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9连跳”,再揭“血汗工厂”残酷内幕
5月14日晚,富士康一名员工从宿舍7楼楼顶坠楼死亡。经查,坠楼男性员工姓梁,1989年出生,安徽人,2009年11月进入富士康,为一线作业员。(新华网综合消息)
又是富士康,又是跳楼自杀!且已是今年的“第9跳”,共造成7死2伤。与前8次不同的是,这次在现场还发现了一把带血的匕首,死者身上有四处刀伤。其家属认为是他杀,警方已介入调查。
前8跳的血淋淋事实是: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年仅19岁员工马向前“高坠死亡”;3月17日,一名新员工从3楼宿舍跳下,跌落在一楼受伤;3月29日,一23岁员工从宿舍楼坠下,当场死亡;4月6日,一18岁饶姓女工坠楼,仍在医院治疗; 4月7日,一宁姓女员工坠楼身亡,年龄18岁;同日,一22岁员工身亡;5月6日,一男工卢新从阳台纵身跳下死亡,年龄为24岁;5月11日,一24岁女员工祝晨明从八层楼顶跳下,当场死亡。
短短不到半年时间,9条活生生生命陨落。除祝晨明因个人情感问题外,其它的死因都说不清道不明。这就难免让人猜测,这些年轻人是因为受“血汗工厂”的压榨,难以忍受高强度、“严管理”造成的恶果。
富士康“6连跳”后, 23岁的记者为了试图弄清原因,曾以打工者身份潜入富士康。28天的潜伏,虽然并没弄明白跳楼者究竟为何而死,却知悉了员工们如何活着。
员工工资由当地最低底薪900元加上每月不定的加班费组成。 每个员工都会签一份“自愿加班切结书”,随后,便不再受法律规定的每月36小时加班上限约束。工人们用双手支配着世界上最尖端的电子产品的组装生产,不断刷新着贸易纪录,连续7年内地出口额排名第一。但他们操纵机器的同时,机器似乎也操纵了他们:零部件在流水线上的一个个环节中流过,加工成型;他们单一而纯粹的青春,也在机器的特有节奏中消磨。当电脑、手机、汽车,每一样商品都成了资本的产物,汗水、青春,乃至生命,同样也被资本消耗殆尽。
据了解,富士康在产品供应链上的利润已基本是零,赚的就是人力成本的差价,这就是富士康基地为追逐廉价劳动力而迁徙的秘密。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制造的是苹果、惠普等最尖端的产品,遭受的却是最原始的压力和严苛的加班制度。各国劳动者一百多年前就争取来、也明确写在我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的八小时工作制,在富士康轻松地倒退到从前。
不加班只能拿相当于最低工资的底薪,八九百元,在深圳这样的城市,连生存都困难。他们有权利不加班吗?这种“软性加班”虽然表面上并不违法,却杀人于无形。沉重的工作压力再遇上严苛的体罚和责骂式管理,很容易把一个人的精神压垮,出现第“N+1”跳也就在所难免了。
更令人不解的是,针对接连发生的悲剧,劳动部门、工会、妇联等维权组织表现得过于冷静。一些地方政府仍把它当摇钱树和高新技术企业,争着要请回家。
其实,大家也心知肚明,富士康只不过是中国无数个“血汗工厂”之一,富士康发生的“9连跳”也不过是社会某个角落的一瞥。过分逐利的心魔不除,管理方式不改,“下一跳”随时可能上演。面对触目惊心的“9连跳”,是该到了深入调查,深挖根源,整饬乱象,重塑体制的时候了。如果不构建起制度性的防范体系,就无法真正革除隐患、去除危机。那里还会有胡锦涛所说的“体面劳动”啊?!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邱海昌
条留言