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才是民主的最高峰----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毛泽东思想才是民主的最高峰----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观察大员
推翻旧社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推翻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贫富不均的人吃人的社会,建立一个以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没有压迫剥削的,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指引下,和全国人民一道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掀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大幕。
面对当时全国的年钢产量,还不足以供应当时全国妇女每人一个发卡的窘境时,如何在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建设一个新中国,并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这在当时,对于任何人来看,都绝对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就是中国共产党内也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也就是说,新中国经济发展走什么政治路线的问题。也许有些人对政治路线问题不以为然,也可能有些人确实不明白,经济发展与走什么政治路线,也是事关千百万革命烈士为此奋斗的,红色革命政权生死的大问题。为什么?这是因为,选择走什么样的路线,是决定了带领“什么人”的问题。
如果是以发展私有经济为主的政治路线,就可以松一口气,很轻松的,又不用劳心劳德,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按市场规律办事,可以坐享天下了,则重复了旧的轮回,无数革命烈士的牺牲则是也仅仅是作为某些人的枪矛,只是为了达到他们的某些目的工具而已,这是革命的失败。在这个问题上,被人民视为大救星的毛泽东,的确不负众望,又一次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人民----这个蕴含有强大力量的弱势群体,喊出了亘古未有的最强音“人民万岁!”这也注定了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更加耀眼夺目灿烂辉煌。
面对“一穷二白”经济条件,毛泽东乐观的说:“我们的极好条件是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的人口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是啊,毛泽东继承了我国古代先贤们有了人就有了一切的思想,也深信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一切人间的奇迹也只能由人来创造。所以,他说:“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有的,而且是很多的,但是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的确困难很多,国内外各种说法及冷嘲热讽也很多。“...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就是“生产力”。
他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是在革命大风大浪的锻炼中成长的。应当在长期的群众斗争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挑选和培养接班人。”“必须善于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在毛泽东这些光辉思想指导下,大批的工农兵出身的各种模范人才走向了不同的领导岗位,有的甚至走向了国家领导人岗位。李瑞环是一个木工;倪志福,钳工出生;吴桂贤一个纺织厂的女工;陈永贵,一个农民;... 还有很多很多。其目的很明确,只有这些来自基层的工,才最明白基层的需要,才能带来新的思路。因此,让工农兵当中的具有代表性的积极分子 、先进工、劳动模范,参与政治经济管理是毛泽东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在具体工作中的最高表现。
这些工农兵当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都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是基层群众推举和上级领导考察肯定,举荐上去的。不是通过“跑”、“要”得来的;也不是花钱向上买来的;更不是花钱拉选票拉来的;他们的事迹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这就是毛泽东式的民主,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都有发言权,这样的民主才是人民群众真正认可的民主。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毛泽东在一次对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们说:“你们在消灭敌人的斗争中,在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斗争中,克服了很多的艰难困苦,表现了极大的勇敢、智慧和积极性。你们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是的,那些从基层出来的的劳动模范,带着基层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可以不断的使党和政府及时的了解他们的情况和要求,这样就可以早一点着手准备工作,或及时地向上一级反映情况,使上一级领导机关有一个准备等等... 你看,既是骨干,又是支柱,还是桥梁。这比既喻形象又生动,还点出了其特点与重要性,如果不是有着极强的人民观,则不可能观察这么细致;如果不是有着极强洞察力,也不可能有此作为;如果不是有着极强的为人民服务心愿的毛泽东,就不会把他们抬那么高再说出来。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领导者深入群众之中,虚心倾听各方面群众的意见,获取来自于群众的大量真实材料,并且将这些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加工”,形成系统的领导意见,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指示、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到群众中去”,就是把从群众中集中、提炼、概括而成的领导意见,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使之化为群众的意见,付诸群众的实际行动,并在群众的实践中加以检验、丰富和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个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活动过程。不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可以使领导者的意见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更完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大体经历三个紧密相连的环节:(1)深入群众广泛收集群众意见;(2)加工群众意见形成领导决策;(3)发动群众执行并检验和丰富领导决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既是领导决策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也是实际领导活动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决策民主化。
始终从广大的劳动人民利益出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并带领他们建设一个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新中国,为了人民除了把“罢工、游行、集会”等写进宪法,而且还给了人民“四大自由”。让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是毛泽东終其一生为此而奋斗的目标。因此,毛泽东思想才是民主的最高峰。
毛泽东思想中的民主,是春雨润无声,是真正的大民主。由于水平有限,表达不及主席思想之万一,望有能力的网友补续。谢谢。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