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这一回在厕所里否定了自己
2009年3月7日,茅于轼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发表了题为《几个有争议的政策问题》的演讲,在他发表演讲前,观点地产网在中大荣光堂对茅于轼进行了专访。
当被问到怎么看待经济适用房问题时,茅于轼认为,经济适用房从个人利益来看是好事情,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和效率的角度来看,经济适用房既不公平又低效率。
茅于轼说,经济适用房造成了很多不良的风气,破坏了社会风气,消灭贪污腐化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审批。我的一个朋友在发改委工作,收入很高的,应该去买商品房的,但他就买了经济适用房。他是发改委的领导啊,政策是他们定的!
接下来,茅于轼说出了被认为是“担心有钱人来抢买廉租房是假,让穷人房屋没有厕所才是真”(凤凰博报《穷人的房子就不配有厕所吗?》作者忠言)的观点。
茅于轼说,政府有责任让每个人拥有住房条件,但是没有满足每个人占有房产的欲望的义务。怎么办?我主张廉租房,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
从前言后语看,茅于轼的出发点并不是针对穷人房屋该不该有厕所的,而是为解决“经济适用房既不公平又低效率”的,至于有钱人会不会来抢廉租房,能不能抢到廉租房,抢了廉租房后是否还是有利可图,茅于轼大概不及细想。如果廉租房没有了厕所,有钱人当然不会住进去,可住在里面的穷人是失去了厕所,从上厕所这一指标看,生活水准当真就要回到改革开放前了。
中国正在努力展示自己新兴大国、强国的形象,向世界推介和谐社会的理念。我想,如果在政府兴建廉租房里缺少了厕所,政府的形象绝对会受损,社会的和谐也很成问题。
巧了,我今天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我们的邻国印度正悄然兴趣了一场“厕所革命”。
环球时报报道,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仅100公里的玛普尔村居民最近响应一项新生活运动,口号是“没有厕所就别想结婚”,也就是凡想结婚的男子,必须先在新房盖间厕所。率先响应这项新生活运动者是52岁的戴维,她说,直到在去年村公所盖了一间公厕之前,她一直都是在野地方便。她表示,自己的父母亲和夫家都没有厕所,每个人自小到老,都习惯到野地方便。
印度的村民要改变祖传的“野地方便”习惯,开始“向往厕所”,并把拥有自己的厕所作为神圣婚姻的必要条件。而茅于轼的建议如果变为现实,中国廉租房里的穷人会因为公厕“人满为患”,或会为了省下厕所门票钱,不得不流行“野地方便”了。
无法想像,难以理解,“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茅于轼,这一回怎么会在厕所里否定了自己。既没有“替富人说话”,也没有“为穷人办事”。但是有钱人少了一个捞钱的去处,穷人却要为“经济适用房既不公平又低效率”埋单了。
2009年3月14日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