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七.五事件"的冷静思考
7月5日发生的新疆乌鲁木齐暴乱,是6月26日由广东韶关内一玩具工厂的维吾尔族员工与当地汉族员工冲突事件作为导火索,被热比娅“疆独”势力利用、煽动造成的暴乱。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维吾尔族与汉族和政府之间若没有长期的矛盾,相信任何人也没有能力煽动出规模如此之大的暴乱。因此,笔者认为,仅用外来“疆独”势力来说明这个事件的严重性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进行一下冷静的思考。
首先,政府在处理维吾尔族的宗教信仰方面就有许多需要改善之处,比如说,回教徒最重要的斋戒活动,政府干部、党员、甚至是学校的学生都不能正常参加斋戒,国家法定节假日没有规定少数民族的节日。而由于中共是个无神论党派,党员和政府官员都不允许参加宗教活动,以回教徒为主的维族参政的机会就少了很多。
同时,改革开放并没有给维吾尔族带来太大的经济利益。特别当维族将自己的经济窘态拿之与汉族的富裕对比时,其反差自然会让维族对汉族累计更多的怨恨。但汉族对于政府的少数民族政策也并是很不满意的。无论是在高考,大学学位还是就业问题上,政府给了他们很多优惠政策。
种族问题极为复杂,并不是说若在某一方面亏待了某族群,却在另一方面给予特别待遇已作为补偿就能解决的。这样的政策往往只会两边都不讨好,并使到各族群之间的矛盾根尖锐。汪洋在处理6月26日的族群冲突事件上,就如同政府的少数族群政策一般的两面不讨好。事件发生后,汪洋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探望维族伤者,并誓言将缉捕闹事和“散播谣言”的汉人。不两天,果然就有汉人因散播维族人强奸了汉族妇女的谣言而被逮捕了。
汪洋到医院时,族群冲突事件的始末还没弄清楚,汪洋却已经认定必须找个汉人来负责。这样的处理方式乍看之下,这似乎是对少数民族的怀柔政策,但实际上却像两个组群都传达了错误的信息。首先,这向维吾尔族表明政府害怕少数民族闹事,所以急于安抚。而对汉人而言,这又被视为一种少数民族的特权,汉族自然也会迁怒于维族。而最重要的是对双方都传达了“政治高于公正”的错误信息。
韶关事件发生于6月26日凌晨,距离“七·五”暴动有一星期的时间。而在这一星期之中,新疆的地方政府事前居然没收到任何消息。去年西藏的“三·一四”事件也同样让地方政府措手不及。这二起事件所折射出的是,政府的基层工作失败了。基层组织是宗族和谐的第一防线,往往能在问题没闹大以前就先把问题解决。如今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件而政府却没有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可见如果不是基层组织不存在,就是有关当局已经和基层脱节了。
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民族大团结是一项重要的精神建设工程,只顾发展经济,忽视精神层面建设的做法对于强国、强民来说,只能是在建立空中楼阁,后果是十分可怕的!毛泽东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各民族的拥护,但改革开放后,我们丢掉了。俗话说的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我们的民族政策和政府行为没有缝隙,再小的苍蝇也钻不进来,再强大的声音也煽动、鼓噪不了广大民众。
从“3.14”暴乱到“7.5”暴乱,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中国的国际形象也造成不良影响。为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应该对政府的政策和职能进行一下调整和强化了。发展经济不是惟一的强国之路,没有精神支柱的民族,即便你用黄金造屋,也经不起一颗“手雷”的袭击,而最终走向灭亡。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