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香港文汇报:央企投资巨亏,国资委出手清理

2025-02-19 文摘 评论 阅读

央企投资巨亏,国资委出手清理

香港文汇报记者李雪颖/随著金融海啸的蔓延,内地部分中央企业在金融衍生品投资中出现巨额浮亏。国务院国资委24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要求中央企业严管旗下的金融衍生业务,不得从事投机交易,同时将追究处理违规从事相关业务造成损失的责任人。

 儘管国资委尚未公佈中央企业从事金融衍生业务的相关情况,但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坦承,少数企业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性认识不足,产生巨额浮亏,严重危及企业持续经营和国有资产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东航燃油套保损62亿元

 数据显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随著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中国远洋、东方航空、中国国航等中央企业的金融衍生品业务相继爆出巨额亏损。以东方航空为例,截至今年1月初,东航燃油套期保值公允价值损失高达62亿元(未审计)。

 国资委24日下发通知要求,中央企业开展金融衍生业务,应当报企业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批淮同意,指定专门机构对从事的金融衍生业务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向国资委报备。通知特别强调,资产负债率高、经营严重亏损、现金流紧张的企业不得开展金融衍生业务。

 有政府部门专家表示,央企在海外投资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出于企业发展的考虑,希望通过套期保值来对冲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方面的风险,比如国航、东航等公司,去年在高价位介入燃油套期保值业务,是在国际油价一片涨声的情况下进行的。然而金融海啸突袭,国际油价掉头直下,让人始料未及,所以几家航空公司在这项业务上都出现了巨额浮亏。

 据悉,国资委目前已将通知发至各中央企业。按照要求,在3月15日前,中央企业对包括期货、期权、远期、掉期及其组合产品等在境内外开展的各类金融衍生业务进行了清理,并已将清理整顿情况上报国资委。

 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金融衍生业务规模较大、风险较高、浮亏较多,以及未按要求及时整改造成经营损失的企业,国资委已经著手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对于发生重大损失、造成严重影响的企业,在业绩考核中将予以扣分或降级处理。」这位负责人说。

 国资委还要求中央企业应当选择与主业经营密切相关、符合套期会计处理要求的简单衍生产品,不得超越规定经营范围,不得从事风险及定价难以认知的複杂业务。

企业持仓不得超12个月

 按照通知的要求,从事金融衍生业务的中央企业,其持仓规模应当与现货及资金实力相适应,持仓规模不得超过同期保值范围现货的90%;以前年度金融衍生业务出现过严重亏损或新开展的企业,两年内持仓规模不得超过同期保值范围现货的50%。

 国资委还规定,企业持仓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个月或现货合同规定的时间,不得盲目从事长期业务或展期。不得以个人名义(或个人账户)开展金融衍生业务。对于持仓规模超过同期保值范围现货规模规定比例、持仓时间超过12个月等应当及时向国资委报备。

 为了进一步控制和减少损失,国资委要求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淮的境外期货业务持证企业,应当对交易品种、持仓规模、持仓时间等进行审核检查,对于超范围经营、持仓规模过大、持仓时间过长等投机业务,应当立即停止,并限期退出。

 而对于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淮已经开展的业务,国资委表示,企业应及时补办相关审批手续,现阶段应逐步减少仓位或平仓,在未获得批淮前不得开展新业务。

标签:企业   业务   金融   衍生   不得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