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南街秘闻》满纸谎言 买办报社《南都》蓄意造谣愚弄公众

2025-02-13 文摘 评论 阅读

虽然我是个非常非常懒惰的人,但想了想还是写了这篇东西。为什么写呢?因为看到包括数学在内的很多人(其实应该写成大部分才对)都至少是部分的相信了南方都市报的谎言。

《南方都市报》登了一篇“深度报道”,叫《南街秘闻》(又或者叫《南街真相》)。这篇报道2月26日登出,现在开始被其他媒体迅速转载,大有炸平中国的意思。该报道中充斥着谎言和诽谤,记者上官敫铭脑残无齿,这让我想起了两件事。哪两件事?就是80年代大叫分田是“解放生产力”的舆论造势和90年代鼓吹“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媒体轰炸。《南方都市报》的跑堂记者上官敫铭是一个被雇佣的带着政治任务的棋子,有人雇他来打第一发炮弹。

诸君,由《南方都市报》的上官敫铭打第一阵的第三次忽悠来了~

本文主要内容:完全拍倒《南街秘闻》

1)《南方都市报》说南街村欠贷款疯狂效率低欠下银行16亿是撒谎

我这里有一篇文章,名字叫《南街式共产主义的背后》,作者叫官季材,他2004年和一队人马到南街村“深入调查”(或者与上官敫铭一样自称“深入调查”过)后写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是“南街村现象只是一种打着毛澤東旗号的伪共產主义,是一个混合了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社會主義的怪胎。”,所以你就知道作者写这文章的宗旨。我不认识官季材,也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已经进了棺材,但我猜他大概是料想不到自己的文章将会在上官敫铭的屁股上拍出一个大大的红印。《南街秘闻》说南街村贷款疯狂效率低下,现在欠了16亿也没有还。上官敫铭为了给自己的观点增加可信度还迁出了托儿,一个叫冯仕政(风湿症?),另一个叫“知情者”(好歹给起个名字好吧?)。冯仕政说“南街村经济是典型的‘高增长、低效率’”,知情者说“南街村从农行贷款的本金利息至今未还”。 《南街式共产主义的背后》同样提到了南街村贷款的问题,它说:“当然他大力宣传自己也是有用的,最大的用处是为南街村获得了大量的贷款,用于南街村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贷款额最高时曾经有六亿元之多,到现在南街村还欠银行五亿多贷款”。也就是说,南街村从银行借贷款是用于村里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的,2004年年产值14亿没还的贷款有5亿。如果要2008年欠16亿,那就必须要在3年中再狂借11亿,上官敫铭自己去厕所的马桶里洗洗然后想想怎么把话说圆。至于冯仕政和“知情者”的海吹胡侃更是不攻自破。(还没完,关于这个冯仕政我会另写一篇专门讲他。)

2)《南方都市报》说南街村的外来工只有150—300的工资也是撒谎

《南方都市报》说南街村的外来工只有150—300的工资。我小议一句,看来共产主义果然是有吸引力。你们深圳当年给民工的就是这个价,结果民工都跑了。跑到哪里去了呢?都跑到南街村去了。南方都市报这难道不是在说共产主义有非常之莫名其妙的吸引力吗?

南街村给外来工多少工资?《南街式共产主义的背后》是这么说的:“南街村的各个企业中雇有一万多名外来的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的工资待遇和外面是一样的,按月发工资,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请上官敫铭闭上你长在腰部以下的嘴。

3)上官敫铭在腾讯上说南街村为日本人建了“小特区”,公然撒谎。

上官敫铭在腾讯上说南街村为日本人建了“小特区”。这个“小特区”包括什么呢?上官敫铭说根据“王宏斌的原话”这个小特区包括“小酒吧”,“卡拉OK厅”,“麻将桌”等等。真巧啊,《南街式共产主义的背后》是这么写的:“南街村的各个企业中雇有一万多名外来的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的工资待遇和外面是一样的,按月发工资,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住在南街村为他们盖的宿舍中,照样交房租伙食水电气暖等等费用,村里还有超市,供这些人购买,价钱也和外面一样。南街村还建有专门供这些人消费的场所,比如卡拉OK、桑拿、麻将室等等,据说这些娱乐场所是只对外人开放的,南街村村民是严格禁止进入的。”原来上官敫铭所说的“小特区”并不是日本人才有,而是所有外来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都有!

中国人反日世界人民都知道,上官敫铭你和你下面那张嘴搬动是非是想要干什么?想利用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丑化南街村,《南方都市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4)上官敫铭说南街村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还是撒谎。

上官敫铭说南街村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我想第一个会跳出来反对的应该是《美国之音》。《南方都市报》很多用来咒骂南街村的负面材料《美国之音》在1999年就早报道过(要原文的话我可以贴出来),上官敫铭你难道想说《美国之音》是靠的CIA吗?

5)也说王金忠腐败案

《南方都市报》说南街村出了腐败大案,王金忠贪污2000W有二奶。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南街式共产主义的背后》中的说法不尽相同。《南街式共产主义的背后》是这么说的:“传说南街村前任村长,也是姓王的,去年非典期间突然去世,死后居然有两个妇女抱着孩子来继承遗产,都自称是该村长的二奶,而且还真在该村长家中搜出大量钱财。” 4年之后,《南方都市报》的顶级记者上官敫铭写这件事的时候已经不用“传说”二字了,想必经过了详细调查,不知您是否有将调查过程公之于众的义务和意愿?而且您还查到钱是在办公室而不是在家搜出的,重大发现哦~还有还有,你发现了“大量钱财”是2000W人民币,这个发现更重大了。

接下来,《南方都市报》又说:“南街村的村民,像原谅王宏斌一样原谅了王金忠。有村民为这位被誉为“劳苦功高、鞠躬尽瘁”的村主任辩护,“上边的中央领导都可能犯错误,更何况我们这么一个小村庄的领导呢””。果真如此?它的兄弟报《南方周末》显然不是这么认为的。2003年《南方周末》有过一篇报道叫《南街村--1.78平方公里上的大同》(南街村应该感谢南方报业集团旗下的报纸对它的关心),这篇报道说:“《南街村》报2003年6月12日评论员文章说:“南街村发展壮大后,其中堕落腐化问题就决不容忽视,个别党员丧失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的义务和职责,失去了党性原则,滋长了享乐思想。以权谋私,迷恋声色,甚至干出了令人不齿的勾当。”我们先假设王金忠“腐化堕落”了,贪污了2000W包二奶“干出了令人不齿的勾当”。我请问上官敫铭,你口中的南街村民的态度为什么和他们村报评论员的态度这么大相径庭?按你的说法,王金忠岂不真的是个大好人所以村民才肯维护他吗?这倒是也有可能。他虽然贪过污但从前的确又做过非常多的贡献而且他坏的地方只有贪污这一节,所以村民对他也感到惋惜,这倒是也有可能。《南街村式共产主义的背后》的“传说”和《南方周末》的报道都说明南街村最少也是发现腐败迅速治理的,上官敫铭却要写得好像南街村包庇纵容腐败给腐败分子开追悼会村民麻木不仁。不管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南方都市报》你公然做歪曲性报道欺骗民众,你没有羞耻心吗?

6)《南方都市报》的记者“借鉴”兄弟报《南方周末》

下面这段话是摘自《南方周末南街村--1.78平方公里上的大同》这篇《南方周末》2003年的报道的,上官敫铭将它一字不差的抄进了自己的《南街秘闻》中:

“1986年农历二月初五,王宏斌开始了自己人生道路上最诱人的一大举措:他和同伴贴出了“关于回收部分闲置责任地的告示”:

针对我村自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部分村民因外出经商或进村办企业工作等原因,疏忽了对农业的投资和管理,出现了把自己的责任田租赁给外村,甚至将责任田抛荒无人管无人种的现象,……现结合村办企业得到初步发展,闲余劳力就业问题可以解决的实际,村委会特此制定实施以下改革措施:

……

二、交了责任地的农户参加村里的集体劳作,剩余劳力由村办企业安排工作。

三、土地交给集体的农户吃粮问题由村里解决,每人每月供应四十斤面粉,每市斤0.18元

……

集体供应面粉,生活不愁,又能参加村企业得工资,告示首先吸引了劳力少、孩子小、缺农具和人口比较多的农户。”

《南街秘闻》用来咒骂南街村的材料有许多在《南方周末南街村--1.78平方公里上的大同》里同样有提及或讲诉,上官敫铭你有胆说你写《南街秘闻》用的材料不是从别人的报道中“借鉴”的?你真的“深入调查”过吗?你还“借鉴”过谁的报道?

6.5)《南方都市报》说南街村能得到贷款是因为政府扶持,又撒谎。

《南方都市报》的记者写报道”借鉴“他们兄弟报的文章本来也没什么,人家是一个娘胎里面出来的么。但是这次《南方都市报》却借鉴歪了。

上官敫铭处心积虑的想给后面自己制造出来的“政府中有黑手扶植南街村”的说法弄前提,因此他在《南街秘闻》中说:”早先就利用信贷资金等银行贷款为集体经济奠定基础的南街村,在1989年集体经济产值达到2100万元。 “

但《南方周末--1.78平方公里上的大同》却是这么说的:”那时南街村的发展势头很好,面粉厂经过积累,由刚开始磨面到做食品,饼干、点心、月饼。1989年,风行一时的锅巴和让人新奇的方便面,随着第一条生产线的上马,让南街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当时包装简单、口味远远不如现在的“颖松”方便面卖疯了。1989年南街村企业产值达到2100万元。其后的发展在外人看来匪夷所思,从1990年代开始,农村信用社和银行大批贷款和债券的投入,让南街有了更多的资金。"

这两个说法完全不同。一个是银行先贷款才有的南街村的发展,另一个是南街村先产值达到2100万有了辉煌成果所以银行才给贷了款。上官敫铭你为什么故意要抄错?

7)关于改制。这一节我看到有别人说了,所以我就不重复。

8)还有没有什么其他内容?《南方都市报》的犬类记者写的熊文我不耐烦看那么仔细~

PS:以前没听说过这家小报,网友刀锋不说我还真不会知道这是家买办报纸。在此表示感谢。

标签:南方   都市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