿保险合同漂在全世界各个金融市场角落里,上万家金融保险机构持有这种保险合同,而且这个市场没有中央信贷系统,一旦出现大规模集中违约情况,美联储想救市也无从下手。
第三阶段:美元危机(火山期)。利率市场出现更大的问题,这时候主要以美国房地产业为代表的事件,导致美国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出现混乱,从而引爆美元的危机。
第四阶段:由于美元是全球货币,整个美元危机出现之后,会形成全球货币危机。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