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在股市浪潮中裸泳的中国股民 政府也难护其安全
新闻配图
凤凰iMarkets讯 彭博社近日发表评论,分析在中国股市浪潮中裸泳的股民。以下为全文:
美国知名金融机构摩根大通和贝莱德集团在中国股市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上存在分歧。摩根大通在上周表示,中国股市近期13%的跌幅已经为投资者提供了抄底的机会,而贝莱德则认为,中国股市的“萎缩势头相当迅速”。
那么究竟谁的判断是正确的呢笔者认为,从短期来看,摩根大通的判断是正确的。中国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引发了股市的牛市行情,且将会尽一切可能确保牛市的持续。但在未来数月,贝莱德担心的问题也可能会出现,而该机构是基于巴菲特有关金融分析的方法做出的。
贝莱德战略分析师Ewen Cameron Watt在接受彭博社电视新闻的采访时表示:“中国股市潮起潮落,有很多人都在裸泳。”
鉴于沪市和深市近期出现的一波卖出行情,我们发现了裸泳的人。在过去的12个月里,中国股市市值增加了6万亿美元,然而,仅仅只在一天,这种涨势似乎就被吞噬。如今,中国大陆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经达到256倍,相较之,2007年中国股市出现的狂热似乎都十分理性。
问题在于,中国已经让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市泡沫触底了吗摩根大通战略分析师Adrian Mowat认为:“如果中国股市的调整超出了其预期,那么政府一定会出手干预。在我看来,如果股市持续调整,那么中国政府肯定会出面安抚投资者,稳定投资者的信心。”笔者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Adrian Mowat的判断有其合理支出。
中国会竭尽所能稳定市场:中国央行会降息,修改融资融券交易规则,放缓IPO进程,推动股价上扬,等等。
那么Adrian Mowat判断的不合理之处在哪里呢因为他错误的认为,中国能够阻止股市崩盘。在1990年东京股市崩盘,1997年韩国股市崩盘,2008年美国股市崩盘的时候,政府都无能为力,中国也不例外。
随着牛市行情的继续,中国继续推动股市上扬的能力也进一步受限。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启动IPO,旨在确保投资者对股市的热情,并让更多的散户蜂拥开户。中国政府的本意是:如果中国民众感到财富水平增加,那中国政府倡导的“中国梦”就能够实现。
但市场泡沫已经越发不可持续。股市个股的市盈率中位数为98,而上证综指的银行股的市盈率为23倍。银行股未能崛起的原因在于中国双重的债务泡沫。数据显示,中国公共债务和私人债务水平已经达到了28万亿美元,且融资融券债务达到3630亿美元,创出历史新高。
中国经济基本面逐渐恶化。彭博社分析师Kenneth Hoffman在本周五发布的一份告显示,中国钢铁需求正在下滑。在今年6月28日,彭博社监测的每吨钢的利润下降37美元,创出历史心底。中国制造业活动也在下滑。
这或许能解释上周股市为何出现暴跌。在CSI300指数的10大行业中,科技,电话,工业企业跌幅最大,至少达到15%。The ChiNext Index单在周五的跌幅就达到了5.4%,这使得其自6月3日出现新高后的累计跌幅达到了17%。
股市卖空说明,中国通过股市刺激经济的策略似乎难以奏效。中国政府势必会维护市场。但当行情转向时,政策生效需要时间。(双刀/编译)
相关阅读:股市繁荣与经济复苏没有多大关系2015年06月24日 :凤凰国际iMarkets
近来,随处可以听到关于中国股市“脱离现实”的说法。随着2015年渐渐逝去,中国经济似乎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此同时,中国股市则有意识地脱离现实,尽管近期中国股市出现急剧下跌,上证综合指数[2.96%]今年仍上涨近40%,
奇怪的是,最新的中国经济数据却显示情况并不可怕。根据位于北京的一家研究机构中国褐皮书国际公司(China Beige Book)对2000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调查采访。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基础广泛的复苏”。
股市繁荣让公司能够筹集到新股本,扩大业务经营。这跟经济复苏有很大关系,且意义重大。但是,情况却并非如此。
中国褐皮书表示,“在我们所有的指标中,资本支出的正向关联度与股票价格繁荣程度最高,但是中国的资本支出只有小幅上扬,贷款需求也是如此。”
相反,中国经济复苏主要来自销售上涨,尤其是政府和企业购买。换句话说,中国股市热潮并没有受到企业借款或支出影响。
那么,从急切的中国投资者手中募集到大笔资金后,企业在用这些钱做什么
中国褐皮书说,他们可能会用这些资金偿还债务,这有利于中国的长期财务状况。但是从短期来看,如果资本支出继续下降,情况就不那么乐观。而且,这让中国经济更加难以对抗股票市场的急剧下跌。如果近期的股市低迷状态持续,企业就更加不愿意为扩大经营而投资。
然而,对增加支出感到犹豫不决的,不仅仅是中国的上市公司。为了刺激银行为企业扩大经营融资,政府一直以来都在降息降准,然而效果有限。“限制私人部门投资的主要因素,不是信贷的供给方,而是企业对需求前景的惨淡预期。”研究机构Gavekal的经济学家Thomas Gatley和Andrew Batson在最近的一份告中写道。(克克/编译)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