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性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国际劳动节”是什么性质的节日,“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吗,当今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五·一国际劳动节”又具有何种特色。
“五·一国际劳动节”产生和发展的整个历史,是无产阶级和官僚资本斗争,争取本阶级生存权力和阶级地位的历史。是号召奴隶们起来起来,要做天下主人的历史。历经百多年,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似乎无产阶级已经最后消灭了自己,世界的和谐已经达成。看过今天媒体的报道,整个世界和有关“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消息没几条。古巴,举行了50万人参加国家领导人出席的纪念仪式和游行,在哈瓦那革命广场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肖像和当年古巴游击队领导人切·格瓦拉的大幅画像。在这天,俄罗斯有包括统一俄罗斯党和俄罗斯共产党在内的多个政党在莫斯科分别组织了纪念集会。在美国,西海岸29个港口的码头工人在这天举行罢工,罢工的主要诉求是为了美国的利益,要求政府尽快结束在伊拉克的战争。而在中国,“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温总去浙江宁波,去了港口码头、车间工地和职工的家,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去祝贺节日。也在这一天,我去天安门广场溜达了一趟,看到的是“人头攒动”“游人如织”的景象。
5月1日这一天,原本是纪念百多年前“劳工争取自身权益”胜利的节日(“3·8国际妇女节”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和祭祀先人的“清明节”不同,和吃粽子端午吃月饼中秋不同,和传统民俗的“春节”也不同。然而,经过30年改革开放,现如今中国“五·一国际劳动节”已完全改变了性质。与时俱进到能将纪念“劳工争取自身权益”胜利的节日,变成现实意义的“五一节”,应该是30年的最辉煌成就。而“国际劳动节”变为“五一黄金周”,把劳动者争取自身权利的节日变成资本家挣大钱节日,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从这一刻开始,中国的“劳工”“雇员们”超越式的“发展回了”100年。由铁定的八小时工作弹性超过十多个小时。
1886年的5月1日,芝加哥的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而举行了大罢工。他们流了血,却终获胜利。而今天,在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下,劳工和雇员要幸福的多,由政府亲自出面解救了“黑奴工”,温总亲自批示严查被拐卖到东莞的童工事件。而在各个地方,一旦在工厂、公司出现为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资待遇聚众不干活的事情,只要发展到影响生产或众人聚集的程度,治安警、防暴警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出现在事发现场,为维护社会稳定恪尽职守,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尽管发生过,工人因在恶劣条件下长时间劳动累死在车间的情况,出现过,雇员因无法承受工作重负精神重压而从高高楼上一跃而出的事情。然而更多的是,那些缺少必要劳动防护、丧失基本生活条件、没有社会福利保障,四处漂泊的“农民工”,却能够为了心目中的“小康”忍辱负重的干活,公司企业、科研院所、机关学校那些已成为中产的白领阶级们,为了梦想里的“富裕”任劳任怨的工作。每天十多个小时超负荷的工作,对他们都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情,可他们的干劲和坚忍,却决不输“全国劳模”、“五一奖章”得主们半分。
“国际歌”几乎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去。马、恩、列、斯也远离了我们的视野。今年的“五一节”去了天安门广场,发现在这个纪念无产阶级为争取本阶级利益战斗的日子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画像端放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画像前聚集着众多拍照和他留影的人们。
曾经耸立在中国革命和历史博物馆(现今的“国家博物馆”)前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恩的画像和人民大会堂前的列宁、斯大林画像,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在这一天不见了踪迹。所以“五·一国际劳动节”变成名副其实的“五一节”就应从那天开始算起。尽管已经变了,但每到这一天没有谁会真正忘记这段历史,差别只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避免这样的历史重演-----不容许或不需要劳动者用这样的方式争取权力 。
==============================================
附记:
1886年,美国罢工工人中流行着一首“八小时之歌”
“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我们从船坞、车间和工场,召集了我们的队伍,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
1921年,中国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五一纪念歌》
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
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