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产权制度改革,不能再听任他们这么胡闹下去了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产权制度改革,不能再听任他们这么胡闹下去了

  

  西湖剑客

  

  最近,建龙钢铁并购吉林通钢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西湖剑客发表了《从建龙钢铁恶意并购看产权制度改革》,成为网络热贴,作为东北振兴概念的最早倡议者,笔者欢迎新华社记者前来辩论和写述评。作为一直以来的民间意见领袖,我有意见发表。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所谓产权制度改革的道义法律正确性。

  

  中国的国有企业资产是怎么来的?只有少部分是建国初接收四大家族和官僚资产,绝大部分来自1956年后的公私人合营。建国时候执政党的承诺是保护民族工商业和私人手工业。这个没有问题。笔者的祖上就有手工业工场,解放战争参加支前、抗美援朝家里捐给国家两挂马车和四匹战马。到1958年被公私合营后,私人家产上交,成立了国营吉林延边通用机械厂和朝阳川农具厂,政府给了我们国有职工身份和终身雇佣、福利保障承诺,发给了股权证书,支付过股息分红。可是第二年就开始所谓自然灾害,停发了股息和分红,后来接着就是文革,文革十年后,我们去找地方政府,要求支付股息,地方政府答复说,这个有反攻倒算嫌疑,支付这个股息和分红,应当找中央下文件,结果不了了之。

  

  产权制度改革,是把国有资产以象征性价格贱卖给现任厂领导或者是浙江和广东来的并购商,经过暗箱操作,同时排除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工厂就变成私人的了,工人要分批被解雇。

  

  如果认为国有机制不行了,工厂应当还给当初被公私合营的股东们。英国政府和银行近年败诉于一个英国穷光蛋,赔偿了上亿英镑。原因是该穷汉手持其曾祖父购买的1812年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女王政府发行的战争公债债券,法院裁定该债券仍然有效,英国政府和银行应当奉还本金和利息。现在大家知道中国老百姓为什么穷了吧?国民政府就是因为滥发法币和金元券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而破产和亡国的。信用破产,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中国如果真的要建设所谓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那就请履行法律义务,把建国后发行的债券和公私合营股权都完全予以兑付。

  

  从上面的论述看,中国的国有资产都有合法的股东,他们人还都活着,是企业公私合营前真正的主人,他们的资产是合法的,企业产权改制,应该归还股东权益。所谓国有资产的“冰棍”论、“无主”论、“靓女先嫁”论,都完全站不住脚,是中国主流经济学家被收买后为私人资本掠夺国有资产推波助澜的谬论。国有企业职工拿几十元的工资没怨言不是因为观念问题,而是中国政府把他们聘用为政府雇员终身雇佣并提供优越的养老医疗保障。现在政府解除这些保障应当作出响应赔偿。

  

  第二个问题,所谓职工群众不明真相。

  

  国有企业工厂是谁的?国资委其实是代表国家进行管理的机构,实际上国有企业是政府和企业职工共有的,职工权益不仅是事关稳定,而且确实有法可依。不少国有企业都曾经让全体职工入股,把应发工资和奖金留成做股本,这些都应依法作为所有者权益而不能计算为资本公积。

  

   一个时期以来,各个地方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在处置国有资产时候,完全排除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生存权、基本经济权利。试问当通钢工人去年冬天没有暖气供应的时候,吉林国资部门有没有向资方建龙钢铁提出过抗议?当建龙钢铁高层多次扬言要让通钢职工全都下岗这样的敌对宣言时候,国资部门有没有为依法保护职工权益说过话呢?

  

  因此,吉林国资部门是暗箱操作在先,然后事发后指责职工不明真相在后,结论是职工别有用心。特点是,几个退休工人说几句话,立即就导致群情激愤,职工怒火爆发。这难道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吗?剥夺员工的合法权益和发言权,拿广大职工当沉默的羔羊,人家能不反对你吗?“别有用心”也是人之常情,事出有因。发达国家的企业并购,自始至终劳工组织都有一票否决权,而且解雇 超过5人以上必须向州这一级别政府递交充足理由的说明进行审批并纳入信用备案,解雇老员工要依法作出巨额赔偿。如果恶意解雇,视为在经济上宣判职工死刑,通钢的总经理任意发出狂言让全体职工下岗,本身就剥夺了职工的合法生存权,等于是向全体员工宣战,职工被迫应战,为生存而战,所以导致了群殴事件。

  

   第三个问题,国内主流媒体近年来日益呈现诋毁劳动人民、敌视劳动阶层的错误倾向。

  

  我注意观察近几年江浙沪地区的新闻媒体的道,在房地产开发商和特权势力日益控制话语权的语境下,大家听听他们的用词:“400平方别墅,仅仅600万元”,“只为一个阶层打造”

  

  “多数人的追求,少数人的领地”,“高贵血统,一脉相承”。“高尚社区,成功人士的专有领地,无底层人员纷扰”这些鼓吹和煽动,都是敌对劳动阶层的,宣扬的无非是反动血统论。笔者出身工人家庭,现在是企业主,难道血统就不高尚?1979年以前,中国有几个血统高贵的人物和贵族?

  

   在盛夏季节,酷暑难当,室外温度达到45度,甚至地面温度达到60度时候,新闻媒体道“建筑工人士气高昂,奋战在工地上,他们纷纷表示要日夜兼程,向××献礼。”这种杀人的道,完全无视建筑工人在工地上不断中暑昏倒,生命危险的事实,日夜兼程,就是鼓吹私人企业老板让员工彻夜劳动的正当性,至于法律规定的什么八小时工作制啊,劳动者劳动保护权利啊,高温天气终止作业的权利啊,劳动者有休息权利啊,都统统被这样的吹捧和道给抹杀了。这样下去,中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被一概剥夺了。

  

  第四个问题,主流媒体和地方势力参与地域歧视。

  

  建国之初,中国政府就颁布了语文工作条例,规定地方政府开会、新闻媒体道一律使用普通话。但现在中国南方地方政府普遍开会都用方言。地方服务机构也都使用方言服务,方言的泛滥加剧了排外性,经济发达省份现在是一阔脸就变,不断强调自身的特殊性和地方性,即使是中央的政策,他们也打算有利自己的就执行,不利自己的就抵制。

  

  以浙江为例子,浙江的经济主要依靠三股力量,一个是国家出口退税政策支撑下的出口,二是房地产投资和相关投机,不动产价格暴涨,地方政府卖地收入激增;三是中央和省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拉动。这种格局就是日本模式的山寨版本,注定要出现滞胀。

  

  浙江最近几年经济发展失去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产业转型挑战很严峻,浙江企业普遍面临规模小、缺乏核心技术与竞争力、出口增长乏力问题。浙江省粮食、肉类、蔬菜、能源、机器设备都不能自给,仅东北地区每年平价调拨给浙江的粮食就超过200万吨,肉类50万吨。浙江人均GDP元,辽宁是元,吉林是元,这三个省份几乎都只有3-4年的差距,差距其实并不大。

  

  浙江民间资本雄厚,民间创业多,是正确的方向,但其技术的薄弱,还有民营企业致命的弱点,长期建立不起有效的组织结构和大规模工业技术团队。而东北在航空、轨道客车、汽车、数字机床、生物医药、光机、船舶、石油化学等领域最近几年重新回到中国领先的位置上来,因为他是先进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是技术导向的,大机器生产的技术工艺积累,不是几年的投机就可以实现的,需要长期积累,东北的后发优势是很显著的。但是东北的问题是商业文化落后,商业伦理缺失,商业信用沦丧,融资困难,企业授信额度低,2009年上半年东北企业IPO记录是零。

  

  东北三省实际失业率全国最高。治理东北三省的核心问题是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系统解决产业链问题和就业问题。

  

  社科院的蓝皮书显示,辽宁的实际失业率可能一直在10%左右。再加上产权制度改革使得全国五分之一的下岗职工,大约有800万人聚集在东北的各个城市中,造成了一个极端贫困、绝望和厌世的阶层。不少大姑娘小伙子没有出路都从事娱乐业,这让浙江的富裕阶层非常的鄙视,尽管他们很喜欢东北的小姐,但借此机会诋毁北方人是经常有的事情,比如说东北人懒惰,抵制农民工制度,安徽人不会创业、河南人没规矩不卫生等等。实际上,在中国每个省份都有这样一个阶层,只有人数多少的差别。在浙江,仍然有上百万下岗职工生活在贫困边缘,在做一些登三轮、卖西瓜、看门打更等等的临时工,这些都被计算做“再就业”了。而当地的主流媒体和地方势力片面的暗示本地居民,“外地人是治安犯罪的根源”,并且在就业和教育卫生等方面系统地推行有歧视的政策。
第五个问题,关于我国今后一个阶段改革的基本方向应该作出调整的问题。

  

  什么是立国之本?足兵,足食,民信附之,这是老祖宗的名言。就是说,就业、国防、法治与社会公平是国家的根本支柱。

  

  就业是民生之本。产权制度改革固然提高了部分企业的效率,但并没有带来社会的进步,而是造成了5000万人下岗,3000万人长期失业,这个改革能说是成功的吗?农民工制度导致我国产业工人阶层趋于消亡,大工业的技术培育体系和工艺体系濒临瓦解,大量使用未经系统训练的农民工导致我国工业日益退出工艺复杂的集成技术设备制造业领域。而且,听任私营企业残酷剥削克扣农民工,剥夺农民工的合法经济权利,长期将他们排除在养老、医疗、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房等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之外,不仅是国家的道义缺陷,而且也是国际社会坚决反对的。这种带血的GDP发的是不义之财,必然遭到世界各国的厌恶和唾弃。中国社会等于是埋下了下岗职工、农民工、失业大学生、无法参政者、民族分裂势力四个巨大的火药库。

  

  就业就是民生之本,评价地方经济发展,必须把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四个体系建设发展情况作为精细化考核的主导内容。

  

  统计资料显示,到2008年,我国工业利润仍然有60%是国有经济创造的。

  

  我认真研究德国、奥地利、新加坡、澳大利亚的区域经济,惊讶地发现,他们的国有经济不是一般的强大,甚至居于主导地位。他们是用严刑峻法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财产申制度、金融实名登记制度、独立会计师制度来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的。美国法庭判处金融欺诈案主犯麦道夫130年徒刑,罚款2200亿美圆,不禁让人感慨不已。如果在中国顶多是个双规双开,15年徒刑而已,说不定还能保外就医和减刑呢。中国有个致命的坏习惯,就是一提发达国家,好象制度就是三权分立,这是一种歪曲。发达国家几百年总结形成的上百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这些人都是视而不见,新加坡的反贪污法只有35条,但非常有效果,一施行后立即让大小官员心惊胆战。先入为主,抵制制度创新,是中国仍然处于欠发达状态的根本原因。

  

  结论是中国必须保证有强大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不仅必须办下去而且必须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和法制保障,必须清算过去10年私营企业大肆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对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内外勾结、监守自盗、收受贿赂的官员和企业高管、私营企业主进行严厉的司法调查,罪大恶极、祸国殃民的人依法杀掉一批,震慑这批犯罪分子和邪恶势力的嚣张气焰。

  

  关于产业政策的调整。从长远来看,国家应当放弃对一些过度发展的没有利润空间的小商品、纺织品、高能耗高污染产品企业的出口退税,如果确实没利润的,那就必须解决职工的长期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为职工提供完善的养老医疗保险和经济适用住房,如果这些你也不能解决,那就让他自生自灭。国家不能再继续补贴那些污染环境、浪费能源、残酷剥削农民工,对社会进步没有贡献的黑心企业主。必须增加轻工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你承担不了就别当老板,当了老板就要对职工负责,对社会负责。

  

  国家应当重点补贴和扶持航空、军工、生物医药、半导体、光机、机器设备等先进制造业,重点是迅速把亮点项目搞起来,比如大运、大轰、核动力航母、重型直升飞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依靠这些,不是说社会主义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吗?那么,国家集中力量解决再就业问题,全民社保问题、核心竞争力产业扶持发展问题就是当前的关键问题。

  

  一个社会,如果分裂成两半,一半是战人口0。4%的腰缠万贯、住着豪宅、挥霍无度、为非作歹、违法乱纪的所谓成功人士,另外一半是居无定所、囊空如洗、朝不保夕、负债累累、任意加班、遭受严重事故威胁、身患职业病、贫病交加甚至长期失业的职工阶层,那么这个社会能发展成为和谐社会吗?甚至想维持下去都困难。发展的成果,必须让全民共同分享,因此,全民社保、全民就业,必须实现,这是改革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所在。我们坚决反对制造下岗工人和社会分化的那种改革道路,广大老百姓不满意,不高兴,不答应。

  

  中国当前正处于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质变的临界点上,政策和制度创新,战略研究的投入是关键,更是突破口,也是生命线。这个时期是矛盾和冲突的多发时期,改革让农民和工人分享到的好处不多,付出的代价太高昂,而企业主发财太容易,承担的社会责任太少。

  

  希望中国能长治久安,摆脱旋治旋乱的历史宿命。(邮箱:[email protected])

标签:职工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