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文革电影《春苗》给我的启示

2025-02-23 学习 评论 阅读

文革电影《春苗》是一部反映农村赤脚医生成长过程的影片,由著名导演谢晋执导。影片从中国最广大的农村入手,通过解放后一些医疗机构朝着老爷机构的转化,通过春苗对旧社会缺医少药的回忆和对旧社会掌握了药铺的地主老财们的血泪控诉,将广大贫下中农盼望有自己的医生的强烈愿望通过屏幕表现了出来,也反映了当时毛泽东主席及我党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政策的正确和伟大,那就是“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在过去哪朝哪代都是没有过的事情,从此广大农村有了自己的卫生保障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医疗卫生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人瞩目,1955年,鼠疫就基本得到了控制;1959年,性病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被消灭;20世纪60年代初天花已告灭绝,比世界范围灭绝天花早了十余年;结核病的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250/10万下降到40/10万;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脑、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等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1965年,接生员的队伍已经增长到685740人,产妇的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显著减少。但是在农村,医疗水平及其覆盖面与城市的差距依然很大,这种不平衡深深地牵动着毛主席的心。于是有了毛主席的626指示。

随着毛主席626指示和中央的积极落实,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得到了巨大的改变,以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病床的分布为例,1965年农村只占40%,到 1975年这个比重已提高到 60%。全国卫生经费的 65%以上用于农村,而指示对农村巡回医疗和合作医疗的有力推动,更为改变农村医疗卫生面貌奠定了基础。

而反观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不仅各种疾病死灰复燃,更有高昂的医疗费用将城市与农村的普通百姓逼上绝路,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又再一次压得广大的人民喘不过气来。连卫生部门自己都不得不承认,改革开放以来对卫生系统的改革是失败的,这个失败不仅把过去好的制度给改掉了,也使得要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医疗制度增加了巨大的障碍和困难,更重要的是改革掉了人民群众对相关部门的信心和信任。

电影中以春苗为代表的贫下中农和以杜院长为代表的修正主义的斗争,是彻底的路线斗争,是走人民的路线还是走做老爷的路线,最终决定了他们各自的命运。所以,路线错了,如果一个人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那么他也会犯错。


标签:农村   医疗   广大   医疗卫生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