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要与海外媒体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变化令人惊奇……中国经济正在为人们提供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比以往更好的生活方式。”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南太平洋岛国库克群岛总理吉姆·马鲁雷
“每次来到中国,都会感受到这个国家的新变化。这次访问使我看到中国兄弟们取得了更大的建设成就,可以说整个国家都换了新颜。”
——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
“你们向世界表明,有可能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里消除贫困、注入活力、释放社会和经济创造力。”
——印度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
“一个有着明确发展目标并致力于实现这些目标的政府,一个能够激励生产力和调动积极性的经济体制,加上人民的勤奋努力,是中国成功发展的基本经验。”
——联合国负责经济与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沙祖康
“中国迈出了现代化的步伐,同时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它得以保持稳定,这是过去一个世纪来最重大的文明成就之一。”
——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
“中国的开放进程将永远无法逆转。它还意味着,随着现代中国的现实变得愈来愈清晰,对中国的无知和恐惧会逐渐减弱。”
——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
“我从来没有预见到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发展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没有想到中国会持有数以千亿美元计的美国债券;没有想到中国通过宣布586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而成为当前稳定全球经济的主要力量。我们当时从未梦想到这些事情。”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
“中国取得的成就需要有对自己的国家忠诚而又愿意艰苦劳作的人民,而这两点并不是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都具备的。”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改革开放使中国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吉列尔莫·里卡多
“美国以至于国际社会,在中国成功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都将受益。”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
“中国正在发展,其国际地位也在提高。中国所奉行的‘负责任的政策’使之成为当今国际事务中的一个理性因素。”
——欧洲议会社民党副主席斯沃博达
“中国的改革开放成为了一场真正的革命,它发自深层,严肃而不可逆转。”
——委内瑞拉前议长奥斯瓦尔多·阿尔瓦雷斯·帕斯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看到了一个不断发展、负责任、爱好和平的中国。”
——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
“难能可贵的是,中国政府正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来思考国家的发展,提倡建设和谐社会,注重农村发展,注意环境保护。”
——墨西哥首任驻华大使欧亨尼奥·安吉亚诺
“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惊叹。我所看到的是繁荣的中国、安定的社会、自信的人民。
——塞内加尔政府财政顾问阿里·索
“30年前,中国还谈不上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而现在中国的影响力随处可见。中国现在是一个迷人的新娘,世界各国都抢着要提亲。
——尼日利亚外交部长特别顾问博拉
“改革开放唤醒了中国,让中国焕发出活力。”
——韩国前驻华大使权丙铉
“如果中国现在仍然与外部隔绝,为了喂饱众多的人口而不堪重负,那全世界将是另一番景象。”
——荷兰前驻华大使闻岱博
海外媒体谈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竞争力得以完全释放……我很钦佩邓小平以及所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
——《华盛顿时》副主编芭芭拉·斯莱文
“从清一色的蓝灰色中山装,到牛仔裤、西服,再到各式各样的奇装异服;从柴米油盐的凭票供应,到可乐、汉堡、牛排以及各国美食遍布大街小巷;从集体宿舍到福利分房再到住房商品化;从一个人生老病死都在同一个地方到大范围流动;中国人正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未曾有过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中国人这样,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也一样。”
——路透社北京分社社长林洸耀
“中国的老百姓如果没有愿望或者上进心去充分利用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机会,或者不是对发展的持续性抱有坚定信念的乐观主义者,那么即使拥有世界上最棒的开发计划,也不可能得到什么成果。”
——日本《东洋经济》
“走一步看一步,在实践中学习,对于非预期结果和无法预见的事件灵活应对并注重实效,改革开放符合邓小平所提倡的‘摸着石头过河’。”
——英国《金融时》
“与现代化的其他方面一样,中国的新公共外交也吸取了很多有益元素,并同本国情况相结合,形成了特有的中国模式。”
——西班牙《对外政策》
“毫无疑问,中国的科学技术正在不断进步……中国的百姓也很清醒地认识到,科技是经济繁荣、生活富足的关键。”
——美国《科学》杂志总编辑布鲁斯·艾伯茨
“在中国全球化的同时,世界也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化’,这既表现在经济方面,也表现在文化方面。”
——俄罗斯《独立》
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在经济增长的故事以外,中国还有一个也许较不抢眼、较不具新闻轰动效应的故事——一个文明重建的故事。”
——新加坡《联合早》
“中国正在用汉语文化创建一个更加温暖和更加积极的中国形象”。
——美国《纽约时》
随着中国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心灵之间的障碍越来越少”。
——日本共同社外信部主任中川洁
“想想吧,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带着他们的种种好与坏、美与丑,重新融入人类发展的主流。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故事。它是我们的故事,所有人的故事——而不只是中国的故事。”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迈克尔·埃利奥特
“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我希望中国再出现一个令世人瞠目的30年。”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前驻华首席记者齐迈克
“假若没有改革开放,中国会继续走社会主义集体合作化道路。私有制经济成分只能是局部的有限的微不足道的经济补充。中国的科技文化、工农业经济可能会超过目前的发展速度。也许通过这三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早就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很可能中国将由农业大国变成工商业大国。
假若没有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山区的树木就不会被伐得精光,草木植被就不会遭到破坏,山体就不会发生滑坡,不会出现水土流失,水和空气也不会这么污浊。没有改革开放,中国的食品和药品就不会掺毒、掺假,医疗费和学费不会这么昂贵,劳动和生活环境不会这么险恶。没有改革开放,中国就不会有这么多农民兄弟姐妹为了生存被迫去给资本家当牛做马,被迫去做小偷、骗子、强盗、婊子、流氓、赌棍。自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美女争着去给官僚资本家当二奶、三奶、四奶、五奶、N奶了。
假若没有改革开放,中国城市的工人就不会下岗失业,中国农民的土地就不会变成经济开发区和商品房。没有改革开放,城市的人口不会爆炸,车辆不会拥挤,农村也不会变成荒凉的无人区。没有改革开放,中国就不会有这么多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
假若没有改革开放,中国就不会产生这么多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损人利己、肆意妄为的贪官污吏,中国的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也不会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流进当权者私人腰包。没有改革开放,官商一体的“红顶商人”就无法利用房地产开发名义大发横财,就无法组建跨国公司,壮大自己的产业,就无法移民海外,逃避法律的打击。”
——日本共产党《世界观察》记者山田鸿吉
“中国的改革开放,诱发了个人的私欲和占有欲,引起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极端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改革开放使人们失去政治信仰,导致了整个社会道德底线的崩溃,使人们在利益与诱惑面前变得更加疯狂。改革开放诱发了贪污、腐败、盗窃、抢夺、诈骗、卖淫、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还诱发了囤积、地方割据、垄断、掠夺、压迫、剥削等群体敛财的龌龊行为。改革开放拉大了城乡差距、地域差距、部门差距、行业差距、官民差距及公民收入差距,激化了社会矛盾,挑起了利益层冲突,并最终引发了骚乱或暴乱。改革开放使中国重新出现了贵族富豪与贫民之间的阶级对立、官僚资产阶级与普通劳动群众之间的阶级对立、右派政治势力与左派政治势力之间的对立、腐败利益集团与反腐败力量之间的对立。”
—— 尼泊尔共产党《红色周》 编后记:除海外共产党媒体外,其余的都对中国改革开放持肯定态度,我不知道国际政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们内心深处真的希望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变得强大么?为什么中华民族的死敌美国精英鼓励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特别是过去的那些敌对国家,他们真的愿意把超级大国的位置让给中国么?呵呵呵呵……我是不太相信这些鬼话的。不知道其他朋友如何看待此事,希望大家讨论一下。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