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奴戟:旗帜鲜明地捍卫社会主义的30年
农奴戟:旗帜鲜明地捍卫社会主义的30年
——要理直气壮地驳斥“饿死三千万”等无耻谰言
老话说,谎言重复1000遍便成了真理,“饿死三千万”就是如此谎言。昨晚在阅读“”中黄纪苏先生的演讲稿《30年道路的若干问题》中,又发现有听众提出这个问题质询黄先生。不过,以谬传谬、谬种流传??这个“小青年”(我以为只有无知的小青年才会如此提问题)竟然又增加了1000万,变成了“饿死四千万” 。不知道这个21世纪的中国的“乞乞科夫”又从哪里买来了1000万人的“死魂灵”!难道又是从美国某些主子那里新进口的1000万死魂灵?
以此为例,说明这个弥天大谎是无耻的、有目的的右翼政客文痞制造,由无数形形色色的无耻、无知的人等反复加工炮制的。
关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中国 “饿死三千万”人这一政治谣言,是在特定历史政治条件下,党内外、国内外右派炮制的“反共、反华、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型炮弹。它以谬传谬、以谣造谣、迭次复制、反复加工乃至变种??以至成为一个恶性病毒。
对于这个早已臭名昭箸的谣言,遗憾的是,包括黄先生在内,竟然不能、不敢理直气壮地回击这个挑衅;也不能、不敢旗帜鲜明地捍卫社会主义,去反击那些全方位恶毒攻击“前30年”的提问(也许是他担心演讲跑题或者“中了圈套”)。黄先生的话剧没有条件看,根据评论和他的演讲,我估计是用话剧形式,涵盖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变革,把建国初的30年和改革的30年的变革和功过作一个大跨度的、艺术的概括、评论。作者能够把1949年以后的成绩与问题,放在一个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贫穷、落后、备受列强欺凌的中国的特定大背景下,强调100多年来中国探索、改革、改良、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和艰难性、曲折性。从而对前30年给予了一定的肯定、 一定的否定;对后30年亦如此。希望找出一条不左不右的“大路”-----让“我们”更稳步地“走在这条大路上”,愿望是良好的。艺术不是一般意义的社会科学,也不是编年史,不能苛求他准确、全面。他只是用艺术形象而非政治概念表达其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尽管是抽象的、模糊的。更何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因此对剧本本身不敢妄加评判。我这里只是就他演讲过程中几个“听众”的提问,谈点看法。
我认为,学术问题,在学术范围内,用学术讨论的方法解决;对于别有用心的政治攻击,应该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击。笔者不是共产党员,但经历过1949年前后,1976年前后,经历过被极右先生谈虎色变的哪个艰苦奋斗、激情燃烧的30年;笔者非当年红卫兵首领宋要武女士那类根正苗红的“红五类”出生,而是出身江南望族、文人后裔;笔者亦非下岗失业人员,用那些自诩的“精英阶层”的划分,我可以侧身其中,但不齿同流;笔者不是从政的,也不是搞政治学、经济学的,而是一个教授西方美学、外国文学的教书匠;笔者过去也曾经同情过57年的某些“右派”的......,但是,“比较是医治受骗的最好药方”。恰恰是这么多年的社会现实和无耻的政治背叛和政治谣言激发了一个中国普通知识分子的良知??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反击攻击社会主义的言论,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捍卫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成果。
对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奠定了中国大国地位、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工农业、国防科技、文化教育??尤其是工农大众翻身的前30年的成绩,我们应该坚决捍卫她,理直气壮地宣传她。捍卫她,就是捍卫社会主义;只有捍卫她中国才能真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也是捍卫我们这些曾经充满理想、奉献、创造和艰辛的一代青年火热的青春时代和我们的价值观。
右派造谣,完全是丧尽天良、信口开河,他们既然可以造谣饿死了3000万,也可以再夸大为4000、5000万......,有个叫“雅可夫”的军阀后裔反毛狂,竟然计算出应该饿死2亿了。数量姑且不论,他们竟然连1958年的“大跃进”和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的时间都分不清楚。相当多右翼人士竟然断言是“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饿死了3000万人”。众所周知,1958年人民公社食堂化,大锅饭,粮食听吃。怎么会饿死人?恰恰是这无计划的吃喝,动用了储备粮食,造成三年自然灾害的雪上加霜。殷鉴未远,经历那个时期的人,活者起码有一亿,谁能够亲自出来作证当时是 饿殍遍地?右派们起码的当代史的时间概念都不懂,遑论历史!他们不仅无耻,甚至无知!极度膨胀的个人主义使之丧失了理智和良知。
1959年至1961年,我正在河南信阳明港中学(当时称信阳四中)读书,当时的信阳地委书记是路宪文(当地考高中的政治题里面就有)。关于那时、那里的实际情况,绝非右派所言。可以这样概括当时情况:长期干旱、生活艰苦、营养不良、性欲减退、出生率低,死于疾病者多于常年,直接饿死者微乎其微;社会稳定、政治清明、干群团结、官兵平等、艰苦奋斗、共度难关。笔者在许多场合都这样写过、说过。1963年到1965年,我以大学生身份参加湖北省委社教工作队,曾经深入孝感、麻城、蕲春等地农村,特地调查过三年自然灾害问题,实际情况完全没有右派先生们造谣的那么严重。按照还是那个“雅可夫”的计算公式,这三个大县,每县至少应该饿死十万人。简直比当年蒋介石进攻大别山苏区杀的人还多。
够了,对于此类谣言,不屑多谈。多谈是抬举他们,一个傻子的提问十个聪明人回答不了;一群政治疯子的造谣,可以使无数人应接不暇。他们的重磅炸弹“信阳事件”的发生地尚且如此,我怎么会相信他们其他地方的事例呢?
特转下面一篇文章提供参考。
=======================================================
“在众多诋毁毛泽东和共产党的声音中,有一种言论显然已经迷惑了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那就是关于“饿死三千万”的荒谬流言。
当时中国的人口大概是6亿,而3000万也就是说每20人中就有1个饿死了。各位不妨想一想,以中国人口之稠密,密度之大,那么显然可以说,在那三年经常看到饿死人的现象应该是一个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可爱的年轻人先生(女士)们不妨去作一个一般的调查研究,因为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很多人现在还活着,以他们的年龄(基本都是知天命的年纪以上了,当时记事的应该到了耳顺之年了) ,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了。那么,是去相信自己亲手的调查研究的结果,还是去相信那些扑风捉影的夸大其词的恶意编排的缥缈的故事呢?
为了帮助大家建立一个更为感性的认识,下面作一个大胆的虚拟的假设,大家可以试着去推导一下,看看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现象。
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的人口已经13亿多了,而共产党的数量大概也有7000万的样子了,两个数字相比,大概可以估算做20:1的关系了。
现在作这样一个假设,那就是假设共产党的对头蒋介石还活着,而且现在反攻大陆也成功了,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当然,这里还要假设共产党员个个都是好样的,坚贞不屈,勇敢地面对敌人的屠刀。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国民党杀共产党那是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当时国民党右派的蒋介石的口号是“宁可错抓一千,决不放过一人”,国民党左派的汪精卫的口号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使一人漏网”,从这些口号,大家就应该知道国民党的作风了。
那么,接下来,蒋介石当然就要大开杀戒,屠杀共产党人了。大家不妨想一想,就假设国民党严格按名单来抓杀共产党人,漏网少许也可以不计,那么,按20个人中1个共产党人的比例,按杀3年的时间算,每天就要砍几万个人的头。显然,毫无疑问,在这三年里大家经常看到砍头的现象应该是一个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大家不妨设想一下,自己身边差不多每天都有人死去,能够一点记忆也留不下吗?”
“大跃进饿死三千万人”谎言的来历
一位老革命张宏志写了一本书,《还清白于毛泽东——把真实的历史告诉人民》
其中第十章“大跃进饿死三千万人”纯属捏造(节选如下)
不知从哪个阴沟里吹来—股阴风:“大跃进饿死三千万人”?请大家冷静的想—想,当时中国人口总数是6亿,假定真的饿死3000万人,平均每20个人中就有一人饿死。那将是:“饿殍遍地,野狗成群,四散逃生的难民,抛妻舍子,家破人亡,中国大地满目凄凉。”这是多么凄惨的景象。现今55岁(大跃进时10岁)以上的人。估计约有4.5亿,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见证人。试问,他(她)们有谁见过那种景象呢?没有、没有一个人见过。因为那是谎言。在4.5亿人众目睽睽之下说谎,可见谎言泡制者是多么的无耻!
饿死3000万人之说,究竟是怎么来的?
原来,1983年国家统计局报经国务院批准,将1949—1982年户口登记的每个年度人口数字,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予以公布(1983年出版的《统计年鉴》)。美国的人口学家从这个材料中估算出1958—1963年非正常死亡人口约为2700万(2680万)。这个数字被人“移花接木”,说成是大跃进“饿死三千万人”。我们不知道谁是玩手段的第一人,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善长讹赖的老手!如是“大跃进饿死三千万人”,在国内外就这样流传了近20年。为什么无人对此进行批驳呢?因为它适合了一些人的政治需要,一些反对人民公社,而主张恢复资本主义制度的人,兴高彩烈。他们说人民公社、大跃进饿死那么多人,还不应该把它反掉吗?!换言之“大跃进饿死三千万人”就是一些人为搞资本主义所制造的借口,对这种谣传必须给予彻底驳斥!
户口登记数字及其计算方法科学吗?
现从国家统计局1983年公布的1949—1982年的统计表中摘出1957—1965年8年的统计数字。(李成瑞:《“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新观察]·文库版·大饥荒档案WWW.xgc2000.com下称“李文”)
│ │年末总数人口 │ 出生率 │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
│年份 │ (万人) │ (%) │ (‰) │ (‰) │
│1957 │ 64,653 │ 34·03 │ 10·80 │ 23·23 │
│1958 │ 65,994 │ 29·22 │ 11·98 │ 17·24 │
│1959 │ 67,207 │ 24·78 │ 14·59 │ 10·19 │
│1960 │ 66,207 │ 20·86 │ 25·43 │ —4·57 │
│1961 │ 65,859 │ 18·02 │ 14·24 │ 3·78 │
│1962 │ 67,295 │ 37·01 │ 10·02 │ 26·99 │
│1963 │ 66,172 │ 43·37 │ 10·04 │ 33·33 │
│1964 │ 70,499 │ 39·14 │ 11·50 │ 27·64 │
│1965 │ 72,538 │ 37·88 │ 9.50 │ 28·38 │
(“李文”)
“上述数字公布后,很快引起了国内外的反响。西方几十个大通讯社都报导了1960年人口总数净减1000万的消息,共同社说是‘和平时期最大的人口事件’。
“各国的人口学家认为上述所公布的数字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指出某些数字间存在着一些矛盾。这表现在各个年度人口出生率减死亡率所得出来的自然增长率,与本年总人口减上年总人口得出来的增长率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又不能用“机械增长”即国际移民来解释,因为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移入移出的人数少到可以忽略的程度。(黑体系引者加,下同)他们希望有更准确、更系统、更详细的资料,以便深入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年人口的变动,其中包括弄清‘大跃进的人口后果’的数字。
“国外研究中国人口的著述中,影响较大的是美国人口与人口学委员会主席、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斯利·科尔(Anstey J Coale)提出的研究报告。他在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美国全国研究理事会的资助下,带领他的助手进行了详细研究,写成《从1952年到1982年中国人口的急剧变化》一书,作为美国全国研究理事会行为与社会科学及教育委员会的《人口与人口学第27号报告》公开出版发行。
“科尔在前述著作中对‘大跃进’引起的超量(非线性)死亡人数作了研究和估算。书中说:‘按官方开列的死亡率计算,1957年的死亡数为590万,1964年为802万,这些年的死亡数量从590万到802万的线性趋势,可算出1958年至1963年(线性)死亡总数为4180万。由官方记录得出的死亡人数为5740万,照此计算,困难年代超量死亡数约为1600万。’书中又说:‘1957年和1964年经过对少登记数调整后的死亡数为1040万和940万。按照线性趋势,1958—1963年调整后的死亡总数为5940万。实际死亡总数为8620万,超过线性趋势的死亡数约为2700万’。(按:引文中的线性死亡,即正常死亡,超线性死亡,即非正常死亡。下同——引者注)
“美国人口及人口学委员会于1984年7月10日为科尔上述著作的出版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合众社、美联社和西方其他大通讯社在报导中都说到上述超线性死亡数字。
1983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949—1982年人口登记后,外国主要是美国的专家很快发现了1960年中国人口总数净减1000万,于是西方几十个大通讯社立即报导了这一消息,共同社说“这是和平时期最大的人口事件”。共同社一声呼唤,国内外一些人,拍案而起,一齐鼓噪,越喊叫愈离奇,在这个反华声浪中“大跃进饿死三千万人”出笼了。以讹传讹,传了近20年。汉语中有一句讽刺性成语:真作假来,真亦假:假作真来假以真。假的就是这样变成“真”的了!
三年经济困难有无饿死人
有的。个别地区确实发生了饿死人的事件: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第一个信息,是1959年春旱。1959年出现严重春旱之时,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防灾抗灾是非常注意的。4月17日,毛泽东看了国务院关于山东等省春荒缺粮的材料后,亲自拟定题目《十五省三千五百一十七万人无饭吃大问题》,要求在三天内用飞机运粮送到15个省的第一书记手里,迅即处理紧急危机(《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第20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66年版)。24日,他又对东部沿海发生风暴的报告批示:“再接再厉,视死如归,在同地球开战呀要有此种气概。”(同上,第217页)
不过这时,就全国形势而论,并不严重,所以,在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修正主义逼债的情形下,1959年仍出口粮食41.6亿公斤。
1960年3月,习仲勋送来安徽“饿死人事件”的群众来信,毛泽东、周恩来等对全国经济形势的严重性开始关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灾情非常关心,对灾区人民十分关爱,1959—1961年,国家通过调入,进口等办法,向农村返销了大量粮食,3年共计546.6亿公斤,占总征购量的34.4%。(《当代中国粮食工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8页)1959年底,至1960年底爆发了农村缺粮高峰,全国农村平均每人消费量由1957年的204.5公斤,下降到1960年的156公斤,1961年的153.5公斤。(国家统计局编:《建国三十年国民经济统计提要》第336页)
农村的严重缺粮引起了中共中央的注意。1960年6月,毛泽东在上海会议的《十年总结》讲话中主动承担了追求高指标错误的责任。11月3日,周恩来受中央委托起草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要求坚决纠正一平二调的错误,节约劳动力加强农业第一线。12月,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关于粮食和市场问题的汇报提纲》指出了粮食多征购的问题。“1958、1959两年大约多征贸易粮200亿斤左右。”(《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第108页)从1961年开始,国家大量进口、调拔粮食:1959、1960、1961年调入粮食量分别为—589.8、—169.5、—409.4万吨,进口粮食量分别为0.2、6.6、581万吨,向农村返销。净征购粮率降为17.5%。
事实上,因为各地受灾程度不同,粮食的减产情况也不同,灾害集中和持续的地区,缺粮食情况比一般地区严重得多。如湖北省工作组1962年9月3日给周恩来的报告中说,谷城、光化、襄阳三县被调查的13个遭受旱灾的大队,特别严重的,群众根本分不到口粮;严重的,每人每月平均4-6斤;一般的,每月10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第17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而且,各年缺粮程度及人口也不是平均的,如1960年粮食减产最多,这年形成的缺粮人口也比上年增加68%。高达2.18亿。
中共中央的种种努力,其社会效果是积极的,三年饥荒未酿成大灾难,即没有发生地区性、群体性、普遍性的死亡事件。饿死人的事仅仅是个别地区、个别人、个别现象。这种现象不仅灾年、常年也在所难免,即使是今天人们偶尔仍可看到饿殍。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尔今已经过去40余年了,一些反对毛泽东、反对社会主义的人,利用他们手中的一些便利条件,翻箱倒柜,把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的历史翻了个底朝天,除了40余年前早就暴了光、任人皆知的“信阳事”外,有谁翻出了新的“信阳事件”呢?没有,一件也没有。(雪山梅花)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