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仅仅是因为房价飙升吗?——兼与成思危、张晓强商榷
房价攀升的城市地价也在疯涨,这个现象很容易将一些人导入地价推高房价的误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现任中科院研究生院院长成思危教授在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向媒体表示,要真正实现房价下跌应该降低地价和政府税费。他指出,房价有四个构成,就是建筑安装费用、土地费用、政府税费、开发商的利润。这一轮的上涨是土地价格上涨带下去的。原来建安费用大概占房价的25%,现在连20%都不到,如果要想真的降房价,就不仅仅是开发商让利,更重要的是地价要下降,政府税费相对要下降。因为地价上涨以后,政府税费水涨船高,开发商也趁火打劫,整个房价就上去了。
房价持续涨升是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地价是其中一个重要力量,但是绝非最主要的力量。在《传说中的房子》一书,我已经论述过,仅地价对房价的影响而言,真正决定房价的是土地的平均成本,而不是单块土地的价格;有时还会“面粉比面包贵”。
相距不远的河北石家庄市,土地就卖不了北京的价格。当地政府当然也想以北京土地相等甚至更高的价格拍卖地块,不过房房开商不会接受,无法成交。原因是石家庄的房价远低于北京,石家庄的房子卖不出北京的价格,自然不能将石家庄的地价拉高到北京的水平。因此,有结论:是房价拉高了地价,而不是地价推高了房价。认为近年国内房价的上涨是因土地价格上涨而起,显然是本末倒置。
还有后果或更严重的本末倒置的思想认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在这次论坛“解读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时说,政府这一轮对房地产的调控,主要的起因是房地产价格太高,使得大量想买房的群众无力购买。通过当前的调控,使过高的房价或者过快的房价涨幅得到抑制,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买得起房、租得起房。这是政府本轮调控的基本出发点。
房价飙升,地价狂涨不过是目前国内房地产行业过热的表面现象,内因在于:各种国有、民间、外来资本纷纷涌入国内房地产领域,抢地建房、囤地囤房、炒卖房产,形成了狂热的房地产投机浪潮。投机就有泡沫,泡沫越大,其破裂时的破坏力就越大。
房地产行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房地产泡沫破裂必然会对整个国民经济形成巨大的冲击,危及社会稳定。两害相权取其轻,及早主动调控挤出泡沫,无疑比任由泡沫胀大而自行爆裂要好。
抑制房价疯涨的势头,使之趋于合理,让更多的无房百姓买得起房、租得起房是政府与普通百姓共同愿望,却并不足以成为本轮房地产调控的起因、基本出发点。近年国内房地产行业投资过热、投机过度,形成了巨大的泡沫。这才是此次房地产调控的起因。挤出房地产领域的投机泡沫,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确保整个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才是调控的基本出发点。当然,泡沫挤出来了,房价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房地产调控其实也是在保护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者,维护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的利益,真正受到威胁的仅仅是那些投机者。那种以为国家要对房地产开发商“开刀”的说法完全是受了蒙骗。过去,房开商以合适的价格购地,建房销售,赚取合理的利润,日子过得不错……投机者挟巨资涌入房地产行业,高价抢地、高价卖房,或高价抢房加价转售,狠赚猛赚,将房价、地价炒上天,形成了巨大的泡沫……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因房地产泡沫破裂萧条了二十年,海南因房地产崩溃也萧条了十余年(《传说中的房子》有介绍,不赘述)……如果房地产泡沫发生爆裂,在未来的一、二十年里,我们这些开发商、建筑商做什么、吃什么?
出发点厘清了,目的明确了,应付式的限购、限贷就不会发生。出台的政策会有的放夭,执行的阻力就会大大减小,更容易取得预期的调控效果。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