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日力争强化与美同盟--11-5东方日报报道和评论一束

2025-02-26 学习 评论 阅读
  

  日力争强化与美同盟--11-5东方日道和评论一束

  

   张泰永 辑

  

  日力争强化与美同盟

  

  【本讯】与周边国家有领土争议的日本,近日正积极拉拢美国支持。日本防卫相北泽俊美本周二出席日美安保条约修订五十周年集会上声言,日本周边有东海等问题,因海洋自由对日美均很重要,有必要进一步强化日美同盟,另驻日美军对加强钓鱼岛防卫不可或缺。

  

  美国驻日大使鲁斯则指出,美国总统奥巴马本月访日,将申明美日同盟是美国在区内最重要的同盟,呼吁加强两国合作。另白宫负责人昨称有关日中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摩擦,期待中国遵守国际规范和国际法。他还对中国稀土政策「提出警告」,强调美国在注重发展对华关系同时也很重视日美同盟。

  

  京反对外国介入南海争议

  

  针对美国拉拢东盟,欲介入南海争议。中国外交部长助理胡正跃说,中方主张由直接当事方通过谈判解决争议,反对外国势力介入。胡正跃说,作为世界最繁忙的国际海运航道之一,南海航行安全从未因为南海争议受到影响。

  

  另日本首相菅直人夫人菅伸子早前接受南韩传媒访问,指中国让人「捉摸不透」,她直指,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被中国打压。

  

  华送大礼 法企获130亿元定单

  

  国家主席胡锦涛昨日抵达法国进行访问之际,法国与美国合资的电讯设备制造商「阿尔卡特—朗讯」宣布获得中方总值十一亿七千八百万欧元(约一百三十亿港元)的定单,为中国移动、电信及联通提供零件及技术。据悉胡是次访法,法国政府希望能为高科技产业带来大笔中国定单。(综合道)

  

  京传游说多国杯葛和平奖

  

  【本讯】本届诺贝尔和平奖下月十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颁奖礼,北京外交圈有消息传出中国当局近日频频约见部分欧洲国家驻京外交官员,游说各国勿派代表出席颁奖礼,甚至有部分欧洲国家驻挪威的官员声称,收到驻奥斯陆中国大使馆的施压函件,要求他们不要参加颁奖典礼,及不要发表支持刘晓波的声明。

  

  美联社昨引述部分驻北京的欧洲外交官称,中国驻奥斯陆大使馆向一些驻挪威的欧洲国家使馆发出函件,要求他们不要参加下月十日举行的和平奖颁奖典礼。道引述一名看到信件的外交官说,中国在信函内重申刘晓波为刑事犯罪分子,并抨击诺贝尔委员会干涉中国内政。

  

  美联社的道又指出,过去两周,北京当局悄悄约邀一些国家的驻京外交官会面,期间提出与上述信件内容相似的要求。

  

  陆克文再吁释刘晓波

  

  周日抵上海展开访华之行的澳洲外长陆克文,周三透过澳洲外交部,再次呼吁中方释放刘晓波。陆克文并且称在访问北京时,他不会回避向中方提出人权问题。不过,陆克文没有具体说明他将在何时向中方提出释放刘晓波的问题。另一方面,英国首相卡梅伦下周亦将首次访华,英国传媒道,他会向北京的领导人提出刘晓波被囚问题。

  

  内地柴油荒港商叫苦

  

  内地「拉闸限电」,迫使企业抢购柴油保生产,加上囤货、传统耗油高峰等因素,终令各地上月起爆发柴油荒。大批油站因供应短缺被迫限量供应甚至停业,司机每日大排长龙入油,叫苦连天。长途货车车主为省油不肯接生意,预料将影响货运、农耕;港资厂林立的珠三角地区亦大受影响,平均运费升达两成。

  

  现时正值圣诞定单付运高峰期,「节能减排」措施早令珠三角地区工厂的生产受限制,但即使能够起货,亦未必能如期送出。在东莞开设玩具厂的港商赵志雄表示,现时运费平均升两成,由十月前一千八百元人民币,升至二千二百元,而且只能送至深圳盐田,不送往香港。他直言柴油荒令运输成本增高,不少港商收入大减,但由于正值赶货期,根本别无他法。

  

  司机排队五句钟等入油

  

  浙江、江苏、广东等多个城市上月底起,柴油供应已现紧张。油站限制车辆入油容量,最多只可入三百至五百元,亦不准车主自备油箱入油。部分货车司机几乎每日都要排队四、五小时等候入油,油站外排长龙。有车主干脆跨省至福建等地入油。

  

  业内人士分析,柴油供应短缺原因众多,主要是因为企业抢购柴油发电。据悉,为了完成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指针,多地纷纷赶在今年底前「拉闸限电」,大批工厂被迫转而使用柴油发电机,抢去一部分原本供给油站的柴油。

  

  另外,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部分地方或民营炼油厂由于严重亏损,已经大幅减产甚至停产。一些大型炼油厂下半年相继停工检修,都令油料供应大幅减少。加上浙江等南方沿海城市,休渔期于九月结束,沿海用油需求大增,以及珠三角地区等制造业城市,国外生产定单踏入旺季,刺激需求,都令市场柴油供应紧张。为了确保旗下油站、以及医院等公共设施都有稳定油料及电力供应,石油巨头如中石化从上月中旬实施「控销停批」,停止对外批发柴油,致部分小型油站生意受损,目前南部已有二千多间民营油站因缺油而停业。

  

  同时,柴油批发价比发改委规定的零售价还要高,每吨贵近百元,致油企生产意欲低。业内估计最迟年底限电措施结束后,才有望缓解。

  

  本综合道

  

  「官二代」女子 网爆约会生活

  

  【本讯】内地有网络论坛近日出现一篇题为「征男友:我爱约会,我力求完美,欢迎加入我的排期表」的帖子,图文并茂自述一名「官二代」女子的约会生活,并表示希望任何优秀男士与她约会。帖子发布仅两天,旋即传遍互联网,备受争议。

  

  据发帖者自述,自己是廿五岁的「官二代」,家住北京三环附近,有两辆私家车,工作于优质企业的人事行政部门。由于有太多追求者,她特别制订严格且细致的「约会排期表」,管理着每天的约会行程,表中同时记录着每个人的特征、编号、约会日期及评语等。评语中不乏尖酸刻薄者,如「脑子缺弦儿」、「我忘不了你那骑自行车的风范」。文中表示,该表格目前排到八十一号,但仍未出现适合的男友。帖子超过十万点击,有网民看过照片后,称赞她长得可爱,但亦有网民警告「官二代要小心,不要是贪官就行」。

  

  有评论员指「官二代」字眼能引起热议,显示出民众对权贵的复杂心理。

  

  美国国会变天 对华更趋强硬

  

  美国中期选举尘埃落定。共和党在众议院取得超过半数的掌控权,民主党则遭受六十年来最大惨败,痛失众议院的控制权,仅以微弱多数保住参议院的多数党地位。美国进入府会对峙的多事之秋,对华政策亦将呈现更强硬姿态。

  

  在今次中期选举前,各候选人已经拿「中国问题」大做文章。从选举的情况看,大部分对华持批评立场的候选人都当选,而且对华愈强硬者得票率愈高。可以说,中国今后将面临一个极其不友善的美国国会。那些新上任的参众两院议员,肯定会提出形形色色的提案刁难中国。

  

  美国对华政策的钥匙虽然掌握在总统手上,但众议院有强大掣肘能力,在对外关系上,虽然成事不足,但败事却绰绰有余。奥巴马今次变成弱势总统,今后他推动的对华政策,很可能在众议院的讨价还价中变得面目全非。而且奥巴马为推动其国内政策,甚至不得不屈服于国会压力,用对华政策做交换。

  

  共和党的对华政策强调硬实力,因此围堵中国会比现时的民主党更加积极。当年拉姆斯菲尔德任国防部长时,就曾下令美军要做好与解放军作战的预案。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间,共和党会挑起对台军售、南海问题等一系列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议案,冲击中国底线。

  

  另外,民主党今次失败,主要是奥巴马在经济政策上未能挽救危局,使失业率居高不下,而共和党则抓住这软肋,指摘奥巴马对华施压不足,未能促使人民币大幅升值,使中国偷走了美国人的就业机会,这在美国选民中产生了强大共鸣。

  

  盲目乐观 自我麻醉

  

  因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共和党控制的国会肯定会在人民币问题上进一步加大施压力度,甚至逼迫美国财政部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以进行贸易制裁。

  

  中美关系目前已是相当紧绷,美国今年以来连续出招,不管是对华战略包围圈,还是贸易战、汇率战,或者是民主人权之争,双方已经交手多个回合。如果美国继续对华强硬,中美关系将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紧张状态。

  

  对即将到来的险恶局势,中国不仅要有心理准备,而且还要有反制措施。美国国会变天之后,美国媒体一面倒地认为,中美关系将进入困难时期,应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警钟。但奇怪的是,中国媒体却过分乐观地认为,选举结束之后,美国政治会恢复常态,对中美关系也没有特别大的影响。这些自我麻醉的论调,相当于自己解除武装,不战而降。

  

  明年一月,中国领导人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但按照目前的形势发展,这次访问等于是自投罗网,钻进美国摆下的鸿门宴,凶多吉少。

  

  弹指春秋:难打官司 直接打官

  

  还记得手刃淫官的烈女邓玉娇吗?还记得屠杀上海民警的杨佳吗?他们都被内地同胞奉作非一般的「人民英雄」。当你见到老百姓为了杀官血案而欢呼喝采的时候,危险了,痞人我有一个不祥预感,官老爷随时被打至口肿鼻肿遍地寻牙。

  

  看看官老爷为甚么该打吧。《瞭望东方周刊》披露,位处陕西陇县的「秋菊山庄」,曾经是电影《秋菊打官司》的拍摄场地,本来发展成观光景点,竟然变成了用于关押上访民众的黑狱。《秋菊打官司》讲的是农妇状告地方官的维权故事,如今的拍摄场地赫然用来打压维权百姓,荒谬程度堪称叹为观止。

  

  此事具体而微折射出神州大地一个叫人百般无奈的悲凉现象,你要申冤讨公道吗?你要秋菊打官司乎?对不起,有冤无路诉,黑狱欢迎你。

  

  昨天我为大家介绍过「官僚主义」升格为「官獠主义」,那一个獠字嘛,说的是酷吏的狰狞面孔。獠到何种田地呢?暴力拆迁无日无之,要么把民众「往死里打」,要么即使有人自焚抗议也袖手不理。

  

  好了,假设你是受尽屈辱甚至家园尽毁的冤民,讨公道又不成,打官司又严禁,你会有甚么反应呢?正常反应自然是以邓玉娇和杨佳作榜样,以暴易暴去矣。一言以蔽之,难打官司,直接打官。

  

  说到这里,有言在先,痞人我并非鼓吹暴力,愈来愈像国产官獠的港产官僚不要以言入罪扔我进黑狱呀!

  

  韩世光

  

  山寨流水:神州闹血荒

  

  近日内地多个城市爆发血荒。在昆明,全市库存O型血仅剩二千二百毫升,二百家医院逾八成手术被迫推迟;北京血库库存也仅为正常值的一半,病人手术需要自筹血源。卫生部长不得不率先垂范,上街挽袖捐血。

  

  崛起中的大国,农田荒、电荒、民工荒纷至沓来都不难理解,但怎么会闹起血荒来呢?官方归咎于公众捐血意识不足,全国临床用血需求量以每年一成五的速度增长,但人口捐血率仅为千分之八,远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百分之一。

  

  不错,千分之八确实微不足道,但是在一个任何数据都以十三亿作为分母的国家里,这还是个天文数字。

  

  血荒引起人们对捐血人群的关注:中国都是谁在捐血?不说不知道,说来吓一跳,原来在闹血荒的都市里,捐血多系穷人、低收入者所为。以昆明为例,农民工、大学生的捐血比例超过九成,公务员比例却低至百分之零点二八,企业老板几乎为零。千分之八中没有当官的,血荒不期而来。

  

  捐血为人为己的道理,贫富贵贱,人人皆知。当局鼓励民众无偿献血,而不遗余力宣传「献血无害」的公仆们反而滴血不捐。在他们看来,捐血只是穷人改善生计的行为,与生活富足的自己有何关联?当官不作表率,能怪百姓缺乏爱心吗?

  

  如今这世道,好事和便宜都被权贵们所占,捐血既要承受影响健康的风险,又与政绩、名利无关,当官的何苦来着,自然可避则避。如果中南海发个红头文件,规定捐血与升官、加薪、出国、配车甚至平价购房挂钩,官员们争相捐血,不打崩头才怪,中国何有血荒之虞。

  

  申小舟

  

  菩提明镜:日外相再犯低级错误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视察北方四岛后,日本外相前原诚司即召开记者会,宣布临时召回驻俄大使河野雅治以示抗议。在一九九八年五月印度进行核试之后,日本也临时召回驻印大使以示反对。可见,召回大使属较高规格的外交对抗措施。

  

  但有趣的是,河野返国后第一时间否认他回国是为了向俄罗斯表示抗议的说法。河野还说,本月中在横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晤期间,原定日俄首脑会谈并没有取消。日本对俄外交这种微妙的矛盾,显然又一次显示前原诚司外交的「稚嫩」,并且不为日资深的外交家认同。

  

  事实上,在国际法层面看,北方四岛的法律地位是明确的,日本作为二战的侵略国和战败国,割让了北方四岛予当时的苏联。而钓鱼岛则不同,至今美国也确认一九七一年只是将该岛的行政权给日本,对其主权不表意见。在北方四岛问题上,美国表示支持日本的立场,但又表示北方四岛不属《美日安保条约》范围,即俄日开战,美国是不会介入的,这与美将钓鱼岛纳入美日安保范围又有不同。

  

  在这个复杂的局势下,尤其是在俄罗斯事实管治防卫北方四岛的情况下,日本只能十分谨慎处理对俄关系。前原诚司的「愤青」动作,只能激起俄总统说还要视察北方四岛的其它未去岛屿。更为重要的是,日本目前与俄罗斯在能源及其它经济领域有重大的合作,日本对俄外交必然要平衡历史问题与现实经济问题。三禅还是那句话,前原屡屡得罪日财界,迟早要下台。

  

  柳三禅

  

  指点江山:港币为美元「陪葬」

  

  美国联邦储备局推出次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打算在明年六月三十日前透过购债放水六千亿美元。此外,联储局计划将QE1回笼资金约三千亿美元作购买机构债券之用,令今次联储局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共达九千亿美元之巨。

  

  前年金融海啸发生之后,先是布殊总统动用七千五百亿美元救市,继而奥巴马政府又投入七千八百七十亿美元挽救经济;二○○九年联储局向市场注入高达一点三万亿美元流动性,加上联邦政府一点八万亿美元预算赤字,说美国资本市场简直「水浸」毫不夸张。无奈美国经济仍在「低经济成长率、低利息、低通胀、高失业率」的困境泥足深陷,「道路曲折——走不完;前途光明——看不见」!

  

  问题是,美国长期财政赤字严重、外贸赤字严重,债台高筑。联储局一波、两波「量化宽松」钱从何来?还不是日夜开动机器大印其钞!于是,美元汇价江河日下,而低息热钱则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不少流到新兴市场,造成资产泡沫。

  

  二十七年前由于中英第十三、十四轮谈判公没有「有益具建设性」字眼而引致港币狂泻,嗣后港府实施七点八港元兑一美元的联系汇率。时至今日,「九七大限」恐惧已成笑柄;而中国已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香港的作用力远大于美国。然而,港府却一本通书睇到老,无视主客观环境变化,任由港币死抱美元「陪葬」!这点不反思,其它压抑楼价、遏止通胀措施都是扬汤止沸!

  

  刘梦熊

  

  坦言集:日本好应安分

  

  日本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态度强硬,对中国咄咄逼人。可是,当俄罗斯总统登上日俄有争议的北方四岛中的国后岛宣示主权,日本便拉美国出来,没料到,美国却宣布《美日安保条约》不覆盖北方四岛,日本政府似是呆了眼,不知所措。

  

  显而易见,美国对北方四岛的态度是以维持现状为主,毕竟俄罗斯是按照战后国际协议保留北方四岛。日本则获美国授予冲绳和钓鱼岛,我们只能怨当年国民党政府没有力争,没有趁日本战败,让原属中国的朝贡国琉球(即冲绳)独立。

  

  但无论如何,在二十一世纪还在领土上争执冲突,似乎不合时宜。俄罗斯总统此举,实际上直接地打击日本右派的主权争议。日本还有与南韩的独岛争议,若是不顾一切,还用上世纪来自十七世纪的国家主权论来争执领土所属,日本可能便陷入四面楚歌。日本仍是不正常的国家,美国驻军日本领土,明显侵犯了日本的主权,日本政府和右派,又哪来抗议反对呢?

  

  事实上,中日的争端,不是钓鱼岛,而是日本呼应美国对华的封锁和施压。没有主权独立的日本,还是一切以美国为首为先,亦步亦趋,以为恃着《美日安保条约》,便可以横行无忌。

  

  问题是,美国的世界霸权不再,日本经过美国设计的第二次战败(金融战败),十多年的衰退停滞,加上人口老化且实质减少,黄金时期已过,已无复当年勇。这几年若不是中国大量进口日本的零部件、汽车等,哪来经济复苏? 时势转变,日本好应安分!

  

  陈文鸿

  

  东方日同系的《太阳》道和评论数则:

  

  荷中产女教师哥国打游击

  

  【综合外电道】荷兰女教师奈迈耶尔(Tanja Nijmeijer)来自中产家庭,因不满社会贫富悬殊,竟放弃舒适生活,远赴哥伦比亚参加反政府游击队,在丛林中与政府军周旋了八年。家人呼吁她回家,哥国政府网开一面,她都不为所动,反而警告当局不要招惹她,否则用机枪和地雷回敬。

  

  三十二岁的奈迈耶尔满腔热血,希望改善贫富悬殊状况,遂在○二年十一月加入哥伦比亚革命武装部队(FARC),开展游击生涯。代号亚历山德拉的她曾接受武器及制造炸弹训练,现为队中高层指挥。

  

  当局指奈迈耶尔有份参与○三年一宗造成一死十六伤的炸弹袭击。政府军曾在○七年发现一个属于该游击队荒废的丛林营地,并发现奈迈耶尔的日记,令其传奇故事被广泛道。

  

  根据哥伦比亚章道,奈迈耶尔曾于八月在丛林营地接受访问,坦承自己是游击队成员。她强调并非遭人绑架,不需当地政府拯救;更警告若政府执意插手,将准备机关枪及地雷等武器反击。她声称绝不投降且再没退路,要么抗争至革命成功,要么战死沙场。

  

  政府军曾于九月追捕游击队,击毙队中一名指挥官。当时有另外三名女游击队员丧生,当局一度以为其中一人是奈迈耶尔,调查后发现死者的牙齿纪录与她不符。

  

  荷政客自荐游说回家

  

  奈迈耶尔的姊妹在荷兰电视节目中,表示理解奈迈耶尔是为公义而战,但劝喻她尽快离开游击队,真正做些对国家有建设性的事,并认为她可利用名气,提倡反对暴力。哥伦比亚政府答应如果奈迈耶尔退出游击队,将容许她回荷兰;荷兰一名右翼政客则自荐游说她回国。

  

  暴力抗争40年FARC列恐怖组织

  

  荷兰女教师奈迈耶尔参加的反政府游击队为哥伦比亚革命武装部队(Revolutionary Armed Forces of Colombia,简称FARC),成立于六四至六六年间,原为当地共产党的武装分支,后与共产党分离,成为一支主张共产主义革命的独立左翼游击队。

  

  FARC与当地政府对抗逾四十年,由于其暴力行为危及国家和人民,被政府、美国及欧盟等认为是恐怖组织。

  

  SUN视野:少数民族结盟 缅甸恐爆内战

  

  缅甸后日举行逾二十年来首次大选,军政府被指藉选举把权力合法化,实行一箭双鵰,既压制民主派,也剥夺少数民族自治权利。军政府颁令收编少数民族武装组织,又以未能举行自由公平选举为由,禁止三千多条村庄一百五十万少数民族投票,一派山雨欲来之势。种种迹象显示,军政府可能在选举之后发动攻击,克伦等族六个武装组织宣布结盟,准备对抗军政府,缅甸内战似乎一触即发。

  

  缅甸少数民族早对大选充满戒心,认为军政府部署剥夺其自治权。缅甸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八大族群一百三十五个民族,缅族最大,占整体人口的六成,其它少数民族人数则逾二千万。一九四八年缅甸脱离英国独立后,少数民族闹分离一直困扰中央政府,在一九六二年开始统治缅甸的军政府,从一九八九年起陆续与十七个少数民族武装组织达成停火协议,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自治权,但要放弃武力抗争,不过,在缅甸属第二大族的掸族,以及克伦等族,当中多支武装力量拒绝签署协议,历年与政府军不时传出冲突。

  

  军政府近年奉行「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原则,欲把少数民族武装组织收编进新的边防部队,但遭到抵制,去年八月,政府军攻击中缅边界的果敢特区,以杀鸡儆猴,不料此举未收预期效果,反而敲起警钟,令其它少数民族早作准备。武装组织接受收编交出武器,意味着失去讨价还价的筹码,其要求的民族自治权或联邦制,更加遥不可及,他们似乎别无选择,只有一战。近来泰北缴获比过往多出三倍的毒品,联合国也称不寻常地有大批毒品从缅甸流入云南,显示多支武装组织正加紧制毒贩毒,可能筹措经费储备弹药,准备对抗军政府。昨日传出来自克伦族、掸族、克钦族、卡伦尼族、钦族和孟族的六个武装组织结盟,一方遇袭,各方来援,显示对抗行动升级。

  

  有分析指,若是缅甸少数民族武装组织联合起来,兵马有六万五千人之多,可以控制全国四分一地区,军政府别说不头痛。或许,军政府可松一口气的,是拥有三万人员战斗力最强的佤邦联合军,并未参与结盟。军政府已为开战部署,既新购买五十架俄制M-24武装直升机,也从可能爆发战斗地区撤走政府人员。现在,唯一能够阻止缅甸内战的,可能就是中国,缅甸维持稳定,最符合中国利益。

  

  虎视寰球:英法联军刺激美国神经

  

  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历史性对手日前签署军事合作协议,准备打造英法联军。这个协议包括,明年开始联合部署一支五千人的快速反应部队;到二○一五年时分享核试验技术;从二○二○年起共同使用航空母舰。英法联军的建立,对英法两国影响深远,也将改变美英和美欧关系,大西洋格局将面临重大调整。

  

  英法两国组建联军,直接原因是为了省钱。受全球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打击,两国都承受着巨大的紧缩压力。英国的赤字水平已达到一千五百亿英镑,约占GDP的百分之十二;法国赤字也占GDP的百分之七点五。在债务危机影响下,英法两国都希望通过财政紧缩政策来削减公共开支,英国早前宣布今后四年将削减国防预算百分之八;法国也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削减三十六亿欧元军费开支。

  

  节省金钱摆脱控制

  

  既要省钱,又希望继续在世界上扮演军事强国的角色,仅靠一己之力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在这种尴尬情况下,形成合力以保持甚至增加自身实力,便成为英法两国不谋而合的选择。比如,两国都需要定期对核弹头进行昂贵的测试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而根据协议,英法两国各在本国建立一个核试验中心,设在英国的中心用于发展核试验技术,设在法国的用于进行技术测试,两国共同分享核试验技术,仅此项合作即可节省数百万英镑。

  

  最重要的是,英国通过与法国军事合作,可以摆脱美国长期对英国军事机器的控制。二战之后,英国长期追随美国,结成英美特殊关系,但英军也被美军随手收编,在美军发动的多场战争中,英军与美军并肩作战,不少英国大兵战死沙场,英国军费也随之水涨船高。美国可以向日本、沙特收取保护费弥补不足,英国则无处收取保护费,军费有出无入,拖下去势必要国家破产。

  

  此外,美国在金融海啸中受到重创,全球霸权地位摇摇欲坠,英国如果继续跟着美国走,极有可能被这个陨落的霸权拖下水,走向万劫不复的沼泽。所以,英国一改过去单边向美输诚的做法,积极向欧洲大陆靠拢,在美欧之间采取更加平衡的战略。

  

  严防盟国脱美自立

  

  美国对英国的做法显然极为不满。美国国防部早前警告英国政府,大幅削减英国军力将危及美英的特殊关系。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也与英国国防大臣霍理林会谈,要求英国保持其核威慑力量和广泛的情收集能力,并希望英国特种部队能参加美国主导的反恐行动。

  

  为防止霸权落入他国之手,美国对盟国的控制日趋严密,对盟国的任何一点脱美之心都严防戒备。日本要美国搬迁普天间军事基地,美国便对鸠山政府百般打压,最终让其下台。今次英国与法国组建联军,脱美自立的倾向更加明确,美国显然不会无动于衷,接下去大西洋两岸或许将好戏连台。

  

  刘大可

  

  华夏透视:官员儿女多病残 超生何需患无词

  

  内地官员为生二胎可谓挖空心思。湖南冷水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公示了一张二十三人的申病残儿名单,其中九个病残儿的父亲是副科级以上官员。由于官员子女比例偏高,被质疑有人牺牲健康儿女声誉来骗取二胎指标。但有关部门却表示,不排除官员压力大、应酬多,因而生下病残儿较多的可能性。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地级以上市病残儿医学鉴定和组织鉴定,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经批准可生第二胎。由于病残儿指标可以生二胎,在中国也就成了人人都在争抢的稀缺资源。

  

  在中国这个一切向钱看、权大于法的国家,甚么都可以变卖。国家机密、个人尊严、法律制度、官位品级,样样都可以交易,利用病残儿指标多生,对这些官员来说,早就易如反掌。当普通百姓为一个病残儿指标奔波的时候,官员们一个眼色,病残儿指标便会送上门来。何况冷水江这九个病残儿的父亲,不是市医保局副局长,就是国土资源局局长;不是计生服务站站长,就是乡政府乡长,个个都是实权人物,谁知道幕后有甚么见不得人的交易?

  

  当局以应酬多,因而生下病残儿较多来搪塞,简直就是掩耳盗铃。普通百姓席不安枕,衣不保暖,食不抵饥,而且还要干粗活重活,岂不是病残儿更多?而官员们吃香的喝辣的,出入有座驾,上班有人伺候,怎可能生出这么多病残儿呢?

  

  弄虚作假 丑闻不断

  

  官员与老百姓相比,人数不过是十分之一,但生出来的病残儿却占了整个社会的四成,这到底正常不正常呢?说到底,官员们为了超生,何患无词!

  

  其实,在公众印象中,官员「合法生二胎」已经不是新闻了。两年前,陕西丹凤县曾爆出多名官员「合法生二胎」的丑闻,该县二十多名科、部、局长以及部分乡镇官员,都奇迹地家有两个孩子。当时有记者去实地采访,交通局局长说:「大孩子有病,做过鉴定的,有合法手续。具体甚么病,这个涉及孩子隐私,我不能和你说。」

  

  官员们超生超得理直气壮,超得冠冕堂皇,主要是病残儿医学鉴定这道重要关口已完全失控。事实上,病残鉴定过程弄虚作假,易如反掌。譬如,是不是官员的病残儿本人参检?会不会找病残儿顶替?譬如,鉴定人员是不是被收买,不负责任地为官员违法生育大开绿灯?如此弄虚作假的漏洞,完全有可能存在并被利用。

  

  内地官民不平等已体现在方方面面,官员凭特权可超生,穷人就得遵守国家法律;官员子女入学就业先人一步,穷人子弟毫无出头之路。社会不公已成为中国的癌症,随时可能掀起滔天大浪。

标签:美国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