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如果华西村当年走了小岗路

2025-02-18 文摘 评论 阅读

如果华西村当年走了小岗路------


10月8日,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新市村隆重举行纪念大会,成为10月新闻的一大亮点。报道的标题《华西村人均资产过百万 家家住别墅开轿车》让所有的劳动者羡慕不已。一些图片说明也无不让人心动,如——

“在华西村老年活动室,两位老年人在跑步机上锻炼 。华西村重视老年人工作,不仅开设了老年活动室,还有先进的体检中心服务大众。”

“小朋友们在华西幼儿园积木馆里玩耍(10月29日摄)。2001年8月落成的华西幼儿园占地8400平方米,拥有沙池、嬉水池、种植园地等多种设施。现在幼儿园共有孩子357人。”

“学生们在华西实验学校做课间操。2007年9月建成的华西实验学校共投入资金1.3亿元,占地206亩,设有小学部、中学部和职高部。”

“杨永平与妻子擦车准备外出。杨永平原是华西周边村的村民,2001年组合村庄后来到华西村,通过村里的培训学习,现已经成为华西旅游公司总经理,住上了400平方米的欧式别墅,年收入20万元。”

“村民黄永高在商场里卖童鞋。黄永高原是与华西村相邻的华明村人,两岁时不慎摔弯了脊椎骨,落下终身重度驼背。1982年,黄永高只身来到华西时遇上老书记吴仁宝,被安排在宾馆工作。3年后与同在宾馆工作的四川籍姑娘结为连理。他们的儿子读到高中的2004年,全家住上了500多平方米的别墅。”

报道说,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这个在1961年只有667人的小村庄,通过组合周边村庄,引进外来人才,今天已发展成为拥有3.5万村民的“大华西”。村民们在华西的钢材、纺织、生态农业、旅游业等多种产业中各尽其能,用各自的劳动实现了村集体的共同致富。现在的华西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别墅,开上了轿车,享受到了“幼有所托、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完善的村民福利制度。2007年,华西村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人均资产过百万,人均收入8万元。在华西村大家庭里,村民们不仅得到了物质上的丰足,更收获了精神上的愉悦与幸福。

不过,大部分的报道都忘记了一个词——“集体化”。华西村的50年的发展路走的是集体化道路。而且,这条路离不开一个忠诚的共产党人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吴仁宝1960年代就开办小五金厂,到后来经营多种行业,即使在1978年中国农村推行土地承包时期,华西村也没有实行分田到户,而是坚持带领大家走集体化道路,一直走到今天。

于是想到一个很能够让人发挥想象的问题,如果华西村当年走了小岗路,今天的华西村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标签:村民   在华   别墅   集体化   一个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