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四运动实际上是电报发明的后果
五四运动实际上是电报发明的后果
[ 数学 ] 于2009-05-05 10:23:44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五四运动实际上是电报发明的后果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点用在信息处理上,也是这么回事。
来谈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产生这种爆发有多种原因,文科方面的原因,许多人都讲了,而且争论不休。但是本帖子要从理工科思维的角度着想,认为五四运动其实是电报这种发明的一个后果。当然,是电报这种通信工具传入中国之后,就迟早会爆发一个五四。当然,反过来说,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电报这种通信工具,那么在中国就不会有五四运动的爆发。
电报这种东西,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网上查资料,是发现这么一段话:“1843年,莫尔斯获得了3万美元的资助,他用这笔款修建成了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电报线路,全长64.4公里。1844年5月24日,在座无虚席的国会大厦里,莫尔斯用他那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双手,操纵着他倾十余年心血研制成功的电报机, 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但是1843年这才是刚发明,且通信距离才几十公里。从这个发明开始,到电报传遍全世界,那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例如,我在《列宁在1918》电影中,就看到了当时的苏联共产党使用电报,那个时候已经相当流行。因此,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左右,电报在中国也就流行。
下面就来分析这个电报的作用。
在电报发明之前,人类的传播消息的速度是相当有限的。例如,在中国,如果从北京发一条消息,那就必须用快马传递这条消息。而快马日夜兼程,再加上途中还要过许多河流,例如长江,就只好乘船渡过。这样从北京到广州,可能需要一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因此,一条消息传遍全国,通常总要有一个月到几个月的时间。
另外,清朝那个时候还缺少先进的印刷设备,因此印刷起东西来不快,不象现在复印机这么方便。但是,当油印机出现之后,加上在蜡纸上刻字,那个印刷办法在文革中各群众组织也是广泛使用的。因此,清朝也是到很晚才开始有报纸。
那么,来说情绪的传递。
如果有一条消息,是令人愤怒的。但是,如果消息传递得慢,比如从甲传到乙,从乙传到丙,以缓慢的速度前进,如果传遍全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大可能造成全国性的同时的愤怒。当最后一个接到消息的人愤怒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几个月,最开始发出消息的人已经不愤怒了。或者说,愤怒的不同步,也造成了某种社会的安定似的。
比如说,当大清朝和帝国主义签定第一个丧权辱国条约的时候,如果这个消息当时是有电报的,有报纸的,是立即在报纸上登出的,这会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怒,那么在那个时候“五四”也就有可能爆发了。但是没有,而是在全国人民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可能已经很晚了,是过去了的事情。
再比如说,在宋朝,如果说岳飞被捕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有现代各种信息设备,消息立即传遍全国,举国上下一片哗然,那个秦桧一出来就被一大堆记者围着问问题,我想朝延在如此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可能也不敢轻易就将岳飞给用莫须有罪名给杀了。但是当时可能不是这样,可能岳飞被杀的消息传到他的部队,都有可能一个月之后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听到消息的人很愤怒,但是,这个愤怒不是同时的。
比如说,在五四的时候,如果还没有电报,因此中国的使节乘船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赶到欧洲开会。在开会的时候,签定了丧权辱国条约,然后再乘船过一个月再回来,再向政府汇报,再印报纸,而且这个报纸也是通过一般的交通工具传到全国,这个时候全国的愤怒就不同步,就没有声势浩大的运动了。
因此我的结论就是,在五四之前,其实当时的中国政府已经干过许多特别令人愤怒的事情,但是缺少电报这种快速传递工具,因此无法做到愤怒的同步。而正在是五四前不久,电报才开始在中国广泛的应用,这种应用,就为全国的一致性的愤怒做好了准备,在这种情况下五四的发生就是一个早晚的事情。
再过几天我们还要纪念另一个历史上重要的愤怒事情,那就是1999年的五八。而这件事情之前,互联网这种特别先进的工具,在中国广泛的传播,就为那次愤怒的同步,创造了条件。
因此,民主的范围和程度,是和通信工具这种生产力有密切关系的。我就不止一次地说过,你们骂秦始皇不搞大选?他当然没有办法搞,当时全国人民大多数都不识字,而识字的人都在竹片子上刻字,在当时车都不同轨的情况下运输那么缓慢,怎么可能劳民伤财地把大量竹制选票运到长安?加上当时的人均寿命不过三十几岁,那候选人走遍全国到处演讲,又没有麦克风,怎么也讲不过来,最后可能就病死在路上了。因此,骂秦始皇不搞大选光搞专制,那根本就无理由,就类似于古代的一个皇帝听说灾民没有饭吃就问“为什么不吃肉”一样的愚蠢。
而在今天,我相信任何国家的领导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他敢不考虑舆论?那是不可能的。最多就是一些领导人对于怎样糊弄公众,避免公众的同时愤怒,有了许多老到的经验。
从这个角度讲,无论什么样的政治结构,在遇到当代的这种媒体工具的条件下,想不民主倒不太可能。或者说,民主根本就不是争取的,而是由媒体工具,通信工具所决定的。
数学贴文赏析——知识经济和民主
马门列夫
1,五四民主运动与时代的进步有关
“正在是五四前不久,电报才开始在中国广泛的应用,这种应用,就为全国的一致性的愤怒做好了准备,在这种情况下五四的发生就是一个早晚的事情。”
五四民主运动与知识技术的进步有关,也可以说与世界进入新时代有关,数学是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表述时代的进步的。这个时代的进步,从政治上说,是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这是对五四运动更具决定意义的时代因素。
2,互联网时代标志一个什么时代?
“1999年的五八。而这件事情之前,互联网这种特别先进的工具,在中国广泛的传播,就为那次愤怒的同步,创造了条件。”
“1999年的五八”是美国炸我大使馆激起的全国抗议运动,强国论坛就是在全国的怒吼声中诞生的。
互联网时代标志一个什么时代呢?标志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帝国主义进入最后阶段——霸权主义阶段,传统无产阶级革命进入现代无产阶级即只是劳动阶级革命阶段。总起来说,当前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政治上特别的是霸权主义和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第三世界反霸民主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世界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3,民主的范围和程度与时代有关
“民主的范围和程度,是和通信工具这种生产力有密切关系的。”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是资产阶级民主适用的时代。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无产阶级专政民主和新民主主义适用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在霸权主义和现代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是现代无产阶级专政民主适用的时代,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网络民主斗争是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内容,在第三世界国家里,网络斗争是反霸民主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有力工具,在社会主义里,网络民主或者网络文化革命则是现代无产阶级专政民主的时代形式。
4,怎样糊弄公众,避免公众的同时愤怒?
“在今天,我相信任何国家的领导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他敢不考虑舆论?那是不可能的。最多就是一些领导人对于怎样糊弄公众,避免公众的同时愤怒,有了许多老到的经验。”
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的老到的经验,是用大选民主,轮流坐庄,糊弄公众,避免公众的同时愤怒。修正主义国家的领导人的老到的经验,是用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三和两全,共建双赢糊弄公众,避免公众的同时愤怒。
5,争得民主的时代条件
“无论什么样的政治结构,在遇到当代的这种媒体工具的条件下,想不民主倒不太可能。或者说,民主根本就不是争取的,而是由媒体工具,通信工具所决定的。”
民主就是国家,阶级的国家政权,当然是只能争得,而不会让出的。能不能争得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中时代因素特别重要。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不可能在单独一个国家争得民主,在帝国主义和传统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无产阶级有可能在单独一个国家争得民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但很不巩固,很容易被修正主义篡夺,在霸权主义和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革命有可能从霸权主义中心爆发,并连续爆发,建立巩固的现代无产阶级专政,世界面貌发生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复辟将越来越困难。想不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民主都不太可能。
知识经济时代,霸权主义和现代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正当其时!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