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村里有毛主席:南街的文化优势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李克勤(jixuie)题记:南街邻村的老乡问村干部为什么本村不能像南街那样,干部答道:“人家那里有毛主席!”这个有趣的回答道出了南街的文化优势。

  

  

  

  走进南街村,就如同走近毛泽东,一股强烈的毛泽东文化氛围扑面而来。

  

  这种文化氛围在毛主席的家乡韶山有,在许多红色旅游的景点有,而南街和以上两种地方不同,南街的文化氛围完全是南街人自己创造的。

  

  这种创造是自觉的创造。南街人在王宏斌的带领下,坚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坚定地走毛主席倡导的集体经济道路。南街目前的作法,已经在人民公社模式上,做了极其有益的尝试和创新和创造,实践已经证明这是有效的。

  

  这种创造是自愿的的创造。南街人有过分田到户的经历,但是他们又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自愿地重新回到集体里面来。

  

  这么自觉自愿的创造,当下的这么多人文景观,就自然产生了。

  

  南街的文化,独特的文化也是自然产生的。

  

  而南街文化的灵魂是毛泽东思想。这里有一句醒目的标语:“毛泽东是人不是神,毛泽东思想胜过神!”

  

  南街人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南街村,在经济上已经是一个品牌,一个具有无形资产的品牌,这里的无形资产是独特的,胜过一般的品牌商誉,因为这个有毛泽东文化作支撑,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南街村,在政治上是中国农村的一面旗帜,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共产主义小社区。

  

  南街村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特色,构筑了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基础,这种文化基础已经显出南街独特的人文精神,并且这样的这样的人文精神和文化还在不断发展,这便是南街的文化优势。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讲“我们都知道,人们对于真正的公有制企业,都比较放心,而对于私人企业则比较小心,正如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相信程度,是资本主义无法相比的一样。”(见王宏斌的本色、角色与特色初论)

  

  这种南街文化优势已经产生了国际影响。

  

  《伦敦市长文化战略》中有这样一句话:“文化是促进理解、形成城市特征的强大力量。它可以跨越障碍,颂扬差异,激发灵感,带来教益,创造财富。”

  

  南街可以算是一个微小的城镇了,且不说南街在工农业生产上的经济效益,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南街村突出红色旅游主题,紧紧围绕“红色”二字做文章。

  

  一是响亮提出要把南街村建成共产主义小社区,使游客在这里亲身感受共产主义因素的不断增长,这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这在全世界的都是罕见的,怎么会不吸引世界的目光?

  

  二是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在这里没有暴发户,更没有贫困户,集体就是村民的靠山,南街村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们梦寐以求的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教、幼有所育的幸福日子已是活生生的现实展示在游客面前。

  

  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形成浓厚氛围。走进南街村,无论到哪里,催人奋发向上的先进文化都会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让人感受到宋平同志所提“这里是一所党校,是一座精神宝库”的深切内涵。

  

  四是形成了令人赞叹不已独特的小气候,在这里,人们看不到早已习以为常的防盗门、防盗窗,听不到嘈杂的声音,看不到垃圾脏物,而是一派,秩序井然,生机盎然的大好局面。

  

  南街风不但吹遍五湖四海,而且惊动了全世界五大洲,西方各国记者先后进村调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继往开来——南街村回到毛泽东时代》;日本《少年月刊》发表了《用毛泽东思想这种独特的方式崛起的村庄》,共同社发表了《复活了的人民公社》;巴基斯坦刊发表了《社会主义没有死》;英国《远东经济评论》发表了《中国南街之行——一个毛泽东思想村置资本主义于遗憾的事》;法新社记者还写了《南街村每天都是红色的》……小小的南街村名震世界。

  

  日本《读卖新闻》连载记者藤野彰写的《中国摸索建设和谐社会》是这样描述的: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早上6点15分,南街村的广播站开始播放颂扬毛泽东的革命歌曲《东方红》,南街村新的一天便伴随这轻快旋律开始。

  

   毛泽东的雕像如守护神一样耸立在南街村的广场上。广场上还有一些如“毛泽东思想永远放光芒”等政治标语。村内也到处都能看到毛泽东的画像、标语等。 

  

  外国记者到中国来,最希望看到中国的东西,他们衡量的标准就是文化,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东西,只有那些区别于别国文化的东西,南街村体现的毛泽东文化,别具一格,独树一帜。

  

  这就应了那句格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南街村具有世界影响力,这一点都不夸张。

  

  在当今中国与世界,很多迷信私有制,但是南街坚持公有制不动摇,这就和南街人的信念、信仰有直接关系,如果是个别人,如果仅仅是经济上,或者仅仅是政治上的主张,那都另当别人,南街不同,南街是一个群体,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级组织,党委书记王宏斌带领大家做出来了,一个活生生的新南街屹立在中原大地。这只能从文化来看,来解释。

  

  南街充满希望,人们寄予南街希望!

  

  因为村里有毛主席!

  

  链接:【置顶】 张爱萍慧眼胆略助南街

  

  王宏斌的本色、角色与特色初论(《中国集体经济》杂志发表该文)

  

  毛泽东的抗灾文化:学大寨把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结合

  

  毛泽东的救灾文化[2010-04-23 08:15]

  

  大寨科学发展:从科学造田到科学种田

  

  陈永贵的政治挂帅里包含有企业家精神[2009-06-11 10:55]

  

  毛泽东政治风度与村落土企业家的崛起[2009-06-20 09:39]

  

  希特勒是人才吗:观《莫斯科保卫战》有感续3

  

  毛泽东的大公无私来自母亲佛的境界

  

  求是论坛:毛主席的道德优势:公道

  

  毛泽东的抗旱经典:《龙江颂》之公字闸

  

  欢迎交流:

  

  李克勤新华博客

  

  

  李克勤济学网

  

  李克勤(jixuie)文集

标签:文化   毛泽东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