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养老金缺口》是个伪命题

2025-02-23 文摘 评论 阅读

  《养老金缺口》是个伪命题。

  《养老金千亿缺口引热议 网友称凸显双轨制弊端》宏观经济人民网[微博] 2013-11-29 01:10

  ----又是一篇水军文章,其要害就是混淆退休双轨制与养老金的2个不同的问题。混淆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不同。

  《退休双轨制》是必须改正但无论无何也推导不出《养老金千亿缺口》的结论。

  至于养老金。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没有实行社保制度前,我们工人是不交什么养老金保险基金的。我们的退休金由企业负担。要说什么缺口那就了不得了---你说社保养老基金是0---那什么时候不都是大缺口,而且随着岁月的增长会会无限的放大。

  在1990年以前情况与现在不同,那时候没有私人企业,只有所谓的公有制企业。劳动者在某一个企业工作一般都是终身制的。所以,劳动者退休后退休金由企业负责。一般来说是以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为标准发放。

  所以,我们看到退休金与个人缴纳不缴纳养老基金都没有关系。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缺口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私有企业的兴起,劳动者的流动,我国现在实行了现在的社保(社会保障)制度。

  社保是个人出一点,企业(老板)出一点,国家出一点。显示的是个人/企业/国家的责任。国家富强是退休金的保障,根本就不存在《养老金缺口》问题,

  我们的社保与商业保险是2个完全不同的理念。我们退休后(30年后)拿的养老金不是由我们30年缴纳的养老保险金的钱数计算出来的,而是要按30年以后,您退休时的物价与社会生活水平提供的。

  我最近有个朋友他退休了,退休前一个月的工资是接近3000,退休后拿退休金3300元。他工作30年。开始一月交20,一年是240元。30年最后一年交每月200.一年是2400元。我们按平均递增来算。30年应该是(240+2400)×15.应该是39600元。用10除,每年3960元,每月330元。

  而我的朋友实际每月是3300元,大10倍。今后随着物价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会再增加。为什么会这样呢?

  道理如下:

  现代国家的基石是大工业,它是资本与劳动力的结合体。资本购买厂房、原料等生产资料,同时购买劳动力。 厂房、原料等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的掉了,其商品价值转移到了新的商品中、本身并不增值。而劳动力的消耗的功能是给商品增值。劳动力产生新的价值。劳动者得到是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是使劳动者活下去的价格。而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大部分归资本所有。而正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促进了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繁荣昌盛。社会财富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构成的。所以当劳动者老了,不能劳动了,不能再创造价值时、国家与社会就要承担起劳动者养老的义务。它是一种二次分配。

  在没有改革以前、我们的退休金由企业负担。改革以后有社会、国家与政府负担。 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社会保险资金的来源主体是靠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收入,也包括政府财政投入,未来要实现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所以它除了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收入,还包括政府财政投入。所以这里就根本不存在什么缺口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个人出一点,企业(老板)出一点,国家出一点。显示的是个人/企业/国家的责任。国家富强是退休金的保障,根本就不存在《养老金缺口》问题,《养老金缺口》问题就是一个伪命题。当然、如果我们国家垮了,没有财政投入,那就有问题了。我们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西方的第五纵队忽悠了。那些人就是想搞垮我国,我国的经济垮了,我们的退休工人就得喝西北风了。

  老不死先生 于上海四团镇 2013.12.1

标签:养老金   缺口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