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蒋高明:就湖北大米检出转基因问题答消费者报道记者问

2025-02-25 文摘 评论 阅读
  

  蒋老师,

  

  您好!

  

  我是《消费者道》杂志的记者小某。

  

  最近转基因作物的话题收到各界的关注,《消费者道》对市售9个大米产品进行检测发现有一例阳性。想就转基因大米商业化的问题对您进行简单采访,希望蒋老师能够接受。采访问题大概围绕以下两点:

  

  1, 检测发现一个来自湖北的大米样品含有转基因成分,着是否意味着转基因大米已经流入了大众的餐桌 转基因水稻尚未被批准进行商业种植,却在市场上出现,您认为是其中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2,您认为转基因水稻是否大势之趋呢若果转基因水稻真的商业化 了,消费者应该如何防止转基因大米入侵餐桌呢 消费者的权益如何保障呢

  

  以上是主要的采访提纲,如果蒋老师觉得有任何问题,我们可以修改。非常感谢蒋老师!

  

  祝好!

  

  《消费者道》

  

  大米2013/11/30 蒋高明 <[email protected]>

  某记者:

  

  您提到的两个问题,我的初步看法如下:

  

  第一,在湖北市场上发现转基因成分是可以预料到的,以前有道在湖北湖南发现过转基因大米。估计这些转基因大米来自某农业高校。可能是监管环节出了问题,这些大米严格来讲是不能上市的。要么是从试验田里流出,要么是种子公司非法销售。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实验田里流出的量是很少的,农民不能留种,少量的转基因大米较难再超市上监测出来。具体原因,还希望有关部门顺藤摸瓜,调查转基因大米非法进入食物链的真相来。湖南湖北的一些农民知道转基因水稻,他们只种不吃。

  

  第二,转基因水稻种植并不是大势所趋,因为消费者难以接受,又不能强行推广。水稻虫害问题应当采用更加健康的综合生物防治做法,转基因可以研究,但向主粮推广的条件并不成熟,主要是生态环境与健康的风险较大。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让消费者自己选择。转基因食品必须明确标注,国家在这方面是有法可依的。有人说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是科学界达到共识的,这是不对的。从中国出口到欧盟和日本等地的米制品屡次被查出转基因成分,被退货或销毁,就说明至少这些国家和地区就很难接受转基因食品。事实是,全球科学界并没有在转基因安全问题上达成共识,而是争议不断。相反,越来越多的科学实验证据证明转基因存在着生态环境风险与生命健康的潜在风险。

  

  希望回答了您的问题

  

  祝好

  

  蒋高明

  尊敬的蒋老师,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您的支持对我的工作是莫大的鼓励!

  

  但是仍然有一个问题让我十分费解,像您提到的那样,转基因大米应该受到国家政策的监管。可是由于转基因大米的商业化并不合法,现行的政策也没有跟上,譬如说“大米”国标当中也没有“是否含有转基因”的项目,转基因也不是常规抽检项目。

  

  从这个方面看,是不是推进转基因大米商业化,给其一个合法身份,反而更加有利于相关政策的落实像现在这样,即使市场上有转基因大米,消费者也无从设防。

  

  谢谢蒋老师对我的问题的耐心回答,感激不尽!

  

  祝好!

  

  消费者道

  某记者:

  

  是这个问题,所以必须从法律层面上规范转基因问题。现在的粮食法中没有转基因主粮,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法中要求转基因食品必须标准。普通消费者只能这样去维权了。所幸中国法律界已经有了声音,但愿能够起一定的作用吧。反正此事很复杂,需要更多的消费者关注此事。贵刊可以从客观事实出发,道一些监管中的问题,或许会促进转基因食品监管进程。

  

  但愿回答了您的问题

  

  祝好

  

  蒋高明

  

  。。。

标签:基因   大米   问题   消费者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