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悼念钱学森同志,建议举行国葬
深切悼念钱学森同志,建议举行国葬
伟大科学家、中国“两弹一星”工程奠基人钱学森同志于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是为新中国的成长作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和功勋最为卓著的人民科学家,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他在上世纪40年代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和航天领域内的最为杰出的科学家,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上个世纪整个应用科学领域中最杰出的代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最为璀璨的极少数巨星之一。
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91年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7年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钱学森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钱学森共发表专著7部,论文300余篇。
主要贡献
①应用力学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
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
况,创立了卡门——钱学森方法。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
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②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
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
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在1949
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际飞行理
论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
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
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③工程控制论
工程控制论在其形成过程中,把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这类工程技术实践作为
主要研究对象。钱学森本人就是这类研究工作的先驱者。
④物理力学
钱学森在1946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是先
驱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
宏观力学特性,改变过去只靠实验测定力学性质的方法,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
并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1961年他编著的《物理力学讲义》正式出版。现在
这门科学的带头人是苟清泉教授,1984年钱学森向苟清泉建议,把物理力学扩展
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
⑤系统工程
钱学森不仅将中国航天系统工程的实践提炼成航天系统工程理论,并且在80
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还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
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
,论述了社会系统。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形态都有三个侧面:经济的社会形态,
政治的社会形态和意识的社会形态。钱学森从而提出把社会系统划分为社会经济
系统、社会政治系统和社会意识系统三个组成部分。相应于三种社会形态应有三
种文明建设,即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形态)、政治文明建设(政治形态)和精神文明
建设(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应是这三种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从实践角
度来看,保证这三种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就是社会系统工程。从改革和开放的现
实来看,不仅需要经济系统工程,更需要社会系统工程。
⑥系统科学
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
方法论。
⑦思维科学
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上的一大热门,但学术思想却处于混乱状态。在这样的
背景下,钱学森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提出创建思维科学(noeticscience)这一科
学技术部门,把30年代中国哲学界曾议论过,有所争论,但在当时条件下没法讲
清楚的主张,科学地概括成为思维科学。比较突出的贡献为:
(1)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
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大部门。推动
思维科学研究的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
(2)钱学森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他
以自己亲身参予应用力学发展的深刻体会,指明研究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应以
应用力学为借鉴,走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要理论指导的道路。人工智能的理论基
础就是思维科学中的基础科学思维学。研究思维学的途径是从哲学的成果中去寻
找,思维学实际上是从哲学中演化出来的。他还认为形象思维学的建立是当前思
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也是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核心问题。
(3)钱学森把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即
首先以逻辑单元思维过程为微观基础,逐步构筑单一思维类型的一阶思维系统,
也就是构筑抽象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社会思维以及特异思维(灵感思维)等;
其次是解决二阶思维开放大系统的课题;最后是决策咨询高阶思维开放巨系统。
⑧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概括,也是现代
科学技术(包括科学的社会科学)的最高概括,钱学森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归纳为十个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部门。这十大科学技术部门的划分方法,正是钱
学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系统论对科学分类方法的又一创新。
教育思想
1.学龄提前,学制缩短,人人皆可早成才。
按照“大成智慧教育”的构想,儿童可以4岁入学,12岁初中毕业;12至17岁
上高中及大学,完成“大成智慧”知识学习,再加一年“实习”,学成一个行业
的专家,写出毕业论文,成为大成智慧教育硕士。钱老设想:到21世纪中叶,全
中国的青年都可以18岁读完达到硕士水平的大学,成为社会有用的通才。这种学
制的设计,以早出人才为旨归,适应了信息时代世界竞争形势的需要,应该是人才
培养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和新发展。
2.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培养理工文艺结合的“全才”。
钱老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包括所有通过人类实践认知的学问。按照
目前知识体系的认识,可以暂分为11大部门,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
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
学以及文艺理论等。“这是个活的体系,是在全人类不断认识并改造客观世界的
活动中发展变化的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这个体系不仅结构在
发展,内容也在充实,还会不断有新的科学部门涌现。相应地,教育要培养的人
才应当:1.熟悉科学技术的体系,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2.理、工、文、艺结
合,有智慧;3.熟悉信息网络,善于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知识。这样的人是全才。
”在钱老看来,“21世纪的全才并不否定专家,只是他,这位全才,大约只需一
个星期的学习和锻炼就可以从一个专业转入另一个不同的专业。这是全与专的辩
证统一。这样的大成智慧硕士,可以进入任何一项工作。以后如工作需要,改行
也毫无困难。当然,他也可以再深造为博士,那主要是搞科学技术研究,开拓知
识领域。”同时,在纵向结构上,人类知识体系又可以区分为:基础科学、技术
科学、应用技术三个层次(文艺理论的层次的划分略有不同)。三个层次之间是相
互关联的。科学技术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是双向的、统一的。又是相互渗
透、相互促进的,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谁也离不开谁。而“哲学作为科学技
术的最高概括,它是扎根于科学技术中的,是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哲学不
能反对、也不能否定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3.科学技术与哲学的统一结合,品德情感与智慧能力并重,培养高尚品德
和科学精神。
钱老一贯坚持把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应用技术统一起来的考虑专业教学的
内容。他提出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人—机结合优势互补的长处。而大
成智慧人才培养的关键,还在于学生的品德与精神。因此要靠伟大的科学精神和
崇高品德的教育与熏陶,要靠自觉地追求真理的兴趣与激情,要靠人在与计算机
优势互补中对知识的有效集成与积累,要靠在社会实践中长期的锻炼,才可能培
养出真正高端的智慧人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钱老高度重视了哲学的意义,在
他看来:“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宇宙观,必须掌握一
个研究科学的科学方法!这样,他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致迷失道路;这样,他在
科学研究上的一切辛勤劳动,才不会白费,才能真正对人类、对自己的祖国做出
有益的贡献。”
著作
《工程控制论》 《物理力学讲义》
《星际航行概论》
《论系统工程》
《关于思维科学》
《论地理科学》
《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
《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
《创建系统学》
《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
《论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
今天,我们沉痛悼念这位为国家,为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民科学家,建议
举行国葬,国家领导人出席葬礼,降半旗致哀,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一天,全民哀
悼,以悼念这位伟大的民族科学家,民族英雄。基于以下:
第一、钱老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领军科学
家,是中华民族顶尖级的民族科学家。20世纪60—70年代中国核子武器的爆发和
远程运载火箭、卫星的发射,真正奠定了今天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基本的世界格
局,其军事和政治意义不可估量,钱老为国家民族的贡献不可估量。
第二、钱老是一位民族科学家,人民科学家,钱老毕生在为国家的强大和人
民的福祉鞠躬尽瘁,是中国科技界的领军人物,是中国科技界的一座精神丰碑。
从某种意义上讲,钱老的一生,是全体中国科学家和全体中国知识分子应该学习
的精神楷模,那就是国为重,家为轻,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勇攀世界科技高
峰,为国家富强,人民福祉作为中国科学家和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信仰。
第三、钱老不但是一位民族科学家,更是一位世界著名科学家,同时也是一
位多才多艺的大师级人物。钱老是中国的顶尖科学家,也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
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国际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
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钱老不但为中国,也为世界,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所
以,钱老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其次,钱老多才多艺,在自然科学,工程科
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及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面多有建树,深刻
影响着某些学科领域,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最为璀璨的极少
数巨星之一。
第四、为钱老举行国葬,也从政治意义上表现国家对中国科学家的重视,对
真正埋头苦干的中国科学家的最高意义的肯定和赞扬,以激励后来的科学家更加
积极的去爱岗敬业,为国奉献。同时,这也符合我们提出的要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钱老的一生,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
民族气节。钱老在国家面临物资短缺,外部敌对势力封锁压迫的环境下,带领中
国科学家不怕鬼,不信邪,不怕压,不怕迫,以崇高的爱国热情勇攀世界科技高
峰,为国家争气,为民族争气,提升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钱老的一生,是我们
中华民族爱国奉献,不畏强权,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是值得每一个
中华儿女为之坚守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认同。
基于以上,建议国葬。
最后,再次深切悼念这位民族科学家,人民科学家。
钱学森同志永垂不朽!
2009年11月4日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