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未来资源争夺大战有关台湾及中国之若干问题

2025-02-27 学习 评论 阅读
  

  未来资源争夺大战有关台湾及中国之若干问题

  

  (李良书简二零一零年一月十八日)

  

  一位台湾朋友寄来 “下次战争为食粮-台湾喂饱自己就安全” (见后)剪一文, 介绍新出的气候战一书( Gwynne Dyer), Gwynne Dyer 其人是否为别有动机的江湖术士,不得而知,可有关中国方面的结论,他作如下之论:

  

  1. 气候危机引起国际间以粮食为主的资源争夺大战,是下次世界大战争的动机。

  

  2. 中国可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耗竭,粮食危机,自顾不暇。

  

  3. 台海之间反而会趋于稳定,台湾喂饱自己就安全云云。

  

  李良同意会有1,2 两点的可能性,但是否定其3,理由很简单:

  

  其一。 台湾不可能是一个自足体系,而且从来不是。

  

  其二。 战事一起,各国为了生存,必以集团连横方式求活。 台湾作为一个独立体,只有两个选择:一为中国之敌﹔二为回归中国一体,共同挣扎求存。

  

  其三。 台湾若作为中国之敌,必为中国之首要打击毁灭对像。

  

  关于中国的未来危机及其图存之法,李良两年多前曾为短长两文 “勿临渴而掘井 - 深挖洞, 泛引水, 广积粮 (李良书简二零零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 及 ”浅说粮食问题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李良书简二零零八年四月十九日)”。 此两文初出,即有某妄人指责李良作危言以耸听,真是夏虫不可以语冰。

  

  而另一方面,中国大陆正全面大肆宣传“和谐社会”,希望中国内部社会和睦相处本无可厚非。但证据显示,中国亦在贯输人民以世界已大和谐,和是主流之意,这实在是跟大势背道而驰,有如喂食鸦片以麻醉中国人民。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旦有事,中国将何以自处,将如何动员毫无警觉跟认识的一群愚民以应急变?

  

  “重复是成功之母”,兹将上述两文再次传出,无它,处江湖之远,仅就一己所知,则忧其国而已!

  

  。。。。。。。

  

  下次战争为食粮 台湾喂饱自己就安全

  

  2010-01-18

  

  新闻速

  

  【中广新闻/彭群弼】

  

  气候危机引起国际间争夺资源大战,不过,正因为水资源耗竭,粮食危机,中国可能面临严重的内在危机,自顾不暇的情况下,气候战争一书的格温。戴尔大胆预期:台海之间反而会趋于稳定,台湾只需要想办法喂饱自己。

  

  中国未来潜在的战争区域,反而是在南亚。不过,他也指出:历史上多次出现外侵略行动,目的是转移内部压力或动乱,预期未来中国将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及水资源问题,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但他认为,中国不至于对台湾动用核武。

  

  气候变迁,各国面临各式各样的危机。是否因此引发气候战争?一本新书大胆预言,以后的战争,不是因为意识,而是因为气候引发的后果,在人口激增,粮食生产无法同步成长,农业大国自己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无力出口,水资源因气候变迁,逐渐耗竭,战争的原因是抢粮,抢水,抢资源。同样的场景会不会发生在台海之间,下一次台海危机会因为吃不饱才打起来?

  

  对此,气候战争一书的:格温?戴尔认为,刚好相反,台湾在气候变迁的局面中,想办法喂饱自己就好,因为对岸忙于应付内部因气候引发的危机,都忙不过来,预期无力对台动脑筋。他认为:目前中国主要粮食生产区域,都面临灌溉用水不足的危机,西藏高原积雪不够,夏季融冰减少,河川水位降低,中国北方雨水减少,地下水超抽,预估二十年内就会面临无水可用处境。

  

  主要的粮食生产区:华南地区,海拔高度多在一公尺以内,暖化海水上升,一旦淹没,无粮可收。届时中国忙于应付吃不饱的危机就「捉襟见肘」,还要应付南亚火药库随时爆发,所以应该无暇对付台海问题,目前台湾只需要解决粮食生产不足即可,想办法养活自己。

  

  不过,他也强调:历史上许多侵略的原因,都是要弭平内部危机,所以转移焦点,对外发动战争。将来在两岸间是否发生类似的场景?戴尔并没有正面回答。他个人相信,中共不会也没有理由对台使用核子武力。

  

  。。。。。。。。。。。。。。。。。。。。。。。。。。。

  

  勿临渴而掘井 - 深挖洞, 泛引水, 广积粮

  

  (李良书简二零零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早前友拈来中国北方旱灾之载, 李良为之感概再三.

  

  中国宜放缓世界工厂之角色, 大部套现买入之外国公债, 专志国家防卫之充实, 国内生态环境之改善, 以及为即将来临之大规模旱灾与粮灾早为之谋.

  

  无它, 方今之急务有三: 深挖洞, 泛引水, 广积粮. 洞深挖则怯敌胆, 水泛引则稻麦长, 粮广积则民不饥. 三者既成, 我中华民族乃可立于不败之地.

  

  舍此三者, 中国将无去处. 今之谋国者, 能不临深履薄耶

  

  李良

  

  。。。。。。。。。。

  

  北方 五年来最渴

  

  2008.03.27

  

  今年入春以来,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异常偏少,主要江河持续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近期随着气温回升,旱情迅速发展。

  

  新华社导,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表示,至26日为止,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91亿亩,比常年同期多7000万亩,为近五年来最严重的一年。其中作物受旱4910万亩,水田缺水1113万亩,有582万人、543万头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受旱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大部和西北的部分地区。

  

  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田以堂认为,当前旱情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受旱面积大;二是受旱区域集中,缺水面积大;三是抗旱水源短缺突出;四是部分地区城乡供水安全压力大。

  

  田以堂说,当局高度重视当前抗旱工作,完善抗旱预案,增加抗旱水源,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春耕生产用水需求。

  

  。。。。。。。。。。。。。。。。。。。。。。。。。。。。。

  

  警惕中国大陆随着暴风雪灾而来的干旱问题及其它(大观系列四﹕人类及其命运)

  

  (李良书简二零零八年二月二日之三)

  

  有朋友来问, 中国大陆目前长达超过一个月, 曼延十四个省, 受害人民数以亿计的暴风雪肆虐, 是否跟美国海空军在阿斯加州伽可那(Gakona)镇北部的高频激动极光研究计划(High Frequency Active Auroral Research Program, HAARP)有关. 这个问题, 属于李良的本行, 我们可以一分为二来看:

  

  一. 高频激动极光研究计划的原始目的, 是用于通讯(尤其是潜艇通讯)跟监听; 但由于它借电磁波把能量传送到电离层,当然可以籍变换发射方向以及能量的积蓄来改变地球各层面局部分子密度, 从而影响气候.

  

  二. 但就目前高频激动极光研究计划向外公布的3.6百万瓦特的功率而言, 要引起在中国大陆目前范围这么大的暴风雪灾, 李良作了一个简单的计算, 似乎并不可能. 其实英国在其海岸线早就建立了类似却功率更大的设施, 只是鲜为人知而已, 就此一笔带过.

  

  眼下中国大陆的暴风雪灾, 亦有可能只是一个地球气侯变化周期上的一个现象, 或也有可能是因地球暖化而产生的气候变迁. 如属后者, 我们就要担心那随着暴风雪灾而来的干旱问题. 在这, 且让我引用一段话

  

  “

  

  三. 水将以其最坏的形状出现. 即是, 巨形暴风雨跟洪水将濒出.

  

  四. 在南美的安地斯跟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区, 由于地球暖化所引起的冰河溶解, 大量的洪水与山崩将接踵而至. 但在未来的数十年里, 另一相反的迹象将要发生, 即是由于冰河与积雪层的激烈递减, 许多河流会日趋干枯, 以致地球上六分之一的人类将无水可用, 即至少十亿人类将因无水而陷入绝境.

  

  (见李良书简二零零七年四月七日之二, “Apocalyptic soon 评联合国最新出炉的国际气象变化决议文第二部份”)

  

  人说大雪兆丰年; 传统上的大雪, 时在冬日, 无妨春耕夏种和秋收. 可如果碰上夏秋之际的大干旱, 人民连吃饭都有问题. 另外, 我们当然不希望有气象战争或气像变迁等的残酷之事发生. 但不论是气象战争或是气象变迁, 未雨筹谋, 勿临渴而掘井, 已是古有明训. 方今中国的谋国者, 一定要能有所警惕, 早为之谋才是.

  

  。。。。。。。。。。。。。。。。。。。。。。。。。。。。。。。

  

  浅说粮食问题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兼论西方粮食操控集团及其运作 (大观系列四﹕人类及其命运)

  

  (李良书简二零零八年四月十九日. 良按: 此文分上下两篇, 此为上篇. 文中引述所有事实, 均有明确出处, 特此告知!)

  

  缘起

  

  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立即而明显的危机有五, 即,

  

  一。 现有资本主义体制是否可持续问题

  

  二。 石油跟石油有关的能源问题

  

  三。 环境及地球暖化问题

  

  四。 水资源问题, 以及

  

  五。 粮源问题

  

  这五大问题与人类未来的生存跟永续息息相关, 彼此互为影响, 执其一即牵动其四, 筹思解决其一, 亦将启动其四. 若专注其一而想得一合理解决之道而忽略其余, 恐将徒劳. 本文将与第五点粮源问题有关的人类面临的粮食问题, 作一常识性的简单陈述, 至于解决之道的探索, 将待之异日.

  

  由洛克菲勒家族栽陪出的, 曾为美国几任总统出谋献策, 翻云覆雨的犹太籍美人季辛吉 (Henry Kissinger), 三十年前就说过一句话

  

  “你控制了石油, 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控制了粮食, 就控制了人类.

  

  (Control the oil and you control entire nations; control the food and you control the people.)".

  

  因美国的入侵伊拉克及其驰骋中东以及中亚, 俄国在欧亚大陆两的两面纵横, 以及中国于非洲的图存挣扎而产生的的种切, 石油问题比较明显,不在本文范围之内, 现在则来了解一下有关粮食的问题.

  今年二月宣告退休的古巴革命英雄和领导人费特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 于去年三月二十九日,因北方国家(代表欧盟及美加澳日等国)无节制的开发农业燃油(Agrofuel, 即产自农业作物的所谓活化燃油, Biofuel)一事, 在机关 “Granma” 上发表了一篇社论, 那刚跟巴西签定以农作物提炼乙醇(Ethanol)协约的乔治布什(George W. Bush) 放了一炮, 明言如果不加节制, 将会有三十亿人类因饥馑而死, 替那占地球人口大多数的南方 (包括第三世界跟未开发及开发中国家) 人民请命.

  

  费特尔卡斯特罗言犹在耳, 至今为止不到一年之间, 联合国农粮组织的最新统计, 全球粮食价格通涨了40%. 为此, 联合国农粮组织建立四十年来, 第一次发布了粮食短缺的警. 如非洲的茅里塔里亚, 中美洲的海地跟墨西哥, 亚洲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 已因粮食的涨价和短少而发生过暴乱; 许多受害于活化燃油发展的第三世界的国家, 已严重到政府必须出动军队来保护粮源.

  

  与此同时, 因种植制造活化燃油作物取地所需, 世界森林及草原被砍伐清除的面积, 正以史无前例的惊人速度进行. 最新导, 米, 麦, 黄豆, 棕榈油等的基本民生需求, 均已至少涨价一倍. 而且这种涨势, 还将方兴未艾.

  

  世界权力和资本操控集团透过西方政府与财团, 散播活化燃油虚假的经济命题, 空中楼阁式的能源独立梦想, 以及空洞的的环保利益, 向大众洗脑宣传. 可科学的验证却恰好适得其反,于此,在严肃的刊物科学(Science)杂志上已至少有两篇以上的科学论文以证其非. 由于要生产活化燃油作物, 不得不大量地清除了森林和草原, 以致超巨大地增加了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存量, 加速了地球暖化(Global Warming)的进行; 其程度甚而过于传统石化燃油(Fossil Fuel, 即石油)的使用.

  

  有人估计, 因清除森林和草原而引起的”碳”债(Carbon Debt), 人类即使花了一个世纪, 还不一定可以还完.目前活化燃油的发展, 是基于反经济和不正义的方式而进行的. 反经济的一面是由政府津贴作物的种植和活化燃油的买卖; 不正义的的一面是以邻为壑, 不但破坏了穷国的环境生态, 还因作物的转移用途而引起世界的粮荒, 令占世界人口多数的穷人备受打击.

  

  以美国为例, 目前从玉米制作的乙醇(Ethanol) 年产约七十亿加仑, 目前美国国会已通过能源法案的要求是三百六十亿加仑, 此中一百五十亿加仑要来自玉米, 占美国目前玉米产量的三分之一强. 大家能想象美国玉米短缺三分之一, 对世界粮食供应跟价格的影响吗 另外, 又以加拿大为例, 即使加拿大全国生产包括玉米在内的全部粮食, 都用来制造乙醇, 也只不过一百三十亿加仑而已! 当你装满了一缸的乙醇开车兜风的时候, 那用来制造这一缸乙醇的粮物, 可以给一个人吃一年.

  

  要建构一个和谐的世界, 有太多我们尚未知晓的途径要去推敲. 但是有害于建构一个和谐世界的物事, 我们都清楚明白, 那就是人间的不正义和不平等; 最显著的, 就是人间经济上的不正义和不平等. 这些人间经济上的不正义和不平等里, 以粮食的不能平均分配引起的危机至”朱门酒肉臭, 路有饿死殍”为最; 其中或因为富不仁, 或被用以作地缘政治的武器, 或移作非食物性的用途如活化燃油的发展, 则为其中之大者.

  

  小结

  

  结论先说. 有关粮食危机问题的种切,可先简述要点如下:

  

  以现代科技进化到今天的能耐跟潜力而言, 人类应该没有所谓的粮食危机问题.

  

  目前所有因粮食而引起的一切相关危机问题, 都是人为的; 乃是经历两三百年资本主义无限制发展引起的诸多疑难杂症之一.

  

  粮食问题已与能源问题, 水资源问题, 环境生态问题, 以及已呈病态发展的资本主义体制问题等五者合而为一, 汇集转化而成为一巨大的序乱(Chaos,即乱而又有其序的一种巨大的, 有机且自行呈蝴蝶效应演化的形体).故实践上的解决,当是五位一体, 同时看待.

  

  就让我们从大观的角度来简单地在这探讨一下世界粮食问题的演化.

  

  温饱, 控制, 与地缘政治

  

  在人类文明初起之前, 那时真所谓天地苍茫, 宇宙洪荒. 我们的老祖宗们跋涉流浪, 步履山川,巢树穴洞而居, 茹毛饮血而食. 求其温饱之道, 无非渔猎而已. 直到约纪元前一万年时, 方有种植跟畜牧的农业迹象. 人类文明的滥觞, 是在有了种植跟畜牧的农业活动之后. 人们的生活方才免于奔波, 开始安定下来.

  

  考古人类学上的发现, 从此之后, 自足式的农业村落就遍于世间上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个阶段里, 粮食的供应是立即而直接的, 只要谨慎稠谋, 直到下次收割之前, 除非遇着天灾人祸, 家家户户都可温饱过活. 那粮食的供求两方面, 都是非常平衡而稳定的. 那是一个户户炊烟, 鸡犬相闻, 一个个与世无争的小小世界社会.

  

  有朝一日, 这些个农业村落因人口与各种活动两均增加而扩展成为城镇之后, 人们生活的面相多了, 事情就跟着复杂起来, 由量变而质变, 生出了结构上的变化. 一些人就从事着跟直接农业生产无关的事, 于是, 粮食的供求与分配, 也跟着因为要倚赖各行各业的配合而显得千头万绪起来. 如果有了多余的粮食, 随之而来的邻近城镇间就会产生互相交易的关系, 而当这些交易活动集中于少数人之手时, 那粮食就自然会成为一种政治力量.

  

  通常一国个帝国的兴起, 是跟商人这一个行业的出现息息相关的. 商人不遗在远, 越境过界, 转有运无. 粮食跟其它货品就此易手, 于是粮食就成为专门生利的货物; 粮食也成了一个国家以保人民足食的责任. 从前的罗马帝国, 远自北非跟埃及输入玉米等粮产以供罗马民食, 就是政商一体的最佳范例.

  

  十八世纪以来的工叶革命也带动了农业革命, 于是粮食的生产分配跟使用也随之而起了剧烈的变化, 农渔跟其它的食品制造就演化而为大企业的独占性活动. 这些个大企业的营运, 就以得利最多跟生产力最大为依归. 由于资本密集导致大规模生产. 伴随而来的, 就是交通跟运输以及食品加工与包装业的现代化, 因此食品交易也因之而全球化. 在一切以利润和效率挂帅的前题下, 基因工程(将在下篇再予讨论)之应用于粮食生产也应运而生, 日趋严重.

  

  全世界大都市里的超级市场, 不但有冷冻跟包装食品, 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果蔬, 给人以一种充足的印像, 骨子里, 不过是种局部而特殊的, 予人以丰富之感的幻像而已.

  

  到了二十世纪之后, 粮食的供应就进入了一个政治跟经济的新的次序. 大量粮食的结集, 就成为富有国家作为从事地缘政治的筹码. 他们拥有巨型的粮食进出入交易商, 控制了整个世界的粮食市场以图己利; 他们通过分布在北美, 欧洲, 跟日本的股票交易场所来决定各项粮食的价格. 为了化解互相之间的利益冲突,这些富国就彼此协调成立了所谓的世贸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 但从今天它的的实践来看,无非是一个我为刀俎, 人为鱼肉, 一个由富商大贾所操纵的富国向穷国专政, 一个分赃式的机构而已!

  

  自一九六一年以来到今日, 富国通过粮商控制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世界进出口粮食市场. 而二十世纪末, 他们更加重了出口跟降低了进口的比例. 它们进口的多是产自第三世界或开发中国家如热带水果, 一些特选菜蔬, 以及咖啡烟草糖茶等非必需粮品; 可出口的却是如玉米, 米, 麦等主要民食必需粮品. 因此, 第三世界或开发中国家通常都要进口大量的主粮以作交换, 在此期间, 非洲跟拉丁美洲的进口粮产就剧增了八倍, 亚洲则四倍. 这就意味着亚非拉的人民想要填饱肚子, 就要靠生产主要粮食的富国跟大粮商们的慈悲, 在无可奈何之下, 只能任人予取予求; 或为人压榨取利, 或成为地缘政治的牺牲品. 这说明了为甚么每年的世贸会一开, 抗议示威就会层出不穷.

  

  有一部2007年出品, 由萨莉缇昂(Charlie Theron)主演的电影, 叫做西雅图之战(Battle of Seattle), 是重现1999年西雅图世贸会时的暴动史实, 关心社会正义的朋友们, 不妨一看. 另外, 富国一再以粮食作为地缘政治武器, 已是兵家常事. 美国为要使对方就范, 就曾向古巴, 伊拉克, 苏丹, 利比亚, 伊朗等国实施粮食禁运. 其中以伊拉克为最惨, 以致引起以百万计的伊拉克孩童及婴儿严重营养不良, 因而夭折的不在少数, 是二十世纪人为的大悲剧之一.

  

  展望二十一世纪, 如果目前的形势继续发展下去, 那粮食的供应就会完全跟着世界粮商市场的运作, 和地缘政治操控者的潜规则来进行. 这些个潜规则, 就决定了从国家到地方上有关粮食的生产跟分配. 由于资本社会形成经济上的不平等, 于是富人们的购买力, 就大大地超过了一般普罗大众为求保命的营养所需, 而在第三世界里, 这种”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现象显得更是尖锐. 而在实践上, 粮食的交易跟食品市场的潜规则, 亦非在第一线从事生产的农民所能控制, 这于全体人类的生计, 当然会有严厉的影响.

  

  于是, 有钱人住在万物俱备的富有小区里, 予取予求; 可包括富贵在内的至少八亿世界穷人们, 却要面对营养不良的困境, 这将成为二十一世纪里的大问题. 令这个问题百上加斤的是, 作为主粮的谷类的库存跟生产均普遍减少, 在缘起里我们提到联合国农粮组织建立四十年来, 第一次发布了粮食短缺的警. 其实, 在2002年度里, 因为占有35%的粮产移作畜食, 因而起粮源短缺. 联合国农粮组织也曾在偏及四大洲, 涵盖三十四个国家宣告过粮食短少警, 只没有今年这次那么来势汹汹而已.

  

  二十一世纪里的另一个现象, 会是随着农村的凋敝, 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迁入市区. 世界上的大部人口将会集中于都市里, 因而超大型的贫民窟将会比比皆是, 将为粮食的分配问题更增困扰.

  

  世界粮商跟操作地缘政治的政治集团之间, 是有着千丝万镂的. 因此, 就让我们来稍为了解一下,那些假借富国向穷国或穷人专政取利的跨国大粮商们.

  

  西方的跨国粮食操控集团

  

  世上现有大约四十个大大小小的粮商, 它们操纵了全世界粮食的进出口买卖, 食品的制造与包装, 跟价格的量定. 这些大粮商们, 无不是以利挂帅, 除了赚钱之外, 它们还跟这世上既得政治力量挂钩, 形成一个严密的利益集团. 它们许多做法, 往往跟社会正义跟人民利益有根本性的冲突.

  

  明年好莱坞将推出一部名叫告密者(The Informant” 的电影, 就是有关这儿提到的大粮商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 由麦达蒙(Matt Damon)主演. 这是根据真实案件拍成的电影, 透露了粮商们从事的一些非法行为, 以及人性上的缺陷等的曲折故事, 颇值一看.

  

  我现在就检出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以八家粮食制造与操控公司, 以其字母为序, 在此先做一个常识面的了解.

  

  1. 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

  

  早于公元1902年, 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里市(Minneapolis)的阿楚(George Archer)跟丹纽(John Daniels)两人从事亚麻子油的压榨工业, 后来又并购了米兰亚麻子产物公司(Midland Linseed Products Company), 因此就产生了今天声名显赫的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 之后, 逐渐扩大, 增加了面粉工业, 食品加工业, 饲料业, 特殊食品业, 可可业 , 以及营养品工业等等, 不一而足. 后来又把基因工程用于农产品的生产, 但直到二十世纪的末年, 迫于公众压力, 才公开它的基因产品业, 而与非基因食品并列.

  

  ADM是个巨大而又盘根错节的跨国公司. 今天, 它旗下的企业包括食品, 饮料, 食疗(Nutraceutical) , 以及饲料等, 共约有两百七十家各型各样的制造工厂, 分布在世界各地, 从事可可, 玉米加工, 食品添加物, 营养补助品, 类固醇, 食用油等的生产和市场推销. 除此之外, 它还进行有关农粮储备与运输交通等的大型行业, 有如下述的卡基尔公司, 它的经营也是一贯的.

  

  ADM现在是世界第一大的谷物与油子的处理厂, 美国第一大的黄豆压碎处理厂, 美国最大的玉米类添加物制造厂, 美国第二大面粉厂, 也同时是世界第五大的谷物输出交易公司. ADM也从食品业进展到活化燃油的发展, 即是, 有关乙醇跟活化柴油(Biodiesel)的生产. 年引进了原石油公司的为执行长表明要专注于活化燃油如乙醇等的发展单去年一年于此方面就投资了十亿美元以上, 是世界第一大的活化燃油乙醇的生产者, 于世界粮价的高涨有直接关系.

  

  ADM的董事则包括投资巨霸华伦巴非特(Warren Buffet)的儿子豪华巴非特(Howard Buffet), 老乔治布什时的驻俄大使罗伯史特劳斯(Robert Struss, 史特劳斯本人亦是英国某情组织宣传机关的头头之一), 以及前任加拿大首相的布莱恩马龙尼(Brien Mulroney)等.

  

  现时总部设在美国伊里诺州狄克多市(Decatur)的ADM公司, 如果你平时稍为留心世界新闻的话, 应该对它不会陌生, 但一如其它, 我将在另篇描写它的政商跟社会关系, 包括私运童工入境, 有关蛋白酵素Lysine的价格垄断, 以及环境污染等恶声昭著的惯行, 以及相关的地缘政治作用.

  

  2. 本邦(Bunge and Born)

  

  本邦于十九世纪初叶原在荷兰与比利时发展, 从事海外殖民地香料与橡胶生意, 于1876年迁至阿根廷. 其后犹太粮产交易商赫斯(Alfred Hirsch)加盟, 并将生意扩及其它的农作物, 包括各样的粮产与油子等. 1897至今, 本邦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的粮食出口公司, 占美国干式玉米粉厂的第一位, 黄豆加工业第三位, 巴西粮作出口第一位.

  

  本邦公司更将其营业扩展到纺织, 化肥, 油漆, 以及银行等企业; 地区扩及巴西及美国. 它跟阿根庭的统治阶级有戏剧性的互动关系, 阿根庭民族主义者皮隆(Juan Peron)及其夫人艾薇塔(Evita)就曾两度吃过本邦公司的苦头, 栽在它的手下, 我将在后篇作一说明.

  

  3. 卡基尔(Cargill)

  

  卡基尔总部设于美国明尼苏达周州明尼东加市(Minnetonka)系由原籍苏格兰海运商威廉卡基尔(William Cargill)兄弟于1865年建立. 现年营业额高达九百亿美元年, 年获利达二十五亿美元以上, 是为美国私有资本公司中的第二大. 它的粮产输出和交易业, 不但是美国第一, 也是世界第一. 同时, 它也拥有全美最多的粮仓(Grain Elevator), 也是法国第三大的粮产输出公司. 它也是美国最大的玉米饲料的制造商, 以及占全美第三的面粉厂和屠宰和肉类包装加工厂, 也是最大的养猪和禽类如肉鸡和火鸡的养殖场. 从生产, 包装, 到市场的每个环节, 无不一手包办, 更有它自己超过一百亿美元资产的避险基金 - 黑河资产管理(Black River Asset Management). 它的巨型运作, 从它拥有四百条平底运粮拖船跟两千辆大货柜车, 业务横跨五大洲及六十六个国家来看(譬如是泰国最大养鸡场的拥有者), 总体规模, 堪称世界之最. 此外它还从事高科技及高回收包括基因工程等的生物工程研发计划.

  

  卡基尔表面上是个家族经营公司, 并未上市, 却有着浓重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 主张开放自由贸易, 它甚至曾为中国的进入WTO而拉票. 它的眼光着落在开发中跟第三世界的潜在市场, 因此, 它对环境的破坏如南美热带雨林之被狂砍等也非常显著, 我将在本文后篇另霹章节, 以讨论诸大粮商们的政商勾结跟剥削本质.

  

  4. 大陆粮产(Continental Grain /ContiGroup Companies, CGC)

  

  大陆粮产是由比利市大粮商西蒙佛来堡(Simon Fribourg)于1813所创, 原为一个专门作粮产交易的公司, 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多角度与食粮有关如畜牧,家禽,面粉生产等, 成为营运遍越六大洲和五十国国家的跨国公司. 一次大战爆发, 它将总部迁往伦敦, 不久后又移到美国纽约市. 它是世界跟美国第二大的粮产交易和输出公司, 仅次于卡基尔, 是美国最大的黄豆制品公司, 世界第一的牛羊养殖场, 法国第二的粮产交易和输出公司, 厄瓜多尔第一的养虾场. 它还从事粮仓, 饲料, 棉花, 海产等行业, 也拥有巨大规模的粮食运输体系, 一如卡基尔.

  

  大陆粮产至少在中国大陆经营了三十年, 总部设于香港, 名为Conti Chia Tai国际公司, 跟泰国的 Charoen Pokphand 农产公司各占一半的股份, 在广东拥有七个大型饲料工厂. 跟它合股的中国长城东北亚公司, 则在中国的东北跟东海岸建有至少十家饲料厂, 八家相关的屠宰场. 另外, 它设在香港的肉商公司(Meat Merchandising) 则专门负责从美国或其它国家输入冷冻鸡鸭, 是为在大陆流行的Sanderson跟Wayne等两种商标产品的. 它的一个子公司大陆拉丁(ContiLatin)则为其在西半球拉丁地区如中南美洲跟加勒比海的营运而设, 业务包括鱼虾海产, 家禽, 饲料, 面粉厂等.

  

  除此之外大陆粮产还经营各项投资机构, 如股票, 房地产, 保险, 交通, 甚而电子计算器及软件工业, 真是无所不包.

  

  5. IBP (Iowa Beef Processors, Inc.)

  

  世界家传户晓的泰生鲜肉出品公司(Tyson Fresh Meats) 于2001年购入IBP, 总部设于美国尼布拉斯州的达可他城(Dakota city), IBP于1960年由安得生(A.D. Anderson)与贺尔莽(Currier Holman)创立. 它是第一家将处理厂房设于牛羊养殖场的肉食产品公司, 于其总部所在达可他城的处理厂, IBP把屠宰, 切割, 细分, 以及冷冻盒装等作业生产线化, 是美国第一大的屠牛场, 也是美国第一大的屠猪场, 同时也执世界屠宰业的牛耳. 年供新鲜肉类九十亿磅, 半数供给日本, 是为日本最大的肉类输入商. 最大的股东是阿曼海默(Armand Hammer)的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Petroleum Corporation)及投资业巨子富达基金公司(Fidelity Mutual Funds).

  

  IBP有过很不光荣的劳工记录, 可它的利润, 却是年年增高, 曾有销售量不变却利得加倍的记录. 做法就是向养牛的农民压价一半; 往往令到农民血本无归, 于八零年代, 为了将肉产输入纽约市, IBP甚至不惜跟纽约的黑手党结盟, 曾被绳之于法.

  

  6. 路易左傅(Louis Dryfus)

  

  路易左傅由法人Léopold Louis Dreyfus于1852年所创, 纵横欧陆粮食市场及财经界逾百五十年, 并与有影响力的欧陆政治人物互通声气. 后期建立的银行Louis Dreyfus, 属法国第五大银行. 总部设于法国巴黎, 分部则在美国康乃狄克州的维顿市(Wilton)及巴西的圣保罗, 是世界第三及法国第一粮产输出商, 也是世界粮产输往俄国的第一出口商.

  

  路易左傅的最新生意活动, 是经营全球性有关活化燃油的发展; 包括经由发酵或合成方式的乙醇制造和交易. 其用以制造发酵式乙醇的主要原料, 是蔗糖和谷类等农作物, 它在巴拥有两处巨大的发酵式乙醇制造厂. 透过其伦敦及维顿市的办事处, 路易左傅积极地进行乙醇从生产到目的地的交易, 以及此一市场的发展, 将之全球化.

  

  7. 雀巢(Nestle)

  

  公元1866年英人佩吉 (Charles Page)于瑞士建立英瑞(Anglo-Swiss)浓缩奶品公司; 1867年, 瑞士人涅斯投(Heri Nestle,后 Nestle 译为雀巢)始创亨利涅斯投公司. 这两家公司于1905年合并, 是为今日的雀巢奶品公司. 之后, 雀巢以利得收购其它跟奶制品有关的公司, 得以日渐壮大, 终成巨构, 并成为向开发中国家与第三世界输出奶粉的专断者.

  

  雀巢的总部设于瑞士, 在世界五大洲设有四百个食品工厂. 是世界第一的食品公司, 世界第一的奶粉公司, 世界第一的浓缩奶的交易公司, 亦是美国第三大的咖啡公司, 也是世界最大的矿泉水公司. 营业地区涵盖世界各国, 其中至少有十三个国家的营业额超过十亿瑞士法朗, 全世界超级市场架上的奶制食物, 很难见不着跟涅斯投有关的成品,此外它还经营跟护眼有关的工业以及洗浴和化妆的产品, 可谓无处不在, 无远弗加.

  

  雀巢的现任总裁毛策(Helmut Maucher), 也是银行业巨子摩根银行(J. P. Morgan Bank)的董事; 众所周知, 摩根银行是英国情组织设于美国的首要财经机构. 涅斯投的另一董事保罗伏克尔(Paul Volcker), 则是前美国联邦储备局(Federal Reserve Board)的主席, 哈! 真是天下英雄, 尽是一家!

  

  8. 菲列摩理士(Philip Morris)

  

  菲列摩理士于十九世纪中业首创于伦敦, 是为一单纯的烟草门市公司, 后来转入香烟制造叶. 于2003年改名为奥屈理亚(Altria Group, Inc.), 主因是要避开它原来烟草公司的恶名, 总部设在美国的维基尼亚州立瞿蒙(Richmond)市. 八零年代收购了大众(General Foods)跟克律佛(Kraft Foods)两大食品公司, 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的食品公司, 仅次于涅斯投. 主要股东包括传播业巨子梅铎(Murdoch). 梅铎本人澳大利亚籍, 却纯为英国政策跟利益的宣传机器; 另一大股东为帕荪斯(Richard Parsons), 是时代华纳(Time-Warner)的老板; 时代华纳部份由布朗芙门(Bronfman)家族的西滚酒业(Seagram’s Liquor)拥有, 此家族传说中跟世界毒品交易有关.

  

  菲列摩理士曾因贩运私烟跟非法物品著名, 可鲜为人知的是, 菲列摩理士又是英女王夫爱丁堡公爵菲力王子(Duke of Edinburgh Prince Philip)所主持的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大赞助者, 而世界自然基金会表面上是以保护地球环境为标的, 可谓面面俱到.

  

  以上是垄断世界粮食市场中的八大重要粮商介绍, 有机会在下篇里, 我将顺带再深入地讨论一下这十大粮上的政商关系, 他们对世界社会的影响, 跟在地缘政治上的运筹掌握.

相关文章 温铁军等:粮食金融化挑战蒋高明:中国粮食危机严重 转基因不是出路!保障粮食安全,必须手握种子主权中国粮食安全面临不确定性风险白益民:中国粮食安全与隐忧印度和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的根源李昌平:未来粮食危机并非因粮食不够人吃郑风田:入世十年农业挑战巨大,后十年能否保住难讲中国玉米保卫战:美国“先玉335”侵占东北种子过半市场份额警惕中国未来粮荒郭生祥:美国用粮食危机拯救美元?
标签:粮食   中国   公司   美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