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金融市场与通膨逆势现象剖析

2025-02-13 文摘 评论 阅读

金融市场与通膨逆势现象剖析

作者:佰骥 2007-07-08

  在中国一般涉及经济领域的左派学者大部分充满了危机感,去年笔者有幸受施晓渝同志之邀同去北京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3周年,期间与张宏良、秋石客、苏铁山等几位同志饭桌闲谈,自然话题扯到了中国经济方面的问题,谈着谈着就不由得令几位生出了一脸苦相,不知道那位说道,“以后咱们小日子难过了,中国可又到了一个危机时刻。”

  此言当时听来并没让人觉得特别深刻,可时至今日,面对中国经济暴露出来的一些明显迹象,就不得不令人生出了许多忧虑。首先今年以来中国通膨压力已经相当明显,物价上涨速度过快,但与之相反的是人民币汇率却大幅升值,这种现象从任何角度看都是相当地不合理,汇率提升意味着人民币更加值钱,但在国内却让人感觉到贬值。当时在谈到中国股市不正常现象的时候,张宏良说了那么一段话,“升得越高,跌得越重,要想跌死你,就得把你举得高高的,这样跌下去才会重。”

  其实这句话不单单适用于股市,在货币汇率中也同样适用于此原理。今天7月2日,亚洲开发银行在马尼拉举办亚洲金融危机10周年研讨会,其中印尼前经济协调部长贾克提说道,“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印尼货币贬值80%。”货币贬值80%意味着物价也将就此同比例上升。等于是人们手中的钱没有增加,而物价全部接近翻了一番。试想,如果中国有那么一天,老百姓放银行里的存款实际价值缩减了一半,领到手的工资实际价值少了一半,那么中国老百姓将会如何反应呢?

  如果国内物价没有随着人民币升值降低下来,那么现在的人民币升值绝非好事,而且是相当危险的事情。不符合实际价值的东西,在内贬值,而在外升值,那只能归于一个原因,就是人为炒作。

  有些主流经济学家大谈现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好处,说什么现在人民币更值钱之后,能促进消费,资源进口价格更低之类。真不知道他们的脑瓜是如何得出此类结论,要知道国内物价飞涨,而国外进口非常低廉就将意味着另一个灾难的产生,你国内猪肉15元钱一斤,进口只需要10元钱一斤,那么中国养猪的农民这么办?也只剩下破产一条路可走。以此类推,也是同样的道理,国内的任何产业必将受到沉重打击。

  (ConsumerPriceIndex)英文缩写为CPI,也就是消费者物价指数,它被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认为当CPI大于3%的增幅时,就称为INFLATION,即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SERIES INFLATION)也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今年5月份我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已经达到了3.4%,6月份上增趋势并没有改变。同时,却令人意外地是人民币汇率在逐月攀升,此景象更令中国经济前景险途难料。

  人民币汇率被人为炒作与中国股市被人为炒作,这些都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只不过某些主流经济学家出于某种原因,也或者涉身其中利益而信口开河,误导民众。近日新京报刊文指出:“境外热钱在国内的数量至今难有准确统计,有400亿、600亿、800亿、3000亿乃至惊人的30万亿等各种不同的数据。从具体数据来看,外资进入乃是有备而来,不容小觑。”

  而早在2004年11月北京晨报就有一文指出,“1997年在泰国、印尼等地翻云覆雨的对冲基金已瞄上中国内地。只要人民币兑美元略微放宽波动区间,国际热钱就会步步进逼。”

  现在我们都清楚,人民币从去年开始1美元兑8.3,到了现在已经逼近1比7.5,涨幅很快就将接近10%。笔者认为这还远远不够举得高,要把中国跌死最起码还要再举一倍以上。符合这个高度后,那么就如北京晨报在同文中指出的一样,“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对冲基金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大行其道。以索罗斯量子基金为首的游资全力打压泰国货币泰铢,促其贬值,同时在货币的远期、期货和期权市场上对泰铢大规模卖空。泰国政府干预失败后,只能任由泰铢贬值,使处于空头位置的对冲基金获利而去。”

  其实此类炒作在中国股市里也是一个道理,中国于去年履行WTO所约定的开放金融市场以后,中国沉寂了5年之久的股市被突然推动,除了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股市之外,其它游资也接踵而至,最近新华社报道披露,“根据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银行外汇检查情况通报会,公布了29家中外资银行的违规情况。检查发现,一些银行违规操作使得一些境外投机性资金假借贸易或投资等渠道流入,甚至变相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

  也就如此,中国股市如同是干柴烈火越烧越高,一举摆脱长年熊市局面。笔者注意到,为何中国股市在长达5年里面一直处于半死不活状态中,而就去年宣布开放金融市场后,上证指数从850点左右,一路直窜到今年5月到达4300多点,轻松地增长了接近5倍,其中原因不得不令人去探究。

  人民币汇率被炒高与股市被炒高原理是相通的,股市指数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增长了约5倍。如果境外投机性资金由那个时候低端进入开始炒作,那么最起码已经有了4倍利润的斩获,如果以某些个股来看,它们甚至有被暴炒到增涨了几十倍,自然炒作者的获利也就是要以十倍以上计,这些投机性资金一旦甩手逃离,股市必将是雪崩式的。而获利的就是这些游资,买单就是中国人。这也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上演的典型节目,而这些节目在中国已经上演到了接近中场,也或许已经到了谢幕阶段。以笔者观察来看,股市中已经有一些迹象显露,资金外逃流量相当地大。这也不奇怪,在新华社披露29家银行违规让国外投机性资金进入股市之后,不逃才是不正常的,难道还等中国政府来收拾它们?当然后果也许就是股市雪崩,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但现在逃他们的斩获也已经相当地丰厚。

股市震荡超常,金融市场可能已受重创

作者:佰骥 2007-06-29

  相信很多分析师现在搞不懂中国股市走向,它能给人呈现的只是震荡,急剧地震荡。一日之中大盘可以突然在某个时段,且在短短十几分钟内上升100多点股指,也可以在十几分钟之内突然下跌100多点,这种景象在最近几天相当常见。有人谓之以震荡,或者是剧烈地震荡。震荡不可怕,但这种震荡的内因恐怕得要让人冒一身冷汗。

  笔者注意到,在6月19日,也就是上星期二,上证指数几近探到5月30日以前的4300高点,收盘为4269点。一时间大盘指数仿佛已经复位。但据我所看到的,股民资金回复程度大部分并没有达到5月30日以前水平,也就是说,大盘已经达到原先水准,但股民的资金却依旧比原先大幅缩减,这种现象着实是令人相当费解。笔者也同时注意到,在5月30日股指急剧下跌后,大部分个股并没有回复到5月30日以前水平,就是连新上市的“交通银行”这样典型的蓝筹重仓,竟然跌破上市价开盘价14.2元,一个月内缩水约五分之一,今日收盘仅为11.31元。这些都是令人费解之处。既然大盘已经复位,那么大部分个股就应该自然复位。但事实,却是个股升涨与大盘股指涨幅严重不符。

  这里有一个问题不得不令人思考,就是那些能够导致大盘复位的是什么股?这个是相当现实的问题。我想也是令人值得思考的问题。

  笔者注意到,最近时期内没有几支个股是大幅度上升的,其水准也完全不足够以推动大盘股指复位。如果要推动约1500只股票的复位,而又集中到一百只个股里面,那么这一百只个股将翻上几番才能拉动股指恢复到原来的程度,但我没有找到一只个股有这样的涨幅水准。

  有些分析师把大盘股指反弹上升,分析为是蓝筹在拉动股指,但笔者想告诉大家,蓝筹总体上并没有在涨,某些蓝筹甚至在继续超跌,如交行、南方航空、马钢等之类,可以说遍及整个经济领域的任何行业的个股都在跌,几乎数不出几只个股有5月30日前的水准。但就算如此,大盘指数却复位了。那么到底是一些什么股让大盘复位的呢?这是令人惊讶的地方。但更惊讶的恐怕还在最近一个星期里面,股市表现简直令人感到诡异。

  从上星期6月19日上证指数探到4269点收盘后,到今日下挫到3820点,共计下跌449点。这个跌幅不值得令人惊讶,令人惊讶的是在股市里面另一种类的证券变化,那就是认沽权证。稍微懂得股市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认沽权证就是买个股的跌,每当大盘下跌,认沽权证才会有价值,它的价值就将上升。认沽权证就是当某一支个股跌破认沽价的时候,持有此权证的股民可以用认沽权行权,让上市公司以认沽价收购超跌的股票,确切地说它就是买股票的跌。所以当大盘下挫的时候,认沽权证必定上涨,此是规律。

  可笔者注意到,认沽权证在股市下跌同时,却同样急剧下跌。这就是令人感到诡异的地方,在一个星期里面认沽权证最起码下跌了四分之一。就在昨天与今天两天,上证指数下跌256点,而认沽权证在今天却下跌到了最近一个时期的新低点。这是令人无法解释的现象,唯一能够解释的就是——股市在大规模撤资。

  只有股市资金流量急剧缩减,才能解释无论是买跌的认沽权证还是买升的股票通通下跌。因为撤资,意味着资金流量减少,比原先大幅度减少才能导致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证券都将全部下跌。如果果真如此,那么笔者就提出一个相当合理的疑问,股市的资金流向了何处?

  笔者在写此文之前对比了一下5月30日以前与今天的沪深股市的成交量,今年4月24日沪深股市成交量首破3000亿元,到5月25日两市成交量更是高达3900亿元。就在10天前股市约还有3000亿元左右的成交量,6月15日报为两市成交量2916亿元。而今天成交量仅为1688亿元。如果我没看错新闻的话,我记得中国近段时间里股市日开户30万户,我想问的是,这些钱去了那里?日开户30万户,以每户平均2万元计算,那么也就是每一天投入股市的新资金约人民币60亿,但事实却是股市成交量急剧萎缩,缩减了一半以上,这个是极其地不正常。无论是想抛股止损,还是想抄底进仓,成交量必定会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数字当中,财富再这么样地缩水,也不可能让股市跌得资金流量突然之间减少一半以上,而且是在短短的一个时期之内,以我看就在最近半个月里面,也唯有大规模撤资可以解释。

  当然,撤资并不一定就是唯一的解释,成交量萎缩一半,我们都可以解释为股民在持股观望,因为毕竟近段时间股市非常地不稳定,股民观望的确也是有理由与原因。但此现象笔者想告诉大家,那也就是股市已经崩盘。因为很简单,股市里没有了成交量将会连续地跌下去,越跌就越没有人进去,最后跌到什么程度根本就无法预见,事实也就是股市崩盘。5月30日后,一段时间里,笔者注意到当时成交量并没有萎缩,且还创了新高。笔者还刻意观察当时上证指数下探到3500点以下的时候,政府指标股之一“工商银行”在进多抛少,拉起大盘。这里面有一个可以解释,也就是股市其实已经探到崩盘,按照国际惯例,连续下跌30%即为崩盘,下探到3500点以下虽然还没有崩盘,但也只差一个惯性而已。由于当时政府指标股强拉抬头,这样也就制造一个假想,如此也解释了为何大盘股指复位,而绝大部分个股却依然超跌,也就解释了大盘复位,股民资金却依然没有回复,这里其实制造了一个虚假的反弹形势,而事实已经崩盘。崩盘为何能够导致一个国家的股市能够长时间不振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被吸干了资金,也就是说成交量急剧地萎缩,甚至长达十年几十年都无法恢复。当然,笔者这样说是在寻找一切的合理性,股市急剧成交量萎缩与无论买跌买升都大跌,总是要找到合理的解释。

  而笔者认为股民持股观望,导致大幅度成交量萎缩,且股市里什么证券都跌,并不是合理的解释,因为股民做不了股票难道还不会去买基金,也可以去做权证,这些证券中除了国债持平外,几乎全部在跌,这种现象已经远远超过了持股观望的程度。因为其中有很好解释的理由,股市大跌肯定有一部分人将流向其它品种的证券,成交量是可以萎缩的,但其它种类的证券却没理由跌,因为它们多少会得益于本来持股票的股民来做其它品种,必定有一定数量的股民将流到它们一边来做交易。但遗憾其它种类的证券并没有就此兴旺起来,也在猛跌。而其实这里也只有了唯一的可以解释,那就是股市在大规模地撤资。注意!是整个股市,无论是何种品种的证券,全部在撤资。

  撤资的原因有很多,笔者第一可以排除的是股民撤资,既然进了股市,且还被套住,撤资这么可能甘心?且上个月还日开户30万个,是不会这么容易就赶走这一大批的股民,而老股民现在没有亏损,去年入市的基本上不会亏损,当然最大可能是多数在观望。股市里其实有一个定律,不管是赚还是亏,他们的赚的钱不过是买更多的股票,或者买更少的股票,如此而已,绝对不会轻易地一哄而散,只有崩盘后资金被吸干,绝不会轻易撤走,有撤走但非常地少。事实如果真被赶走,那也就是意味着股市完蛋。人走得越多,股市就越不振作,引成了恶性循环,但最近还没有需要到一哄而散的程度,毕竟大盘指数已经于上星期反弹到了5月30日前的高点。那么接下来就是机构撤资,机构撤资也许他们想改行做汽车行业或者挖煤炭去了,谁能知道呢?他们一致走人,可能性也是非常地低,除非想改行了,观望有可能,但没理由他们不会去炒权证,事实是权证多数就是他们在折腾,可现在权证也在大跌,那就无法解释了。

  最后,笔者只能给读者一个解释,是一条新闻,这条新闻令我汗毛倒竖。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根据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银行外汇检查情况通报会,公布了29家中外资银行的违规情况。检查发现,一些银行违规操作使得一些境外投机性资金假借贸易或投资等渠道流入,甚至变相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

  同时近日新京报刊文道:“境外热钱在国内的数量至今难有准确统计,有400亿、600亿、800亿、3000亿乃至惊人的30万亿等各种不同的数据。从具体数据来看,外资进入乃是有备而来,不容小觑。”

  新京报这则报道,确切一点地说,完全是事后诸葛亮。笔者在去年就留意到,在中国履行WTO协定开放金融市场的同时,中国股市在沉底了五年之后突然被推动起来,这种巧合着实令人抓破头皮。当时,QFII先期进入一百亿美元,直到最近商定为增资至三百亿。但这些显然是明枪,根据新华社所报道,“假借贸易或投资等渠道流入,甚至变相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此就是暗箭,特别需要注意到的是,这些资金应该是在去年中国股市最低迷的时候进入,当2006年2月中国股市跌破1000点靠近850点的时候,估计它们已经整戈完备。

  果真如此,那么已经相当清楚地解释了以上的一切所谓的诡异景象,外资席卷而走。根据以此推断,笔者没记错的话,我国股市资金约十七万亿人民币,就算以成交量缩减一半来计算,也就是八点五万亿人民币以下,具体能被它们卷走多少笔者当然无从知晓,也就只能如此推论为一半以下,或者一半里面的一半,甚至更少,这些都不是笔者有能力推测或者知道详情的范围,也许等以后会有媒体披露与报道。再而,股市成交量缩减一半以上也完全不是正确的计算方式,只能大致推断这种形势不正常,也就是拿这种情况当作分析一用。当然,经济上的重创是很显然的,但同时可能还没有达到叫我们血本无归的程度,此景象其实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类似,只是我们可能警觉得早一点,损失少一点,满算最多也就是一万亿的美元,我们应该能够扛得住。笔者能解释的就是这一条,股市的钱流向了那里,每天开户30万户的钱去了那里?当然最后还有一种可能,如此的股市萎缩也许钱去了政府的口袋里,但这个我想应该予以排除,一是因为缺乏证据与说服力,二是因为它是一种灾难,有预期的后果。

标签:股市   中国   笔者   就是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