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国债危机看美式民主的实质
最近一段时间,由是否应当提升国债上限而引发的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之争,成为了美国政坛的焦点,同时也牵动着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各大经济组织的神经。事件的起因是美国的国债规模已经达到了之前国会设定的14.3万亿美元的最高限额,而要维持美国政府的正常运作,在民主党总统奥巴马看来,唯一的选择就是提请国会通过新的法案提升这一上限,从而使得美国政府可以通过更多的借贷来度过眼前的危机。作为政治竞争对手的共和党一方,则认为解决这一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削减政府开支,且主要应当从削减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入手。因为目前共和党在众议院处于优势地位,而民主党仍然握有参议员的多数席位,且调整国债上限的法案要同时获得两院的批准并由总统首肯方能生效,所以从表面上看,只有两党在这一问题上各让一步才能顺利度过这一劫。事件的最新进展是,美国时间7月31日晚间,总统奥巴马向新闻界宣布,两党已就如何化解这一难题达成妥协。协议的细节尚未公布,但由奥巴马的发言可知,其基本内容是,共和党同意将国债上限再增加1万亿美元,而民主党则接受了在未来10年间削减1万亿美元政府开支的条件。到此为止,这一“危机”似乎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共和民主两党虽然都对协议不甚满意,但毕竟是共同避免了一场国债违约风波,也算得上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整个故事讲到这里,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细想之下,其实却是问题多多。比如说,媒体大肆渲染的这场国债危机,是否是一场真正的危机?如果这是一场危机,其根源何在?解决这一危机的办法,是否就只有共和和民主两党所给出的那两个选择?对于这场危机,美国普通民众的看法究竟如何?还有就是,如果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政治人物和政党在处理这一危机的时候,是否应该以美国人民的意愿为根本?通过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政治的运作模式,也可以管窥到美式民主制度的本质。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地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首先,这场由国债上限引发的风波是否是一场真正的危机呢?从美国媒体道和渲染的情况来看,的确相当凶险。如果两党无法在8月2日这一最终期限前达成妥协,美国政府就有停摆的危险,而且由美国国债违约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最终会导致何种结果殊难预料。由此可见,这一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对于美国国内还是国际世界都是一场不小的危机。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危机”的解决方式同之前的政府预算谈判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在邻近最后期限的时候双方达成临时性的协议,从而使事态暂时得以缓解,并继续维持一种紧张的态势,以便为下一轮的政治博弈做准备。换而言之,整个过程可以用有惊无险来形容。在谈判过程中,无论是两党还有美国主流媒体,都有故意夸大危机程度,制造紧张气氛之嫌。对于共和党而言,这有助于他们攻击民主党政府的财政政策,从而给对方施加压力,以使民主党能够做出足够的让步。对于民主党和总统奥巴马而言,这种紧张氛围则让他们有理由为最终协议中包含的不利于美国人民的条款进行自我开脱,因为从表面上看,这是他们化解这场政治“危机”的唯一方式。
对于这一危机的根源,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无论是美国的主流精英,还是普通百姓,似乎都认同以下这一观点,那就是美国金融界的贪婪和不负责任是引发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进而导致美国政府债台高筑的原因之一。美国政府为了挽救受到巨大冲击的金融业,采取的主要方式就是向各大金融机构注入大量资金。但是美国政府自身并没有钱,因此借贷和税收就成为其获得资金的主要手段。面对美国持续疲软的经济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通过向中低收入阶层收取更多的税赋显然不是明智之举,那么剩下的选择就只有两个了。其一是提高对于腰缠万贯的富人们的征税幅度,其二就是以各种形式借入更多的钱。对于大多数美国民众而言,第一条选项正是他们对于此次风波给出的解决之道。有多家美国机构在今年的不同时间段就与此相关的话题进行了民意调查,当人们在这些调查中被问及应当如何平衡财政预算以及他们对于各种政策的认同度时,大多数美国人的首选是向富人征税以及削减国防开支。由此可见,无论是共和党的方案还是民主党的方案,都不是美国人民最想要的方案。美国人民最想要的,恰恰是向那些一手造成了目前的经济颓势但却仍受到政府保护的富有阶层收税,而不是削减在经济危机时期显得更为重要的社会保障,或者借入更多的贷款使国家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事实上,自从布什政府上台以来,富人们一直享受着税收方面的优惠,而且奥巴马政府从未更改过这一政策,在近期也没有更改这一政策的计划。从这一点上来看,作为民主党人的奥巴马总统,实际是在延续声名狼藉的共和党总统布什的保护富人政策。有人甚至认为,现在的民主党,等同于过去的共和党,而现在的共和党,则在朝着更加极端的方向迈进。目前茶党(Tea Party)的日益得势就是这一趋势的体现(茶党最重要的政治口号就是减少甚至取消税收)。作为民众第二选择的削减国防开支这一方案虽然在此次协议中有所提及,但是已有共和党参议员对此表示了“担忧”。其实理性地来看,这种担忧实在是荒唐之极。美国国防开支之大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为了维持国家财政的稳定,为了使得国家能够尽快走出经济危机,削减国防经费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了。总之,两党在此次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实在称不上代表了美国民众的意愿。相反,他们的所有行动和“相互配合”,倒更像是一出戏,一出为了继续保护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并将危机转嫁到美国人民身上的大戏。
既然政治人物和媒体都将此次国债上限风波称为危机,可见至少在这些人眼中,此事不是小事。但从这几周来两党以及总统奥巴马的表现来看,这些政治人物在这么大的事情上代表的实在不是大多数支持他们的选民的利益。这就引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比如美国的政治制度是否如其所宣称的那样是一个民主的制度,以及美国的那些被选民们选举出来的政治代理人们,是否真的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如果以此次事件为参照标准的话,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美国的议员和总统都是民选的,但是对于这些被选上去的或者那些竞选失败的政客们而言,选民们更像是他们花钱购买的商品。每次竞选的时候,候选人都会以各种形式为自己做广告,而且通常只有那些有经济实力以多种形式进行大量宣传的人才能竞选成功。除了本身非常富有并且有意从政的那些人以外,大多数人要竞选成功甚至参加竞选都需要得到大大小小公司和其它经济组织的支持。显而易见的是,对于这些候选人而言,提供他们竞选资金的机构远要比他们由此购得的选民或者选票重要。因此,一旦他们竞选成功,首先要回的就是这些经济机构而非支持他们的选民。以2008年胜选的总统奥巴马为例,在竞选过程中,他最重要的口号就是要给美国人民带来真正有意义的变化。这一口号为他赢得了相对较高的支持率,而且黑人做总统也被视作代表着美国民主制度的巨大成功。但是从其上台以来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有很多承诺并未兑现,而且在很多方面仍然沿袭了前届政府的做法。比如说,他竞选时提出要尽快从伊拉克撤兵,上任之后却迟迟未见行动。虽然最终从伊拉克撤回了部分兵员,却与此同时向阿富汗派驻了更多的军队以继续美国所谓的反恐战争。另外在改善民生,振兴经济,遏制华尔街对于华盛顿的影响力等方面都基本无所作为。之所以如此,归根结底在于他的成功当选,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从富豪们手中得到的竞选资金。如今下一届总统选举在即,他更是要维护好这些富豪的利益,否则以美国现在的经济状况和人民对于民主党的信任度来看,他的连任梦想就有可能破灭。换句话说,美国人民在现有的竞选机制下所扮演的只是被利用的投票机器的角色。一旦投票结束,他们对于民选总统和议员们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地削弱,以至于在重大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上,政客们可以基本不顾他们的意愿行事。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国标榜的以选举为主要特征的民主制度从本质上说并非真正的民主制度,因为它无法让人民真正对国家大事拥有决策权,有时甚至连知情权都没有。政治集团只不过是不断地抛出各种议题以及各自的见解和主张来展现一种政治竞争的态势,但其实质并非是要通过这种辩论和竞争来保障和实现普通民众的利益。
以上对于美式民主制度的看法,其实早就已经有很多人做过详细的论述。在此老调重弹,主要是因为国内还有很多人对于美国所谓的两党民主制度抱有一种与事实不符的错误认识,所以想借眼前的这一人们广泛关注的事件为这一看法再提供一个实例。在文章结束的时候,想补充一点,那就是虽然美国的政客们所推崇的“民主制度”并非真正的民主制度,但是美国人民的民主意识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从最近互联网上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民正在自发地组织起来以新的形式捍卫自己的民主权力。如果说中国人民应该从美国人民身上学习些什么的话,那就是这种自发组织起来捍卫自身民主权力的意识和行动。正如国际歌唱得那样,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实现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