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北京的房价谁来管?

2025-02-25 文摘 评论 阅读
  

  北京的房价谁来管?

时间:2010年04月16日 :求是理论网 :赵路阳

  

  近几天,我一直沉浸在无奈、愤懑、抑郁中,因为北京的房价实在上涨的太离谱了,不是一小部分而是大量开发商“无良”(无良心)行为,大肆调高开盘价使得本人望而却步。本想为了改善居住环境、为了赡养父母(自己父母一位73岁,一位67岁了,而且身体机能衰退,上下楼都不太方便)、为了不让父母成为“空巢”老人,想购买一套100平米左右三居室同住,尽尽孝心,可是看到听到的几乎全是一片“涨”声:

  

  一夜上涨30万元人民币:本人于4月7日晚给售楼小姐致电,得到答复是—元,因为四环内房价很高,本想看看四环外房价,就打电话给春节前亲往过的亦庄“林肯公园”项目,咨询最后一个楼盘C6什么时候开盘,开盘价大概多少。而4月8日上午又接到售楼小姐电话说4月20日左右开盘,赵先生提及的C6 99平米三居(一个64平米两居+35平米零厅一居)开盘时—,问我能否接受,如接受到时来预定。就一夜同样位置同样面积每平米上涨3000元,近100平米就是上涨30万元,从一位美丽小姐嘴中一夜就剥夺了本人至少2年多的工资收入(不吃不喝全部存款),作为一个依法纳税的年收入12万元之上的北京公民,非常气愤,断然拒绝了再选择购买此楼盘。本人春节前实地考察时,看到登记人不少,估计开发商在坐地涨钱,让售楼人员在开盘前打一遍电话,几千个登记客户有上百个接受—元/㎡就按这个价开盘,届时几百个“冤大头”上当,被敲竹杠,开发商稳赚大钱。

  

  每平米均价一夜上涨一万元:本人4月8日通过某房地产专业门户网站搜到东南二环龙潭湖附近璞堤项目,均价元,并不为了购买,只是想看看这个位置附近新盘或二手房价格,因为父母居住于此,对这里环境熟悉,但本人在4月9日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览大厅举办的“四季房展会”春展上,看到发放资料均价元,而且回来后把展会上80%以上楼盘在网上搜索历史价格对比,几乎是从2009年10月以后,这些楼盘至今全部至少上涨3000—8000元/㎡,有的甚至上涨万元/㎡,这样的展会成为开发商肆意疯涨,继续“无良”的场所。

  

  上述不是简单的两个个案,实际上北京的房价确实是个非常敏感特殊的问题,敏感是因为住房关系到民生,关系到公民最大单笔投资的价值衡量,同时又作为首都,外来人口众多,刚性需求大,各种利益浸透交错掺杂,不易解决。但本人认为:如果任由开发商这样疯涨,不但压制了需求,同时也易激化社会矛盾,不公现象任其泛滥,只会增加公民百姓的不满,“群体事件”早晚会发生。因此,政府尤其北京市人民政府更加要作为,温总理曾经讲述“分配不公会误党误国”,本人不是房地产研究专家,但作为一个依法纳税公民强烈建议我们的政府及时、稳、准、狠地出台一个政策,将彻底打压北京房价,实现北京房价合理有序产业更好发展,实现北京市民居有其屋的愿望,在本人建议“一个政策”前先简单看一下几方力量对房价影响的利弊分析。

  

  综上所述,希望我们的政府为民做主,该出手就要出手,就要干预,市场经济也不是任由市场调控,尽快控制北京市房价上涨局面,针对出台“一个政策”而且希望早研究、早决议、早颁布,平抑房价,取信市民,关爱人生,造福一方。让已经生活在此四十年的“老北京”的本人看到一片青天,看到社会的公平与希望,体现首都意识,模范带头的典范作用。我建言的政策希望我们的市政府领导、尤其市人大尽快召开常委会讨论通过,类似北京车辆限行政策一样,尽快出台,相信一定能起到立竿见影之功效。我建议的“一个政策”兼顾了政策延续性,历史处理连贯性、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切实保障北京大多数居民,大多数群体改善住房之愿望,维护大多数北京消费者利益。我的“一个政策”简言概之就是一句话:从2011年1月1日起,所有在北京出售之各类新房(无论预售还是现房)只出售给北京户籍的购买者,此政策暂执行五年。

  

  提出这个建言的依据是:

  

  一、纵观近半年房价上涨的毫无道理及非理性就得下猛药,斩断旧有情丝,釜底抽薪,才能开辟新天地,不破不立,只出售给北京户籍市民,这样从下年度开始连续五年,一下至少减少一半以上人口意向购买力,使得开发商从2011年开始不敢捂盘惜售,不敢做价格智力游戏,客观上形成买方市场,不敢疯涨,因为疯涨没有大量刚性需求,从而也形成让北京市民理性购房之习惯,而不是越涨越买,形成资产泡沫。同时也有效地在五年内打击了外来投机投资性购房,根本上实现北京居民大多数群体住房改善需求,形成北京自住型购买占领新房市场的局面。

  

  二、政策的外延恰恰是鼓励外来人口购买北京二手房和租房,从而使开发商总在自诩的“刚性需求”风光不再,而且又大力促进了北京二手房和租房市场活跃,不是堵而是疏导,不是“排外”而是有序引导。

  

  三、从历史问题遗留处理上讲,政策一出台,势必开发商会大量楼盘入市,近期最起码2010年下半年大量曾经捂盘项目及尾盘、空置楼盘入市,既解决了政府一直头疼的北京新房空置等问题,同时供给加大,也会起到平抑部分房价作用。再加上已经投机投资性购买者为了规避有可能的2011年北京房价大回落而急于套现,又增加了供给量,再次起到平抑房价作用。同时北京本地居民理性持币观望,等待2011年利好入市,又从需求方面打压供给方,造成外来人口填补2010年下半年市场购买空间,但外来性投机投资购房者肯定会望而却步,毕竟高位购入如何来年低价或平价出售,不符合投资收益之道理。有效抑制了投机投资性购房,即使政策出台晚些,但也会影响下半年当年之房价,毕竟高位易形成泡沫资产。

  

  四、从土地一级开发看,不用改变现行招拍挂制度,出台这个政策恰恰倒逼开发商理性拿地。因为高地价对应房价相对高才有商业收益,但来年拿地当地王成本上升,而售楼价位不会同步上升,因为政策调控可能不好销售。因此,为了价格适中好卖楼盘而倒逼合理拿地,地王不会出现,只会有相对的出高价而不是地价高过同区楼盘现房房价,从而规避地王再现京城。

  

  五、维护大多数购买者利益,解决“夹心层”(非保障性四类住房人士,非有钱投机投资型购房人士)住房需求,符合维护大多“小产阶级”、“中产阶级”利益需求,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家庭稳定、创造北京和谐社会,体现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三个代表要求。

  

  六、规范北京地产市场合理有序发展,让开发商取得相对合理利润不是打压开发商,是教育开发商更应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毕竟房产是一个公民投资单笔支出最大财产,涉及民生,同时引导北京地产市场少一些泡沫。房价造成资产的泡沫,一旦破裂不仅是两败俱伤,甚至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但本人坚定坚决地认为这个政策调控必须及时,不要等泡沫毒瘤作大,而且短痛比以后长痛要好,如果北京试点成功可推行其它一类城市。如果现在不及时整治,未来效果会大大降低,甚至购买者百姓资产可能贬值倒逼政府决策更加犹豫不决或担心尾大不掉,不敢伤筋动骨,让开发商更肆无忌惮地拿此道理上涨房价,这种情况已经多次出现,政府想调控,但每次又走回头路,反复结果就是开发商看清了政府软肋,应对上更自如,政府一定这次要敢于博弈,出台本人建言。让那些“政府你有千条妙计,我却有一定之规”的开发商猛醒,游戏规则不是开发商利益团体定的,让那些维护开发商,为开发商代言的协会商会闭口,房地产市场大规则是政府定的,而政府又代表了广大购买者利益,这样阵营明显,旗帜鲜明,才能让那些“开发商无辜,拿地成本高地价上涨全赖政府”的不实之言禁声,再辅以媒体正确舆论导向,在北京打一场攻坚战,歼灭战,相信2011年就是购房者真正的春天。

  

  七、在金融工具上可以辅助政策,如向首次购买住房的北京籍市民贷款利率优惠,首付比例可相对低一些。

  

  八、之所以建议此政策执行五年,一是考虑北京2015年左右地铁、城铁通遍全市,交通便利了在哪安家都不成问题。而且五年内,保障性四类住房实现北京低收入市民全覆盖,北京籍市民五年内改善住房需求已基本完成,五年后可考虑取消此政策了。二是五年是一个经济周期,恰逢十二五规划期内,而且一个地产项目从一级到二级开发到百姓入住,五年也足以完成了。三是结合这个政策北京四城区“结对子”人口外迁工作也可随这个政策得以贯彻执行,彻底解决“城中封”、“大杂院”让北京规划更美,降低城市污染,使北京越来越变为宜居、低碳城市。因此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综合性的决策。

  

  九、此建言是治根治本之措施而且具备易操作性,北京户籍整体数据真实准确,从购房合同、交易登记、银行贷款等多个部门可掌控把控,不会出现早些“开奔驰住回龙观经济适用房”现象,钻空子事件几乎不会出现。

  

  十、当然,有些细节方面还要完善推敲,如对北京籍市民二次购房的限制措施,对一旦出现个别开发商不认真执行,偷梁换柱做法给予严惩,如同打假,罚到造假者倾家荡产就不会造假。同时,政策制定也是在不断完善和与时俱进中。因此,建议不要因追求政策尽善尽美而耽误了出台的速度和时效性,可以先出台政策,边执行边完善补充修订未来可配套之细节。出台政策一定要符合法律程序,依法制定,这样才能像北京车辆出行限制政策一样,虽有部分微辞但执行还是坚持下来了。只要是关心老百姓、有利于百姓的政策,相信北京市民都会拥护的,外来人士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通过上述陈述与分析,本人一直认为从人口结构和总量入手解决北京房价才是根本,因为人造就了楼市需求,否则都是纸上谈兵,镜中日月或局部微调,华而不实的政策只会降低政府公信力,开发商的“无良”只会降低政府调控的威信及力度,成为要挟的砝码。因此,要干净坚决地彻底解决北京高房价,还北京一片清平世界。年初在出租车与司机聊房价,司机愤恨地讲“老北京人根本买不起房,只能去郊区甚至河北,有点背井离乡,开发商不地道,开出租收入不高而且辛苦,赚的钱全让开发商剥削走了,想当房奴都没资格,社会太不公,真想哪天开车撞几个人出气”,言毕我无语,如果老北京人都这样想,未来会发生什么恶性事件、群体事件不可预知,只感到作为一个北京市民应该站出来为北京市民尤其广大购房市民说话建言,把社会矛盾降低分歧减少,关注民生恰恰是我们政府应做之事,少一些“无良”开发商“为富人盖房子”的言论,少些“二奶房”还一个公平世道,这样才能公道人心。

  

  看着父亲和母亲苍老背影,甚至只能干些轻体力劳动的场景,作为一个儿子是多么希望尽快改善住房,陪伴在父母身边,不再让他们“空巢”,能够照顾他们,为其养老送终。前段时间业务上客户讲述一个真实故事,在他外地出差突然接到兄弟电话说“咱爸走了”,他一时没反应过来,以为是出走或外出,实际是去世了,而且因家里无人,老人都去世几个小时被邻居发现打110,等警察破门而入发现尸体已僵硬。他就建议我一定陪伴老人身边,否则去世时身边没人是多么遗憾。我触动很大,特别希望通过住房解决这个问题,但飞涨的房价让我这个中产阶级都却步,只有心酸、无奈、压抑,真不知道北京房价谁来管?

  

  特别说明:

  

  A.本文是本人所写,无人代笔。

  

  B.本文所举事例,真实可靠,无不实之辞,可以印证。

  

  C.本文只代表本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政府部门、社团、机构、企业。

  

  D.本文只想为北京购房者,北京市民谋福祉,同时想实现与父母同住,赡养老人的良好愿望,因此,不图稿酬,不图名与利。

  

  E.本文将通过各种渠道呈送中央领导、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北京人大、北京政协、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相关领导。呈送新华社、人民日等时政财经媒体、北京晚等市级主流媒体、新浪搜房等门户行业网站、地产类专业纸杂志媒体。

  

  F.欢迎各种媒体刊载,希望全文发表,以免断章取意。同时欢迎争鸣,希望网络朋友尤其在京购房人士网友争鸣。尤其希望看到本文的社会人士,如有结识政府相关部门高层者,希望转呈,目的早日引起重视关注,研讨批准实施本人之建言。

标签:北京   政策   房价   开发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