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三次“解放思想”的右旋路径

2025-02-25 文摘 评论 阅读
  

  三十功名:三次“解放思想”的右旋路径  

  

   苏 杜  

  

  时间 2008-05-04

   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解放思想”,攻势不可不谓凌厉,从“胆子再大些”、“杀出一条血路来”,即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然而,要“解放”什么“思想”,要确立什么“思想”,振臂一呼者语焉不详,欲诺诺者也不得而知。不过,现在,随着各次“解放思想”中重量级人物的陆续登上前台,三次“解放思想”的路径渐渐清晰起来了,事情似乎有了转机,第三次“解放思想”要干什么,有点昭然若揭了。   

  

   据他们说,第一次“解放思想”,是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第二次“解放思想”,是邓小平南巡,解决姓社姓资的问题;第三次“解放思想”,是反对本本主义,反对教条主义。我想,这大约是很经典的概括了。但是,“冲破了两个凡是”以后又怎样了呢?“姓资姓社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眼下“反对本本”、“反对教条”,又是反对什么“本本”,反对哪些“教条” 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听一听“解放思想”主张者的最新“解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自己的话呢,则是照明自己的最好镜子。   

  

   胡福明,第一次“解放思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后江苏省委常委、政协副主席,近期说: 

  

  “列宁搞的那一套,是有很多问题的。搞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是一党专政、党内少数领导人的专政,无情镇压资产阶级、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这一套被斯大林利用了,搞个人独裁,杀了多少人?当时苏联有许多黑暗的东西,这是个严重的教训!  

  

  “毛泽东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比列宁、斯大林更进一步,这是他的独创。  

  

  “毛泽东实际上不赞成反个人崇拜,提出有两种个人崇拜,一种是好的个人崇拜,一种是坏的个人崇拜,他实际上希望人民崇拜自己。毛不同意林彪讲‘一句顶一万句’,但同意‘句句是真理’。  

  

  “ 毛泽东的思想和行动,就是要以自己为标准,维护自己的权威。毛说‘三要三不要’(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实际上自己就是搞‘三不要’的那一套。反右派说是搞‘阳谋’;文化大革命搞‘炮打司令部’,就是搞阴谋、搞分裂。现在我们对文革还否定得不够。毛这个人,不仅思想上有问题,政治品质上也有可恶的地方。  

  

  “有些人不懂得什么是‘三权分立’,实际上就是权力制衡。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交代过这个任务,说‘三权分立’不能搞。  

  

  “即使民主社会主义这一套理论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来的,就算是伯恩斯坦搞出来的,既然已经在欧美广大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也要承认,也要结合实际,加以借鉴。这都是汲取人类文明(包括政治文明)发展共同成果的正确举措,也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中国乃至和谐世界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此,那么仍然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好的,问题不在于叫什么名称、喊什么口号,而在于贯彻实行什么样的内容。”   

  

  如果有谁对“冲破了两个凡是”之后又要怎样还不太明白的话,胡福明前副主席的这段话就可以给他一个较为明白的答案了。“冲破了两个凡是”之后要怎样呢 要接着推翻无产阶级专政,要从列宁的实践那儿开始推起,尤以推翻毛泽东的实践为要。这是很关键的,也是很基本的,稍为有点马克思主义常识的人们都知道,马克思的学说与他之前的学说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他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列宁与马克思的最大不同之处只在于他首先在一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而毛泽东与马列的不同之处也只在于他首先提出并实践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这的确很关键,很基本,胡教授不愧是哲学教授,党校校长,当年“冲破两个凡是”的先锋,“续冲”得方向一点都不错。那末,怎样才能有效地“续冲”呢?时过境迁,谁也不会再去纠緾什么“真理标准”了,这本来就是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核心思想,要“继续冲破”他这个“桎棝”,已经大可不必绕圈子了,具体办法大概很多,但从胡教授的这段话来看,他的办法却很有点“不争论”的“连续性”。一,当年“不争论姓资姓社”的时候,有一句“名言”叫“只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据说,这是主张社会主义的人说的,至于谁说的,何处何是时所说,那就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到底在哪儿一样,只有天知道了。林彪的确说过“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这样的话,但毛泽东本人何地何时如胡福明所讲的表示过“同意”,那只有胡先生一个人知道了。但这不要紧,这像“只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一样,只要有“主流理论家”一提出来,很快就会“定案”,很快就会形成“毛泽东同意他的话句句是真理”的“共识”,自然,也很快就会掀起“冲破”这一“同意”的“思想解放热潮”。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是中国文化的老例,无不奏效的。你毛泽东提出“三要三不要”,你毛泽东自己正是在搞“三不要”,这多么有力量!这是“你说我是‘破鞋’我便骂你‘养汉’”的战法,最能将水搅浑。谢韬、辛子陵等人的“彻底清算毛泽东罪行”“走出《共产党宣言》的误区”,就是建立在这个浑水上的。但是,有一点,那就是你只能将胡先生的文章看到这儿为止,别再继续看下去,如果还要往下看,你就发现胡先生在一下一下地打自己的嘴巴。既然“凡是马克思没有交代的都可以想都可以干”,既然“伯恩斯坦搞出来的我们也要承认”,既然“民主社会主义”也要塞进科学发展观,试问胡先生:这到底是谁在“搞修正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呢?胡先生是教授,是有学问的人,自己的话已经说到恭奉伯恩斯坦“本本”这个份儿上了,还讥笑毛泽东“搞修正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自己不觉得好笑吗?自己的话说到了反对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份儿上了,还讥笑毛泽东反右派搞“阳谋”,是毛泽东“思想政治品质上都可恶”呢,还是毛泽东高瞻远瞩、料事如神?如果有谁对“反对本本主义”“反对教条主义”还觉得莫名其妙的话,胡先生的话就将反对什么“本本”,反对哪些“教条”,解释得再清楚不过了。将毛泽东、列宁、马克思的“本本”换成伯恩斯坦的“本本”,不就是胡先生的第三次“冲破”吗?在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胡福明的这些话,是他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谢韬的《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时讲的。这又告诉人们,对“姓资姓社”的“不争论”,“第三次解放思想”到底“解放”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从“第一次解放思想”的“冲破两个凡是”到“清算思想政治品质都可恶的毛泽东罪行”,从“第二次解放思想”的“不争论姓资姓社”到“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三次“解放思想”的右旋路径一目了然。我不以为这是什么“阴谋”或“阳谋”,本来就不是一股道上的车,跑的时间越久,分歧也越开,这是很正常的事。自然,就一个具体人来讲,他可以官做到“毛泽东秘书”,或“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也可以写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的宏文,但就一种社会发展,一种历史进程来说,经纬总是十分分明的。    

  

  这种历史的分明,是很难凭一个人的一点小本事就可以搅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对本本主义”,从其本意来说,并不是胡福明等人的“思想”或“创见”,它们其实倒是毛泽东在其《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中所反复阐释的思想。要“彻底清算思想政治上都可恶的毛泽东的罪行”何以还要用他的思想?这只能有两个解释,一是反对他的人本身空虚得可怜,自己并没有可以拿出手来的货色;二是振振有词,为了一面还有些号召力的旗子。我以为这样说算不上太刻薄,试看胡先生在“第三次解放思想” 中大谈“没有民主就没有思想解放”,将“民主是人民群众讲自己要讲的话,讲自己的心里话、讲真话,按一个口径讲话,那不叫民主。民主不是奉命讲话,如果是奉命按一个调子讲话,念纸、念文件、喊口号,叫民主吗?”说得头头是道,足令听者动容,就可以得到又一个证明。但是,就像“真理标准”只适用于毛泽东“这个人”一样,“民主”也是他们的一时一派之需。这只要顺着他们的路径上溯到“第一次解放思想”的三十年前,就会发见,在宪法里取消了民众“讲自己要讲的话,讲自己的心里话,讲真话”权力的,动辄就用“稳定”压倒“一切”的,正是“彻底批判文革”的他们。以“含有敏感词语”为由而将网民的帖子交“程序”枪毙,不管其中是否“含有敏感思想”,不正是现在“主流媒体”的发明吗?接受十几家“新闻媒体”采访忙得不可开交的胡先生,可以随便进出香港、有《炎黄春秋》为发文基地的谢韬,“踏上红地毯”的“政治小说家”张贤亮,如此诸位,之所以还觉得“民主”不够,呼吁不止,那原因,我想,大约是“民主”还没有完全掌握在他们手中的缘故。等到他们都像某工头说“我的童工很畅销”,某“政协副主席”说“反正只要掏钱,就不是犯法”,一样如心如愿,胡先生的“解放思想”与“民主建设”也就完成了。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