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古老的企业,存活了1442年
长寿企业是所有企业都向往的美好愿景,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能做到百年的企业只是凤毛麟角,在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短短三年,百年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但在世界上有这样一家企业,已经存活了1442年,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企业,这家公司就是日本的金刚组。
金刚组(日语:株式会社金刚组)是一家日本建筑公司,创办于公元578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南北朝时期,三年之后的581年,隋朝才代北周而立。
说到金刚组,大家可能会比较陌生,不过谈到日本的四天王寺、法隆寺以及三大名园:水户偕乐园、金泽兼六园、冈山后乐园这些著名建筑,就会觉得耳熟能详,而这些建筑都出自金刚组之手。
为何这家公司经营千年却经久不衰,是什么支撑着这家公司一步步走到了现在?金刚组又有什么独到的经营法则呢?
金刚组有件珍贵的传家宝,是第32代首领金刚喜立下的家训:敬重神佛祖先;节制、专注本业;待人坦诚谦和;表里如一。
“专注本业,精益求精”是金刚组存活千年的最大秘诀。千年来,金刚组一直与木头打交道。历经三次生死存亡,也没有抛弃本业。
第一次:明治维新时期,大搞废佛毁寺,金刚组一下失去了生意来源,无奈转型于商业建筑建造维修,艰难度过了危机;第二次,二战时期日本全盘军事化,金刚组改做军用木箱和棺材,又躲过一劫;第三次,上世纪末的日本经济泡沫时期,金刚组濒临清盘,幸好大阪著名建筑公司高松接盘,重建金刚组,继续木制造本业。
直至今天,金刚组还一直专注于寺庙建筑,不断精进,初心未改。
自古至今,金刚组一直推崇“职业技”和“工匠精神”。建筑物的木柱和横梁的接驳关节没用一颗钉子,这是金刚组世代传承的古法。立柱、大梁、雕花等,完全由手工制作,木柱和横梁的接驳关节,全用纯木材纵横卡位技术来支撑屋顶,不用钉子是为了百年后修复保持最佳效果。当今天检修时,拆开柱子与横梁连接的内侧部位时,往往能见到“坚固田中”的字样。
这是金刚组师傅的习惯,给未来的人看的,要传达的意思是“这个时代是我创造的!”数百年后无论何时改修,工匠后辈们都可以感受到前人的心意。
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使金刚组精湛的技术得以长期沉淀,这种精益的基因和滚烫匠心,支撑着金刚组基业长青。
“我们建造的宗教建筑,是那个时代每个人信仰的集大成。这种压倒性的庄严感、极乐净土的具现化和神佛面前的纯粹,是被历史永远镌刻的。”这些“凝固的音符”,千年来诉说着金刚组对于佛寺建筑的虔诚信仰和执着追求。金刚组匠人们根植于心的信仰,造就了屹立不倒的佛寺建筑,也造就了企业长寿的原始基因。
到现在,金刚组仍然传承“师徒制度”,由老师傅带徒弟。一个学徒进入金刚组,需要3年时间才能学完所有木质建筑的工序。真正能出师且独当一面,则需要至少10年。
就是这样将先人们对优秀产品的理念与精湛的传统技艺继承下来,以自身对建筑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传递给后人们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这种千年如一日,对建筑的专注和对技艺的继承。
日本仿佛是个“慢社会”,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去慢慢打磨一件事物,一把菜刀选择用百年时间去打磨,哪怕一碗白米饭,也要对大米一颗颗精挑细选。遍地开花的百年老店,就是这种恪守传统和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
与时俱进匠人心,精益求精工匠魂。木体建筑、榫卯工艺本是中国技艺,可在时代发展中却渐渐失传,反而被别人发扬传承,中国工匠和企业应当重拾匠心匠魂,打造大国产品,彰显工匠技艺。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