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炎炎夏日,不吃生产队一个梨子!--“红卫兵”故事之一

2025-02-23 文摘 评论 阅读

炎炎夏日,不吃生产队一个梨子! 

 

(“红卫兵”故事之一)  

1967年夏初,我所在的学校,在中国人民解放军6429部队支左同志的帮助下,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那时,我虽然没有几个“艺术细胞”,但因为能写个什么“快板书”、“三句半”什么的,也被吸收进宣传队。  

毫不掩饰的,我也是个“红卫兵”,因为参加“宣传队”的无一不是红卫兵身份!现在有相当一些年轻人,仅仅根据网络上某些人的胡言乱语,把“红卫兵”描写成“十恶不敕”分子,这完全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妄图掩盖历史真相,架祸于人的小人伎俩!  

在文革中,除了极个别“地富反坏右”分子(当时的历史“产物”)的子女外,95%的普通老百姓家里的孩子,基本上都参加了“红卫兵”、“红小兵”。如果把他(她)们都看成是“坏分子”,那显然就是“阶级立场”问题了!当然,任何组织内不可能没有坏人混进来,“红卫兵”组织更是一种大规模的群体性自发组织,难以避免地会有一些坏人混进来,因此不能把某些坏人的“个体”不良行为(或个别地区受人操纵的“组织”打砸抢的破坏行为),强加在整个“红卫兵”头上。  

那时的“红卫兵”,也是青年人嘛,绝大多数人是非常单纯的,受那个时代的熏陶,人的思想没有今天那么复杂。我们自从参加了“红卫兵”,都感到非常的自豪,因为带有一个“兵”字,我们都自觉地以解放军和雷锋为榜样,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约束自己!  

那年夏天,我们在解放军的帮助下,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排练,除了歌舞、表演唱、相声、快板等十几个节目,还排练了“大型”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八月的一天,我们巡回演出。一天晚上,应本县梨园大队的邀请,去演出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天,和今天一样的热,而我们的“演员”,因为剧情的需要,表演解放军的都是长衣长裤的黄军装,饰演“土匪”的除了杂七杂八的长衣裤外,还戴着各色皮帽子,“杨子荣”也是那身打扮。  

“七月流火”,八月更是“火上浇油”,那个天气呀,就是不做一点事,也要“汗流浃背”的,更何况十几岁的孩子呀,长衣长裤的、戴着皮帽子做着各种舞台动作,一下戏台,那衣服都能拧出一碗水来!  

当时,我们的“戏台”就搭在梨园旁一块空旷的场上。生产大队的干部,看到天那么热,就让队里的社员摘了满满的两筐梨子送了过来。面对两筐梨子,我们二十几个“演员”,尽管口干舌燥,大家仅仅是望了一眼,又都拿起杯子,喝凉开水去了。直到演出结束,那两筐梨子一个不少的还躺在那里。临离开时,社员们朝我们的衣兜里硬要塞梨子,都被我们不约而同地挡了回去。没有人要求我们,没有人监督我们,大家心里都是这么想: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我们也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能给他老人家脸上抹黑呀!  

标签:卫兵   我们   没有   组织   解放军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