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国之重事:审视新医改投资与社会发展

2025-02-13 学习 评论 阅读

2009年4月6日 卫生部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提出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详阅细节,诸多问题,不吐不快。  

不谈医改和卫生部,先说说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从医学和社会角度来说,社会分健康的社会和不健康的社会。健康社会,人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科学,保障有利,偶有小疾也花费不高。健康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巨大,社会财富不断被创造和积累,推动国家和社会向上发展。而不健康的社会,民众身心皆疲,病患很多,医疗服务匮乏且费用高昂。国家和民众的辛勤劳作将被大量消耗和浪费,社会创新能力低下。民众惶惶不可终日。  

其次,关于健康民生的定义。人首先是不要得病,这个就要通过运动,营养等预防工作,这是体育局、食品监督局等的范畴;而生了病,那就去医院,把人治好,这才是卫生部的事。一个大量不断产生病人的社会,医院再多也无济于事。  

由此可见,健康社会的责任不是卫生部一家,卫生部只是管治病。而前面如何不得病,则是卫生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体育局、民政局等相关部委共同的责任。现在只让卫生部出头来解决医改问题,不去考虑如何提高整体社会的健康程度,减少病人的产生,只能算是个个头疼医头的下下策。  

这些我都还能容忍,毕竟改革非一朝一夕要渐进。但卫生部健康档案及其他目标的设计和定位终于让我对中华民族的百年健康产生了深刻的担忧不得不说了。  

我们先来假设一下理想的健康社会中健康档案的作用,健康档案应是对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完全记录,根据一个人的遗传特征和生活习惯,对健康管理、运动、营养、心理全面的看护。我把他分成3部分,一是健康及运动管理(简单的说就是没病时要多运动,防止得病。当然还要包括营养和未病防御,这是体育局、环保局和民政局该干的事,这里档案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健康体检),二是疾病诊断与治疗(这是卫生部的专业范围,这里涉及到用医用药等运营管理,这里档案的内容主要来自于病理检查和治疗记录),三就是社会保障,国家应从制度上让民众去除医疗负担,人人享有医疗服务。(这就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职责了,内容主要来自于对公民的健康管理审核,以此为依据核定报销比例和费用。)作为国家部门,应从社会财富中理出相应部分以医保和社保的形式应用于上述的头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各种措施比如鼓励运动科学生活来提高国民体质,降低病人的产生;二才是对有病的患者进行保障治疗,终极目标是全额报销;而社保局要合理规划这中间的关系来保证整体保障体系的平稳运行。

回到新医保上来,有几个问题我要严重质疑了:

1、 为何要扩大医保覆盖面积?时机准备好了嘛?

这里有三个问题:1、在没有明确报销范围之前,老百姓参保的热情不见得会很高;虽然需要缴纳的费用可能不会很高,但交了保的钱能起到哪些作用?能否顺利报销?公民有疑虑,自然不愿意交这个钱。2、老百姓热情不高,卫生部社保部又要完成国家指标,那剩下的做法就只有一个,强制摊派,从工资中扣,这就造成了社会财富被强行拿走;3、医费报销中的核定问题,说实话,我对这个很没信心,有关系有级别的多报,没路子的少报甚至拿不到,再加上地区发展不平衡,这将制造新的社会矛盾。如果这几个问题不解决,扩大医保覆盖范围不会把实惠普及到老百姓,而是扩大敛财范围填补医保窟窿的噱头。

2、 建立健康档案

前面谈到了健康档案的作用。就这次卫生部做健康档案我提几点疑问:

a) 技术和管理是否成熟?

健康档案的标准是什么?应该包含哪些部分?想清楚了嘛?作为卫生部,你要做的是医疗档案还是健康档案?奥巴马政府在去年宣布投资800亿美金也只是说要做一个医疗档案,我们中国的医疗服务就能一步到位直接做比医疗档案更复杂更高级的健康档案?

b) 使用方向是否清晰?

关于使用我提个问题,如果我选择了个私人医院,或者我在某个服务上需要用到健康档案,经过我授权你的系统是否有接口可以和另外的系统对接呢?一个信息严格保密,就将我的档案只局限在你卫生部的运营体系内,在行政垄断、行业垄断之外,又添加了技术垄断。这可是彻底扼杀中国健康服务行业生机的绝户计啊。

c) 运营模式是否想清楚了?

健康档案你做可以,怎么用?怎么管?投资怎么回收?效益怎么评估?圈市场也不用这么急吧。

3、 扩大在基层医疗的投入

相比上面的两点,我对这个的意见倒没那么大。毕竟这样做只是投资浪费,产生不良国有资产,浪费纳税人的金钱,而不是象前两条那样可以对社会结构造成影响。这里我还是简单说一下,免得说我危言耸听。

我国目前的医患矛盾的根源是什么?是否是病人太多好医院太少?不是。根源在于就医流向不合理,大量病人拥挤到三甲医院挤占了优质医疗资源,小病大治。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是基层医疗水平低不愿意去?还是在制度和引导上没有做到位?单靠大量投入能解决这个问题嘛?

其次,社会服务也要讲效益,大量的投入成本能回收嘛?用什么方式回收?财政补贴能吃一辈子?就是吃了一辈子,说到底还不是我们纳税人的钱?这些事不做考虑,钱投下去了,事没做成,怎么办?这些钱补贴给老百姓,让老百姓自己选择怎么花,可能产生的效果比你投资要好的多。

最后我提几点建议:

1、 认清形势,站稳立场。医疗服务压力直接体现在卫生部,但卫生部一定要搞清楚,你的专业是治病,预防病人的产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你不能大包大揽解决所有问题,解决不了,也不该你解决,这样做只会浪费时间、金钱,并且对产业发展造成极坏的后果。

2、 对于不该你承担的事,卫生部要把事情说出来,积极推动相关部门携手解决。平时不得病,得病有保障,这才是我们健康社会的目标。鼓励社会民众加强科学健身的意识,避免得病,这才能解决卫生部最大的压力。

3、 健康档案改名叫医疗档案。先把医疗档案做好,在此基础上再搞健康档案。同时,健康档案应是体育局、民政部、社会保障部、卫生部等部门共同拥有的东西,而不是你卫生部一家的。毕竟健康档案事关健康服务行业的未来,一个很有前景的行业不能这么的就被卫生部给毁了。

4、 做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基层医院的营收和成本核算,再来投资。投下去的这些资产怎么运营,怎么自负盈亏?就算国家补贴,补贴多少?算清楚,不要最后再出来一个大窟窿,继续让我们老百姓来买单。

5、 新医改的方向应该重点解决的是医疗服务平均,合理治疗降低医疗费用,理顺医患关系,清晰医院运营体制。不要一个事情没做好,又在另外一个事上捅窟窿。

标签:健康   社会   档案   卫生部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