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论上海一在建高层住宅的倒掉

2025-02-18 文摘 评论 阅读

据说上海的一座在建高层住宅倒了,倒得好,太好了!  

我知道这种事情总是要出的,什么时候出,在什么地方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种事情总是要出的。  

据说房地产的审批、设计、建筑、监理、质量检验以及控制程序都是很严格的。据说房地产的审批、设计、建筑、监理、质量检验以及控制程序也是很乱的。这是目前这个领域的两种主流观点,即“严格说”与“乱说”。  

“严格说”适用范围较窄,一般局限于有关领导做工作汇报或表决心的场合,很少有人相信的。不仅如此,“严格说”还只能限制在未出事的情况下。比如上海的这座高层住宅已经倒了,就不方便再持“严格说”。当然“严格说”可以改版,如“已经按市各有关领导的批示,严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纪律规定,在第一时间查清了事情真相,分清了事故责任,确定了责任人。我们将严格依据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且将以此事为契机,对各级及各行业的领导干部及职工进行深入而广泛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教育,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使我们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云云。这是“严格说”的一个变种,被称为“严格追究责任说”。再发生类似事故怎么办?把上面的话再说一遍就是了。这些内容都是通用的,且不用自己琢磨,有些提供范文下载的网站上可以下载的。不过有时要花一点下载费,且一定要记住改一下时间。这是美中不足,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不足都可以逐步消除的。即便眼下有些许不足,但“严格追究责任说”用起来还是很方便且很有实效的。花一点钱,改改时间,到上级领导面前读一下,无过有功,可能有少数几个倒霉蛋,而更多的干部还会成为幸运儿。上级领导高兴,本级干部日后提拔,大家一团和气,高高兴兴,何乐不为?  

然而,哪个房地产商与当地某些大权在握的官员没有勾结?哪座楼在立项、审批、批地、建筑过程中没有猫腻?没有后台,买卖没办法干,没有猫腻,根本赚不到钱。守法经营倒闭,违法经营发家,这在圈内已经达成了共识。有的地产商的父亲或母亲或配偶或情人就是地方党委政府中的实权派,有的房地产商则出钱包养地方实权派。还听说有位已经下台的某市长像狗一样,大款随叫随到,被称为“狗市长”。这么一搞,大楼工程质量优劣、能偷多少工、减多少料、会不会倒,就取决于房地产商与地方实权派之间的关系远近了,程序焉得不乱?大楼又焉得不倒?是为“乱说”的理论根据。  

持“乱说”的人是很多的。百姓一般认同这种观点,官员也往往认同。不同的是,官员在正式场合发言往往持与此相反的“严格说”,而在非正式场合,如酒桌上,喝得酒酣耳热时,也会坚持“乱说”。“唉,乱了,乱套了”、“你知道这个楼盘的开发商是谁的关系么?”等等。而当别人好奇地等着听下文时,说话人偏偏又摇摇头,就此打住或作高深状而不再继续说下去。如果想得知真相,没有别的办法,还得继续喝,酒没喝好,有些话自然是不会说出来的。老百姓仇官,往往痛恨官员喝酒,包括官员自己掏钱喝酒,也常遭诟病。而我最喜欢喝醉酒的官员。因为在这个时候,他是最诚实的。  

老百姓流传的关于“乱说”的事实根据,多是官员那里流传出去的,传来传去,往往与事实本身有很大出入,到最后环节,成为纯粹的流言也不稀奇。而酒场上官员的话,则常常是流传过程的前面环节,所以可信度较高。当然其可信度与秘密等级及讲话官员的地位高低也有很大关系。秘密等级越低,官员地位越高,这些话的可信程度也就越高,反之则相反。这种问题,无法像真正的学术家做学术那样去逐项考证,所以我们往往难以知道究竟在哪一个环节乱的,是怎样乱的,具体是谁把程序搞乱了,但我们还是可以知道,这里面肯定很乱。所以我支持“乱说”。  

既然这里面很乱,那么有大楼建着建着倒了及建好后倒了或建好后有倒的样子而终于还没有倒的事情出现,就不稀奇了。有关报道我们已经看过一些,这里就不再罗列了。既然“乱”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那么大楼还有会倒的也不稀奇了。既然大楼肯定会有倒的,那么倒什么样的最好呢?当然是在建的大楼。否则一旦有人入住之后再倒,那不是要给领导添更大的麻烦吗?一旦大楼倒了又砸死了很多人,只怕“严格追究责任说”也不好使了。在建的大楼倒了,不会倒出大面积的人员伤亡,反而会倒出GDP,会倒出当地人民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会倒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的豪言壮语,会倒出当地相关管理人员责任意识的大大增加、法律观念的普遍提高,还可能会倒出几个敢负责、敢闯敢干的新面孔好干部,多好的事啊!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是迷信的说法。但在建的大楼倒了,也难说不是天公作美呢?上海这座高层住宅倒在在建的时候,时机把握太好了,倒得太是时候了!焉得不好?  

标签:严格   官员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